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换个平台尽新闻人的责任
发表时间:2013-02-27   来源:新京报

白岩松:担这份责,就不能做好好先生。 记者 韩萌 摄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建议城市公园拆掉围墙;建议设立“医生日”

  白岩松,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节目主持人,主持《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周刊》等脍炙人口的新闻评论类节目。

  白岩松评价自己的个性是“沉稳不失活力”,而在公众脑海中,他就是那个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措辞犀利的新闻评论人。虽然身兼多重社会身份,但白岩松说,他会推掉绝大部分应酬,大部分时间在家,在书籍或电脑旁,留给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

  全国两会,和白岩松已有长达15年的“交情”。从1998年,新闻媒体首次现场报道两会,白岩松做直播,到今年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开两会”,这个新闻人会关注什么样的话题?会带来哪些提案?未来5年计划如何履职、参政议政……

  他说,“对于提案,我坚守的原则是,感性的思考,理性的落笔。”

  声音

  ●我想我永远也学不会不说真话。

  ●政协委员不要去追热点,让自己的提案或建议变成能够推动改变的“热点”,更有意义。

  ●热点不会成为我做政协委员的束缚。对一个事件的关注,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对话:换个平台做新闻人关注的事

  “即使5年后我不再连任,作为一个记者、一个公民,我依然要去关注这个社会,依然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声音。”

  新京报:这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你是否感到和你的其他社会职务有所不同?

  白岩松:我认为做政协委员也好、人大代表也好,对于新闻人来说,不过是换了另一个平台去做新闻人关注的事情。每个代表、委员都会有自己履职的方式,但我想,记者做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会有某种天然的便利性,因为记者的职责要求他长期关注这个社会,公众对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要求也一样,关注社会,建言献策。

  新京报:你做新闻评论给人的印象是犀利。在政协会议上,你是否会延续这种风格?

  白岩松:批判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推动。既然承担了这样的一份职责,就不能做好好先生,我不会在政协会议上改变我的语言风格。而且我认为,真正的“好好先生”,应该是看得准,能提出理性的建议,并且锲而不舍地去推动。

  不会缺席任何一个上午下午的会

  “两会应该是一段很单纯的时间。这十几天里,我有充足的理由推掉一些没有意义、以往不好推掉的事情。”

  新京报:你是主持人,又是社会人士,会不会忙得没有时间履职?

责任编辑:王钰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