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燕平:发展先进文化须有文化自觉
发表时间:2015-06-15   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繁荣。

  古今融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绵延不断、接续推进的过程,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的未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择善而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始终坚守民族文化立场,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的思想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加快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行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与时俱进,创新创造。文化创新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一部中华文化发展史,既是一部文化继承史,也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体现时代性。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现代科技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外互鉴,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将更趋频繁。在这种大背景下,文化建设必须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做到中外结合、洋为中用。

  坚守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符号,是民族认同的标志、特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器物可以照搬、技术可以模仿、管理可以参照,而文化深深镌刻着一个民族的鲜明印记,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未来方向。当今中国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文化“走出去”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吸收外来精华。中华文化历来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更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增强文化定力,以辩证理性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伪存真。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渗透,坚决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等错误思潮,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魂体交融,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是“魂”与“体”的有机统一。“魂”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就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决定着文化精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虚实结合、形神兼备,增强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高扬文化之“魂”。文化的精魂与脉动在于思想。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鲜明地体现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催生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神文化产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化产品表现的永恒主题,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讲述伟大时代的动人故事,讴歌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更好地凝聚共同理想、唱响奋进凯歌。

  强健文化之“体”。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文化之“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文化之“体”,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不断提高“体”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催生更多“文化+”的新型业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形式、形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繁荣中华文化“百花园”。

  雅俗共赏,处理好个性化与大众化的关系。“雅”与“俗”是审美文化理论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雅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文化,讲求技巧与修饰,精雕细刻,反映社会高层次的审美要求和情趣。俗文化是一种低层次的审美文化,自然朴实无华,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和情趣。高雅与通俗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高雅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以通俗滋补高雅、用高雅引领通俗,兼顾个性化与大众化的需求,做到雅俗共赏、和谐共生。

  高雅而不高傲。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主导、壮大主流。紧扣时代主旋律,坚持“二为”方向,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实施国家文化精品创作工程,通过“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统一,积极创造条件,广泛搭建平台,常态推动高雅文化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走入千家万户,在潜移默化中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逐步形成全民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享受。

  通俗而不低俗。通俗文化来源于生活、流传于民间,带有原生态、日常化、娱乐性等特点,在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双百”方针,积极引领通俗文化。切实做好优秀民俗民间文化的普查、规划、抢救、传承和利用工作,扶持发展一批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注重提高思想内涵和格调品味,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引导人们创作生产出更多植根百姓生活、展示人们精神的通俗文化作品。(燕平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74453&encoding=UTF-8&data=ACjPFQAAAAcAAFQbAAAAAQBO6YeN5bqG5biC5aeU5bi45aeU44CB5a6j5Lyg6YOo6ZW_54eV5bmz77ya5Y-R5bGV5YWI6L-b5paH5YyW6aG75pyJ5paH5YyW6Ieq6KeJAAAAAAAAAAAAAAAuMCwCFAaOmzUQtozY8Lb5bhOenGCtQkOZAhQA48HZBUqe5zlxPe-iMgt-CzmNE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74453&encoding=UTF-8&data=ACjPFQAAAAcAAFQbAAAAAQBO6YeN5bqG5biC5aeU5bi45aeU44CB5a6j5Lyg6YOo6ZW_54eV5bmz77ya5Y-R5bGV5YWI6L-b5paH5YyW6aG75pyJ5paH5YyW6Ieq6KeJAAAAAAAAAAAAAAAuMCwCFDRDSz6BP6ZObBUjvtgsXaVtlyu9AhRmdhXn-6NS5c0oIGco5oJCbEgin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