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戏“土”到农民心坎里
发表时间:2012-01-2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月27日电(记者 秦华江)大年初三、初四这两天,记者随家乡沭阳县淮海剧团跑龙套。不论是自己在台上演出,还是在台下采访,都感觉这些戏“土”味十足,易引起百姓共鸣。因为上演的戏采用方言,讲的是现实故事,表达了百姓心声,所以大家很喜欢。

  大年初三10:30左右,记者参加演出的《丑嫂》上演到第二场。剧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小组长杨大丑召集“村民大会”,数落着村里不文明现象。台上,丑嫂因为生气,骂起了村民,违反了自定的规矩被罚款。特别是那句“他是那么恶心啊,和恶心的蛤蟆一样”,逗得村民笑得前仰后合,因为在沭阳方言里,“那么”和“蛤蟆”是同音。看记者盯着观众出神,身边的演员示意我要入戏,按要求,记者要和村民一起笑话丑嫂。

  淮海戏在江苏北部有着重要影响,重在反映现实生产生活,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丑嫂》真实反映了农村现实生活,戏中涉及农村诸多不文明现象,非常有针对性。“这个戏我看过两场了,因为演员就在观众眼前,所以很有冲击力,又因为用的是方言,所以深入人心,村干部也常用这部戏所倡导的文明,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江苏省沭阳县沂涛镇文化站站长葛恒竹告诉记者。

  大年初四上午,在沭阳县农庙镇,县淮海剧团和农村合作银行合力推出“银农连心”专场戏,意在启发老百姓学习创业知识。

  当天10:00左右,《四老汉办贷款》上演了。四个老汉在锣鼓喧天声中登台。欢天喜地的他们,头扎白围巾,身着唐装,嘴上留了两撮胡子,右手拿着烟杆,腰勒红腰带。这是一段四个老汉谈贷款的戏,目的是让群众学会办理小额贷款。

  一身农民打扮的章仪飞住在龙庙镇庄塘村,是个地道的淮海戏迷。“这场戏唱到我心坎里了,他们送戏下乡,也是送创业文化下乡。”他说,2008年向银行贷了一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在家办起了养殖场,目前已有蛋鸡2000多只,年收入10万余元。“身边很多养殖户,都是通过淮海戏得知如何去银行办理小额贷款的。”

  “我们费了半天口舌宣传贷款创业,不如一部戏让老百姓接受的快,民间艺术的魅力不能小视,它能把创业致富思想用群众看得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沭阳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的周胜说,听说“银农连心”专场戏下乡演出,便过来“取经”。

  《四老汉办贷款》总共演出20分钟左右,记者发现其用方言表达的地方不下于8处,很多戏词只有用方言演唱才显出幽默。“淮海戏既然是土生土长的戏,那我们就是要尽量用土话表达老百姓的心声,剧团编剧、导演、演员都十分注重这一点。”今年65岁的前沭阳县淮海剧团团长李正东说。

责任编辑:路 弘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74381&encoding=UTF-8&data=AAc9DQAAAAcAAB7tAAAAAQAk6K6p5Zyf5oiP4oCc5Zyf4oCd5Yiw5Yac5rCR5b-D5Z2O6YeMAAAAAAAAAAAAAAAuMCwCFHQef_Vz5GcbrkHvI7KgfpecONcxAhR8GaYOEVQU8pLGnQCznIoHTmhnjg..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74381&encoding=UTF-8&data=AAc9DQAAAAcAAB7tAAAAAQAk6K6p5Zyf5oiP4oCc5Zyf4oCd5Yiw5Yac5rCR5b-D5Z2O6YeMAAAAAAAAAAAAAAAuMCwCFBhus2d5CdWPP3IHlIhBZnFtIitwAhRvFTMKT5rrV2iyk8yWe1T2OBaiE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