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故里 好人沛县:点亮人们道德光芒的正能量
发表时间:2013-05-02   来源:江苏沛县文明办

  全国百强县之一沛县,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中,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践行中,谱写了一曲新时期的“好人大风歌”。在“好人沛县”建设中好人群体不断壮大,短短几年内,涌现出1名全国道德模范,8人和1个集体荣登“中国好人榜”。好人沛县,用道德的正能量,如一缕春风温暖感动着社会,点亮着你我。

  作为全国文明县城——沛县已经把“做好人、做好官”为主要内容的“好人沛县”主题教育活动作为道德旗帜和精神标杆,以“好人文化”引领城乡文明,以“好人效应”带动社会风尚,“好人”的榜样效应已经升级为群体效应,继而扩展为社会效应,正引人向上、引人向善。

  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沛县因“好人”而变得伟岸。

  在沛县,由好人表现出的奉献、忘我、责任等道德力量,影响和促进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张兴良是沛县经济开发区范庄居委会村民,1970年参军入伍,宣誓“一辈子向雷锋同志学习”。转业后,主动担任几所中小学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退休后,自费创办了全县第一所校外辅导站,用一生积攒的二十几万元钱修建了活动室,购置图书9千册、字典8千本、订阅《小海燕》等报纸3千多份,并布置了1800平方米的园艺式庭院,利用这块多功能阵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被誉为“活着的雷锋”。拾方平沛县五段镇彭尧村村民,妻子汪晶莹俩人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大学生,曾在国家级科研部门工作。退休后,二人放弃大城市安逸悠闲的生活,回到汪晶莹的老家丰县范楼镇汪新庄,于2003年3月自费创办了汪新庄爱心养老院。10年来,拾方平夫妇先后照料过70多位五保老人,与老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改善敬老院的条件,拾方平夫妇投入了一生40余万元的积蓄,敬老院的宿舍由最初的11间增加到30余间。韩世春是沛县公交公司6路公交车驾驶员,因突发急性脑梗塞,在失去意识的瞬间,拼尽全力踩住刹车,拉起了手刹,打开双跳灯,将公交车稳稳地停在路边,保护乘客安全,被人们称为“最美司机”,他们分别被评为2012年度沛县“十佳好人”,他们是通过好人好事“评议会”评选出来的,是百姓看得见、信得过的身边好人。而在这些人眼里,头衔和荣誉证书只是一种证明和鼓励,做一件好事、救一个人比什么都重要。

  沛县好人好事“评议会”由群众来主导,实现了“好人文化”的引领, “六个程序”的启动是沛县推动好人精神发扬光大的引擎,也是“好人沛县”建设的助推器。沛县在全县387个村居分别设立了好人好事“评议会”,通过“六个程序”广泛评选推荐好人。一是群众自发举荐。党小组或村民组长作为线索收集人,对群众举荐的好人好事进行摸底“海选”。二是代表汇总提名。以线索收集人为代表,提名推荐好人好事。三是村级双月评议。由村干部、村民代表、五老人员等8-10人组成的村评议会,每双月对好人好事进行一次评议推荐。四是镇级考评推荐。镇评议会对各村候选人进行走访调查,确定2名县级候选人,向县“创建办”推荐申报。五是县级评选公示。县“创建办”对“好人”候选人进行政审和媒体公示,确定20名“双月榜好人”。六是逐级推荐上报。县文明办负责向上级文明办逐级推荐申报好人。

  “我这辈子没有太多的追求,唯有两件事让我始终牵挂在心。一是关心教育下一代,二是守护好在沛县革命烈士陵园安歇的烈士们!……”“中国好人”张悍华在沛县举行的好人报告会上铿锵有力的报告,让参加报告会的人员十分感动。他们认为,好人事迹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树有典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今后把好人精神作为强大的道德推进力,学好人、做好人。好人报告会是沛县为推介“好人”而搭建平台之一,实现了“好人效应”的带动作用。在宣传好人中,沛县创新形式,搭建 “六个平台”,进一步放大“好人沛县”效应。一是建立“好人沛县”道德讲堂。各镇村、县直各单位普遍建立“好人沛县”道德讲堂,通过“培、讲、树、评、演”等不同形式,引导干部群众承续好人文化、传递道德力量。二是建设“好人广场”。以沛县好人张公兰、谢长玉、刘庆超等群雕、好人事迹画廊为主题,在县城区、15个镇和60多个村分别建设 “好人广场”,引导人们见贤思齐,争做好人。三是组建“好人志愿服务队”。组建好人志愿者服务队106个,深入到广场、社区、农村、企业开展“助困万人”系列服务活动。四是成立“好人报告团”。让张悍华等好人走进群众,深入镇村、机关单位开展巡回宣讲。五是组织“文艺宣传队”。策划编排20多个好人专题文艺节目,组织6个“文艺宣传队”,深入基层演出。六是开展“网上互动”。举办网友与“沛县好人”联谊会,网上发布身边好人新事迹,让网友与好人沟通交流,评好人事迹、学好人行为。

  2012年2月6日,对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刘庆超、孙沛丽和“沛县好人”李素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他们的身份发生了转折,分别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我们就是制定一套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明确‘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要让好人得好报,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享关照、社会上受尊重。”沛县县委书记冯兴振说。为助推“好人精神”激励,沛县建立护航“好人”的“六项机制”,使“好人”建设环环紧扣,有效推进“好人沛县”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挂帅,宣传、纪检、组织等部门各负其责,各系统各镇区全面参与、齐抓共管的“好人沛县”建设组织机构。二是建立全民教育机制。坚持将教育融入活动,大力开展以“好人沛县”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征文、演讲等系列教育活动。三是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开展“好人镇”、“好人村”、“好人机关”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创建。四是建立科学考核机制。把“好人沛县”建设纳入机关效能和镇区科学发展考核,并根据结果严格兑现奖惩。五是建立好人好报机制。县设立800万元的好人文化基金会,镇设立不少于10万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奖励和扶助好人。六是建立深化提升机制。建立苏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践研究基地,通过举办好人文化高层论坛、开展“好人文化”课题研究,进一步拓展“好人沛县”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好人是一抹晨曦的温暖,好人是一朵花开的美丽,好人是一片天空的开阔。“好人沛县”,用微小的力量坚守着道德的高标准,诠释着沛县浓厚的人文情怀,成为沛县文明创建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好人沛县”建设正成为刘邦故里百万人民的自觉行动! (李郁青)

中国文明网“爱心平台”
责任编辑:邓植尹
分享到: 
4.55K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好人365
头条聚焦
中国好人榜
影像馆
091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