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是支"文化传播童子军"
发表时间:2011-11-02   来源:人民政协报

  9月15日,人民政协报报道《孔子学院"文化使者":让世界多一点相知》,引起了读者对孔子学院的极大关注。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请她就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设等相关话题做了进一步介绍--

  走进位于北京德胜门西北角的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业务大楼,那热热闹闹簇拥在一起的各国国旗分外醒目。350多家孔子学院和500个孔子课堂遍布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86%的人口,而这距2004年底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创建不过7年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球落户生根、蓬勃发展。对此,孔子学院的“掌门人”——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觉得多少有点儿“出乎意料”。

  走一条创新的路

  2005年担任国家汉办主任之前,许琳在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馆任教育参赞多年。再往前,许琳作为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外资贷款办公室主任,她的工作“就是向世界银行贷款,天天跟世界银行要钱”。当时的中国,一切都在寻求发展,无论对国家还是百姓,资金都还很紧俏。“那会儿觉得,家家有车、有房,那得是下辈子的事儿。”但中国很快就取得了耀眼的成绩。2003年回国探亲时,她惊奇地发现“许多人都有了车,在饭馆吃饭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就在国内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国外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中国。许琳告诉记者,2000年她刚到温哥华的时候,翻遍当地几家报纸,很少有关于中国的新闻,但后来每周能有一两篇,再后来,每天都有中国的新闻。这些细节告诉她,对中国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学习汉语的时代即将到来。

  所以,当许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着手创办孔子学院时,她心里其实是有底儿的。凭借多年国外工作经验,她和她的团队开辟了一条孔子学院发展的创新之路。

  “当时国外有朋友对我说,你们在外国独立办孔子学院,绝对不可能。因为在温哥华,德国的歌德学院坚持了20多年,最后还是关门了;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法语联盟也举步维艰。在加拿大,每一家人往上数三代,几乎都是欧洲人。除了血缘因素,无论法语还是德语、西班牙语,这些语言和英语都是同一语言体系,尽管如此,依然无法坚持,原因是这些语言还是水土不服。而汉字是象形文字,‘一个字一幅画’,根本就是两种语言体系。”

  卸任外交官,回国后许琳被调到汉办工作。她决心带领同事们跳出传统对外汉语教学的圈子,大胆走中外合作办学之路,把孔子学院办到了外国大学里,一头“扎进主流”。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创举。

  由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合作创办孔子学院,首先遇到的就是“牌子”问题。“很多中国高校要求孔子学院的铭牌上既要写上外国大学的名称,也要写上中国大学的名称。外国大学表示不同意,我们就做了让步。这样,他们就认为,真正给了他们。”许琳深有感触地说,“把牌子给到外国高校手里,他才会当成他自己的事情,才会真正爱护,才会全力以赴把孔子学院办好。让外国人学了你的文化,写了你的文字,这是最大的主权。”

  真正的中外合作,取得了真正的双赢。正是由于冲破了传统教育主权的这一藩篱,通过孔子学院搭建的这座桥梁,中外双方学术交流日益深入了,师生互访也越来越密切了。许琳强调,“尽管牌子给对方,瓤子里装的却是我们的水。”例如,《孔子学院章程》开宗明义强调:“各国孔子学院必须遵守两国法律法规,不得与中国有关法律相抵触。”

  第二个创新,就在于文化推销战略上“敢于推销,舍得推销”。“敢于推销”就是解放思想。每年,当新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要赴任时,许琳都会跟他们谈话,“到非洲、拉美国家,当地人才缺乏,孔子学院可以中方为主;到欧美,这些国家汉学人才济济,就以外方为主,中方掌握否决权就好。”“舍得推销”就是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孔子学院制定项目时,不能只考虑中方高校的利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但一旦开始合作,一定要加强管理,根据中外双方签订的协议,严格执行由双方理事会协商决定项目。

  第三个创新体现在人才培养与教育理念方面。在孔子学院建设、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每一年,孔子学院总部都要外派大约7000人,这其中有中方院长、汉语教师,还有志愿者。在许琳看来,这些“空降兵”和在外的留学生不同,这些人是真正在外国工作。一方面派出老师的言行举止就是生动的“中国读本”,另一方面,他们深入各国主流社会汉语教学一线,单兵作战、摸爬滚打,必须学会话语转换,克服文化差异。这无形中拓展了各自的国际视野与世界胸怀,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这对高校走向世界,培养未来接班人非常有好处。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