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核心:健全人格培养
发表时间: 2018-05-29来源: 光明日报

  编者按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给祖国的花朵们准备一个幸福美好的节日,更要对他们如何幸福健康地成长进行严肃思考。

  健全人格,始于幼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78年,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首巴黎时,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年逾八旬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家深情地回忆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我想,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主要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不仅告诉人们,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同时也告诉人们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事实上,心理学研究也通过实验证明: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

  第一项研究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1966—1970年,米切尔教授以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550名4岁幼儿被试进行了有关延迟满足的实验。试验是这样进行的:一个4岁的小孩坐在桌子前面,桌上放着他自己选择的最喜欢吃的零食:棉花糖。一个研究员对他说:“看到这块零食了吗?我现在要离开这个房间,如果你在我离开房间的时候吃,只能吃一块;但是,如果你等我回来再吃,就可以吃两块。记得哦,如果你在我离开的时候吃了一块,就没有第二块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孩子点点头,研究员就离开了。15分钟后,研究员回来了。结果发现:大约只有30%的孩子等了15分钟,吃到了第二块棉花糖,这些孩子被称作为“能等待的孩子”,其他没能等待15分钟的孩子被称为“不能等待的孩子”。之后的追踪研究发现:高中时,与“擅长等待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行为问题更多;不擅长应对压力环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交不到朋友;考试成绩更差。进一步的追踪研究还表现:当被试者30多岁时,与“能等待的孩子”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更容易身体肥胖;更容易沾染毒品。

  第二项研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的研究。他对100多名2岁幼儿进行10多年的追踪研究,最终发现:2岁时的自我控制力,可以显著预测小学五年级时的语文、数学成绩;2岁时候的自控能力可以预测11岁时候在学校的表现(获奖情况和攻击性行为);4岁、7岁时对玩具的内在兴趣,可以显著预测小学期间的发散思维得分和课堂学习的灵活性。

  第三项研究是新西兰学者一项长达30年的研究。研究者测量了儿童3至11岁时的自控力,一直追踪到32岁,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自控力评分可以预测32岁时的表现。3至11岁时自控力得分越低,他们在32岁时吸烟、患病、涉及不良信贷记录及涉嫌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与儿童时期拥有最高自控力得分的成年人相比,儿童时期自控力得分最低的人在成年后涉嫌犯罪的概率要高出三倍,沾染各种毒品的可能性同样高出三倍,成年后成为单亲父母的概率高出两倍。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从人格发展上是有道理的。2000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对各年龄阶段的教育投资回报率研究表明: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逐渐降低,婴幼儿时期是教育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时期,由此,他也认为幼儿时期应该加强品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

  健全人格,教育核心

  无论古今中外,人格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核心。

  我国对“做人”重要性的强调从古至今是以一贯之的。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君子”教育,无论是《庄子》中的“内圣外王”,还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强调“做人”的重要性。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蔡元培先生更是把人格培养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之之虑焉。”陶行知先生更是用朴实的语言总结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强调只有先修养好个人自身,才能造福国家有益社会,健全人格培养要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由家及国,“做人”被看作为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中国教育思想的精髓。

  在西方,品格的重要性也是自古就被重视。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留下“品格即命运”的名言。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一直强调品格教育是教育的天职。近年来,品格教育也正在美国回归,1993年的《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要恢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要认真地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等传统品格。品德教育正在西方发达国家复归,而品德往往被看作为人格的外在社会表现。

  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得到多项科学研究的证明的。

  美国心理学家特曼教授等人曾对1500名资优学生(天才儿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50名最成功者与150名最不成功者之间在智力发展上并没有多么大的不同,最大差异来自于4项人格特质差异:达到目的的坚持性;与目标一致,不偏离;自信;没有自卑感。

  陈会昌教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文献分析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人格上具有以下6个显著特点: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强烈的成长动机;反潮流精神;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

  最能说明人格培养重要性的研究当属美国著名的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该计划以收入偏低、智商偏低、处境不利的父母和他们3至4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幼儿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幼儿每个工作日上午接受两个半小时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持续两年,每年三十个学习周,共六十个学习周。同时,实验组幼儿的父母接受每周一次的家庭教育干预——家访,每次一个半小时,由专业人员与幼儿母亲探讨孩子发展、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等事宜,家访活动持续时间也为两年。对照组幼儿由其父母抚养,没有进行任何实验组的教育干预活动。佩里计划持续追踪研究几十年,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时,实验组幼儿的智力测验成绩确实高于对照组的幼儿,但到小学三年级时,实验组幼儿的智力测查成绩与对照组已无明显差别。30多年后的追踪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的幼儿相比,实验组幼儿的高中毕业率更高、就业率更高、收入水平也更高,而犯罪率和接受救济率更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教授对佩里计划的深入分析发现:佩里计划改变的不是幼儿的智力成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幼儿的人格特征。詹姆斯·赫克曼教授通过复杂的经济学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佩里计划所带来的所有积极效果当中,有2/3归结为好奇心、自控力和社会灵活性等人格因素。

  以上研究均说明:无论是天才儿童还是普通儿童甚至是弱势儿童,对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来说,人格影响的重要性无疑超过了智力因素。

  人格培养,当务之急

  关于幼儿人格培养,陈会昌教授提出了“两颗种子”理论,认为人格培养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主动性,二是自制力。幼儿自制力的培养可谓是当务之急。

  2011年,一名高二男生为了买苹果ipad把自己的肾脏以22000元卖掉了。最近,女大学生裸贷事件接连不断被曝光,某些女大学生为了眼前一时享受而不顾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正引发教育者的高度重视,这些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自制力的缺失。

  警钟早已敲响!2005年,杨丽珠教授等人以中澳幼儿为对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发现:面对同样的玩具诱惑和延迟满足15分钟的任务要求,约70%的中国幼儿不能等待,而约70%的澳大利亚幼儿能够等待,中国幼儿的平均等待时长为359.53秒,远远低于澳大利亚幼儿的649.33秒,中国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明显落后于澳大利亚幼儿。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各种诱惑日益增多的时代,个体的自制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自制力培养的关键期正是3-6岁的幼儿期,一个幼时不能等待的孩子长大以后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罪犯。

  自制力的培养,家庭教育是关键。父母要重点解决合理需求与过度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孩子的各种需求,父母要学会分清哪些是合理需求,哪些是过度需求。对于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合理需求,父母要合理地予以满足,这是父母的义务。对于孩子生活学习中的不合理、奢侈性的过度需求,父母要坚决地予以拒绝,这是父母的责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度满足孩子的各种不合理需求往往会导致孩子“欲壑难填”的心理,容易培养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拜金主义,容易为眼前的享受而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或者违法犯罪。即使对孩子的各种合理需求,父母也要选择满足的时机,大多数时候给予即时满足,少数时候应予以延迟满足,因为过多的即时满足会让孩子因为缺少等待的机会而不能延迟满足,最终既缺少等待的意愿也缺乏等待的能力。

  如果自制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那么幼儿的主动性的培养算得上是长久之计。

  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行为主要受外在的功利性动机(如学位、收入、名誉)的驱使,而缺少内在的原生性动机(如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这可能部分导致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幼儿的主动性首先来源于早期的良好养育。在婴儿时期,特别是0-1岁时,如果父母能够敏感地发现、及时地满足、耐心地回应孩子的各种生理心理需求,婴儿与父母就会形成一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亲子依恋理论创始人鲍尔比认为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孩子长大以后勇于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心理学家安恩斯沃斯认为这种安全依恋关系造成的心理影响会持续终生。

  幼儿时期,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将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性的发展,父母和老师要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巩固和发展幼儿的安全感,满足孩子的各种合理需求来发展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指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父母和老师的个人喜好,只要其是正当的合理的,都应予以足够的接纳与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让幼儿感觉是安全的、有能力的,进而发展出信任感、价值感和归属感,才有意愿有动力去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一定要抓住人格培养这个教育核心,一定要抓住幼儿阶段这个人格培养关键期。(作者:李文道,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夏婧,系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慧磊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