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耳目一新
发表时间:2013-03-03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询问权是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监督权力,是人大监督权的题中应有之义,行使好这一权力,是法律的要求、人民的期待、代表的呼声,也是政府的愿望。人大的询问,是人大法定监督权的一种外化载体,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性的庄严之问。专题询问是在这些年来全国人大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大背景下出现的。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什么?”

  “现在国有企业多少是有垄断性的?”

  “国有资本收益如何收取?下一步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完善?”

  “国有企业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下一步如何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这一连串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而尖锐的问题,是2012 年10月25日下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就国企发展与改革进行专题询问时,委员们抛给到场接受询问的国家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负责人的。这场专题询问,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以来进行的第九场。在这场专题询问中,双方进行了良性、友好、和谐的互动。

  本刊记者在专题询问现场看到,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回答委员询问时几乎都是“脱稿”回答。对此,辜胜阻委员表示很赞赏,“回答询问不是按照稿子念,应该要用心来回答。”

  专题询问这一新的人大监督方式,最早出现在两年多前。在2010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向大会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庄重表示:“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根据监督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决定的精神,今年我们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要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 这引发了公众对人大刚性监督的强烈期盼,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2010年6月24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亮相”人民大会堂,询问焦点锁定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政府“钱袋子”问题上,财政部和审计署的多位负责人到场应询。

  首场专题询问以其崭新的监督形式“一鸣惊人”,受到广泛关注和各方好评,产生积极反响和良好效果,成为近年来人大监督工作的一大亮点。如今,全国人大常委会这种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地集中对特定议题展开的专题询问,已经先后进行了九场,每年三场,分别针对中央决算、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改革、财政决算、农田水利建设、保障饮用水安全、国企改革与发展等问题,或采取分组会议、或采取联组会议、或采取大联组会议的方式,使专题询问逐步机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有力推动了有关方面改进工作,丰富了人大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使人大的监督工作大大强化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人大监督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方式、增强实效的一个重要探索与创新。

  专题询问是在这些年来全国人大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人大监督最初主要是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后来拓展了监督的内容和形式,开始针对法律实施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立法法实施后,又建立健全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对于不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依法予以纠正。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后,进一步探索依法监督的新形式,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跟踪调研。随后,专题询问这种监督形式应运而生。虽然询问制度在法律中早已经作出规定,但是像专题询问这样围绕一个主题,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地进行专题询问,尚属首次,对于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询问权是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监督权力,是人大监督权的题中应有之义,行使好这一权力,是法律的要求、人民的期待、代表的呼声,也是政府的愿望。但如何行使好询问权,使询问权成为人大监督增强实效的杠杆,不仅需要政治胆识,而且需要政治智慧。人大的询问,是人大法定监督权的一种外化载体,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性的庄严之问。如何体现人大询问这种法定性、监督性、庄严性,应该说,专题询问这种方式圆满地将三者融合在了一起。所以说,专题询问是这种政治胆识和政治智慧高度结合的成果,既符合法律,又适合国情,还切合民意。正因为如此,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形式,才会得到上上下下的普遍支持和肯定,赢得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热情关注和推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说,专题询问虽然属于询问的范畴,但与一般的询问不同,其主题更鲜明、重点更突出、内容更具实质性。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及相关工作机构事前都进行针对性调研,国务院的有关工作报告也在会前印发给常委会委员,为专题询问做好充分准备,不少委员在会前就认真准备了询问问题。委员们询问的都是相关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有利于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推进工作和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是专题询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使专题询问既达到了监督的目的,又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有力地增强了监督工作的实效。

  应该说,专题询问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实践,无论是在内容形式上、程序规则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理论研究上,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创新、不断地丰富发展。总之,专题询问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蕴涵的能量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在未来人大监督工作中必将会发挥出更大的独特作用。人大之“问”,值得期待!(记者/金果林)

责任编辑:张智萍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