城镇化,勿伤文化
发表时间:2013-03-14   来源:科技日报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也是今年两会上的一大热点议题。在诸如“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实现新型城镇化”等话题中,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也受到不少人的关注。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也听到了这样的陈述:“村庄建设要注意保存乡村风貌”。这是对农村城镇化的人文关怀,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文化既是春风化雨的浸润,也同时沉积、附着于人们生活的一个个具体物件之中,大到城池建筑,小到器物陈设,莫不如此。所以,城市或者乡村的外在风貌,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的体现。轻易改变它们,有时就会伤及文化的有序传承。

  代表委员们之所以为这个问题担心,既有前车之鉴,又有眼前之忧。在上一阶段经济发展唱主角的改革中,我们在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留下了诸多遗憾:文化历史建筑屡遭拆除;诸多民间艺术濒临失传;传统戏曲艺术观众稀少;文物保护力不能逮;城市媚俗化倾向严重,城市千人一面……可悲的是,当城市面貌在简单政绩观的冲刷下变得啼笑皆非之后,一些农民的迁居房也同样被生硬地“粉刷”,成为集体宿舍式的建筑群落,丧失了居住的温度和生活的趣味。

  失去人文精神、无视文化前提的改革,很容易走进问题越变越多的怪圈,结果往往是失去的和得到的一样多,有些甚至会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隐痛。城镇化,也可理解为是进一步的改革,应该是对过去粗线条发展的细致化和梳理,而不是简单地叠加“手术”。

  农村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它是“最中国”的部分所在,承载着最具中国特色的地方和民族文化。触动农村,就是在触动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根本。当几亿农民变身为市民后,它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将空前巨大,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将会是史诗性的。落实到具体的小问题上,当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一些文物古迹是否会在铲车声中一去不复返?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民间技艺又何以存活?那些颇具盛名的特色农产品,如何继续生长、生产?所有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遗产,都需要我们提前充分思考和应对,否则,我们就要再次遭遇民族文化的无情流失,留下一个文化面目模糊的中国。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目光扫过偌大的中国,无论城市乡村,尽是呆板的“营房”和怪诞的地标时,那无疑是一出现代化的悲剧在上演。

  任何改革的出发点都在于人们的福祉,这福祉,从来都不能将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富足排除在外。真心希望城镇化进程中,每一名布衣草民,尤其是执一方之政的官员,能晓文化之利害,明自身之责任,不再伤及文化。它已经营养单薄,禁不起一而再、再而三地凋零。我们并不仅仅活在当下,脚下并不是一片虚无,而是站在历史的厚基之上,翘首以待改革的成果。

责任编辑:王钰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