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脾气支书刘国忠
发表时间:2013-07-28   来源:人民日报

  

  刘国忠在水渠工地上。记者 袁振喜摄

  新疆喀什有一位老支书的故事流传颇广。他叫刘国忠,在昆仑山北麓泽普县一个叫科克墩的村子,和维吾尔族乡亲一道,从戈壁拓荒到兴旺发展,一路走到今天。

  人们说他是位卸不了任的老支书。15年村主任、5任村支书。60岁时想退下来歇歇,可村里人不干,成群结队往乡里跑、往县里跑:“离了老刘,科克墩怎么办呢?”他流泪了:“这把骨头早就交给村里了,大家觉得还能用就用吧。”老刘再次全票当选村支书。

  人们说他脾气犟。他认准的事总是百折不挠。为了村里通水、通电、通油路,他找到乡,找到县,找到邻县,找到自治区。他找一趟、找十趟、找一年、找三年五年。“他牛,厉害,不怕得罪领导,谁的门都敢登,谁的电话都敢打。”

  人们说他不念亲情。村里拓荒的汉族百姓陆续回了内地,他不走。硬着心肠,他送走自己的老父母,送走怀孕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留在了村里服务乡亲。

  刘国忠是个什么样的人?记者赶到这个偏远的村子,听乡亲们的讲述,看科克墩的发展……

  提孜拉甫河,在村子东边低低地流着。8岁那年,他拽着父母的衣角来到这个高高的戈壁滩,便是喝这河里的水。对他,这条河像已经过世的母亲。清早黄昏,他常踽踽走到河边,探着头望一望河水流去的远方。河水静静地流着,默默地望望他。53年了,他不再是那个饥肠辘辘的少年,也不再是烦劳疲惫的中年,他有些老了,腰有些弯,头发眉毛花白,人也变成村里那个最黑最瘦的。他时常默默地,一个人踢踏踢踏地来了,站一会儿,又踢踏踢踏地走了。

  从老家甘肃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个昆仑山北麓的戈壁滩还荒无人烟。他和他的父辈们,是这里的拓荒者。他们住在地窝子里,没日没夜,开垦出千亩农田,也没忘开办学校。他在这里念小学、初中,长大、结婚、生子。

  拓荒的人们来了又走了,他留了下来。现在这个小村子,63户200多人,除了他家,都是维吾尔族乡亲。小村叫科克墩,意思是绿色的高坡,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泽普县。他叫刘国忠,是科克墩村的老支书。

中国文明网“爱心平台”
责任编辑:贾 玉韬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好人365
头条聚焦
中国好人榜
影像馆
091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