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人心所向
发表时间:2013-03-10   来源:工人日报

人心所向 上下同欲

  本次两会,代表委员广泛关注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伴随着中国改革逐渐进入问题复杂多样的“深水区”,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已经被赋予更多使命,普遍认为此举是加快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尽管最终提请人大会议审议的方案具体内容尚未正式披露,但是,此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向已经清晰可见。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委员称:“目标非常明确,核心要务就是‘简政放权’,释放社会创新的红利。”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代表委员反复提及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他们注意到,在此次全国两会召开前一周举行的这次全会上,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同时建议国务院将这个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特别注意到,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已经明确提出,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迟福林委员说:“贯彻十八大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此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无疑是关键的第一步!”

  有关《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审议和讨论,依照会议安排将从3月10日下午开始。不过,呼吁加快机构改革的声音已出现在各个代表委员驻地。

  在第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今年向大会提交的第一份建议,就是呼吁“行政审批要继续放权让利”。宗庆后举例说:“创办一个食品企业,至少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去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这就意味着,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依然滞留在政府手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同样是来自基层的企业经营者,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也表示,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涉及众多部门,目前“多头分段”的监管体制,造成食品安全执法混乱,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处理问题更有效。

  出席此次全国两会的多位部长,均公开对“大部门制”改革表示赞同。

  记者注意到,几乎从第一次出现在此次人代会开始,全国人大代表、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就言辞恳切地表态支持机构改革。3月8日,他在接受众多媒体采访时,更是连说三遍:“铁道部没有阻力,大部门制改革铁道部不存在阻力。”采访结束之际,这位下月将满64岁的部长代表特别请媒体记者放心:“铁道部会改革得很好。”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通过机构改革,食品安全监管的机构、职责会进一步整合和调整,食品安全将实现“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监管”,食品安全问题会得到很大改善。

  文化部部长蔡武、卫生部部长陈竺同样公开表示对于机构改革的支持。有记者追问:“如果要从卫生部开始实施大部门制改革,您还支持吗?”陈竺笑答“坚决支持”,并称“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将政府部门作用发挥到最大”。

  所有这些迹象表明,此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已经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银监局局长高飞说:“在改革的问题上,人心所向,上下同欲,改与不改已经不再需要争论。当下最需要明确的是,怎么才能真正让这一次机构改革见到最大的实效。”

  王长江委员就此分析说,任何改革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就大部门制改革而论,一下子改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改得好,改得到位,有效避免权力搬家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搞清楚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真正把政府管理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

  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则用5个核心词归纳政府机构改革的要点——职能转换、机构精简、内部融合、授权有限、不能单科突进。作为国家工信部第一任部长,李毅中委员特别强调,“大部门制”不是板块的拼接,而是把相近的职能资源有机组合在一起,克服职能重叠、交叉或脱空的问题,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

  事实上,本次改革的最大特点,已经从即将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一文件名称上显现出来。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共计6次机构改革不同,此次改革方案特别增加了“职能转变”4个字。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漳委员评价说:“这意味着新一次机构改革更为务实,试图真正抓住政府还权于社会和市场这个‘牛鼻子’,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记者 李瑾)

责任编辑:桑小婷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