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民俗祭海 张扬当代渔民精气神
发表时间:2012-02-10   来源:大众日报

  ●祭海仪式上,渔民们通过具有鲜明渔家特色、地方特色的表演,祈求丰收、平安。        朱刚 报道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是民俗中海龙王的生日。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海阳市沿海渔民都会开展传统的祭海活动,并扭起独具特色的海阳大秧歌为祭海活动助兴。2012年是农历龙年,祭海活动格外热闹。2月4日,笔者赶到海阳大辛家村的龙王庙等处,采访这难得一遇的龙年、立春日的祭海活动。“祭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铿锵的锣鼓,敲出了渔民对平安丰收的祈盼;欢快的舞步,扭出了渔民对好日子的向往。

  民俗祭海,期盼风调雨顺

  “祭海”从零点就开始准备,要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举行仪式。

  日出前,渔民们燃放香烛、花炮,表达崇拜、敬仰之情。当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时候,隆重的祭海仪式正式开始。

  大辛家村的秧歌队首先开始祭拜,具有鲜明渔家特色的各种祭品摆上供台。制作成双鱼戏水、双龙戏珠、神虫和鱼、鳖、虾、蟹等形象的大饽饽供品令人叫绝,也充满喜庆和庄重。

  60多岁的秧歌老艺人张大爷介绍说,这种祭祀礼仪流传至今有大约500多年的历史了,为的是祈求龙王慈悲,保佑丰收、平安。过去渔民还有“抢头柱香”的习俗,为了讨好龙王,各自争先恐后,所以才有半夜子时就准备祭祀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渔民不再对大海抱有恐惧心理,如今的祭海活动,成为当地渔民祈求幸福吉祥,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仪式。渔民仍旧在日出之前祭海,祈求丰收、平安。

  随后,大辛家村请来的六七个秧歌队来到龙王庙前,锣鼓喧天,欢声四起,秧歌队表演“三进三出”的祭拜仪式,营造出浓郁的节庆气氛。

  秧歌祭海,弘扬民俗文化

  沿着海阳海岸线一路走去,处处可见“祭海”的胜景和大秧歌的欢庆场面。

  凤城镇的海阳港,已经连续举办六届的海阳港民俗祭海节祭海活动,这里的场面同样热烈,15支秧歌队先后登场助兴,“祭海节”俨然成为渔民和当地海阳人的一个“狂欢节”。表演中各队演员精神抖擞——乐大夫唱腔圆润,马甩和令旗挥洒自如,把大秧歌的表演推向高潮。

  海阳秧歌传承人鞠春山老人说:“在海阳有句俗语‘没有秧歌不成年’,在祭海这个比过年还要隆重的节日里,我们海阳人用原汁原味的大秧歌展现当代渔民的精气神儿。”

  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再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接着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打鱼了。

  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如今的祭海仪式虽然仍是海边渔家最重要的节日,但祭海活动却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成为人们崇敬海洋、欢兆丰收、祈福平安的群众性民俗活动。

  海阳群众文化馆创始人之一、85岁老人王瑾兆介绍说,“祭海”风俗的形成改变了渔家文化对农耕文化的依附地位,逐渐成为了渔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渔家特色,多样的祭祀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他传统民俗文化所不能涵盖的。

  据了解,2008年海阳“祭海”已列为第二批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由渔民自发组织的民俗活动,是传统渔家文化的延续和弘扬,它已成为渔民传承历史文化、宣传推介渔家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不但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能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社会凝聚力,是传承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讯员 邱晓晨)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97089&encoding=UTF-8&data=AAeVwQAAAAcAAB7oAAAAAQA35bGx5Lic5rW36Ziz77ya5rCR5L-X56Wt5rW3IOW8oOaJrOW9k-S7o-a4lOawkeeyvuawlOelngAAAAAAAAAAAAAALzAtAhQ6n9n3Pipi83IPFUVmkMTbLtKM0gIVAIwtNWUO9MiwE8_eFAl77m2JBUv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97089&encoding=UTF-8&data=AAeVwQAAAAcAAB7oAAAAAQA35bGx5Lic5rW36Ziz77ya5rCR5L-X56Wt5rW3IOW8oOaJrOW9k-S7o-a4lOawkeeyvuawlOelngAAAAAAAAAAAAAALjAsAhQSY7XXQlcYyta6aJNzdWOTlUi6SQIUUt6xsyVWGqCK8DXms0NBr34iwMA.&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