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发表时间: 2020-04-08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全国高校不仅在认识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必须看到,我们对课程思政的本质与作用、内容与形式、问题与原因、方法与路径等方面还缺少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此,安徽师范大学胡靖教授牵头开展“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探索”的专题研究。课题组围绕课程思政,面向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分别组织了问卷调查、座谈研讨,参与调查的有62名领导干部、679名教师和1042名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定位上的偏失。实践证明,最高明、最有效的思政教育往往是通过各个学科专业和各门课程自然渗透、有效迁移来实现的。但在现实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结合度不紧,往往是两个相互独立、封闭运行的系统出现了“两张皮”现象,课程思政出现缺失、缺位。

  管理上的偏失。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将课程思政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系统规划和布置,导致在现实工作中出现了不少认识误区,有将近50%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均表示比较不了解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只有50.96%的教师说自己“经常开展课程思政”,有32%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也有43.48%学院主要领导表示自己学院只有少数教师或少数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

  认识上的偏失。提起思政工作,不少人习惯认为这是思政工作部门和学工队伍的事,是思政课职责和任务,认为不应该占用专业课课时。有少数教师认为,专业课做思政教育显然不现实,讲好专业课才是第一位的。有些教师认为,专业知识是一个独立体系,具有规范性、严谨性,如果额外加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就是对专业知识的干扰。

  方法上的偏失。不少人提到课程思政就认为是在专业课课堂上讲政治课,现实中也的确也出现了生搬硬套、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和形式,造成了非常不好的教育影响和效果,甚至出现了课程思政中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

  从根本看,所有课程思政缺失问题的产生,都源自教育的“四个分离”: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分离,教育离开了社会土壤,就是问题的起点。二是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教育太在乎目标而忽视过程,总是太注重任务而忽视生活。三是教育与教学的分离,教育变成了一种唯识性教育、一种纯知识的授受。四是教与学的分离,传统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许多固有的缺陷,教学相长、教学相生体现不充分。

  同时,直接来看,有四个原因,一是政策因素:学校的工作重心和政策导向影响课程思政。二是管理因素:校、院的管理要求影响课程思政。三是教师因素:教师的意识、能力、方法影响课程思政成效。四是学生因素:学生学习状态影响教师课程思政意愿和成效。

  高校课程思政的思路与举措

  1.围绕五个基本问题,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为何教”:认识教育本质,着力构建科学化课程思政价值体系。任何学科专业,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在教育领域的映照。任何学科专业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学习继承此前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既有成果,推动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发展,进而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育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统一的。

  “教什么”:把握目标任务,着力构建系统化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从教育的本质看,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学科专业的关系等。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通过学科专业知识去更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社会历史的本质。从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国家观、民族观教育,通过学科专业知识去更科学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本质和作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从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社会观、人类观教育,通过专业知识去更科学地认识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更好地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自然主义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思想,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从人与学科专业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学科专业知识去坚定学科专业思想和职业目标。

  “在哪教”: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协同式课程思政课程体系。高校要认真制定学校课程育人工作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建设面向全体学会开设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守牢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同时,要认真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作为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建设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培育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

  “谁来教”:突出名师引领,着力构建高水平课程思政人才体系。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评价内容。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注重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把教师准入关,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实施学科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课程思政工作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

  “谁来管”:突出党的领导,着力构建全方位课程思政保障体系。高校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党委。一要抓领导。加强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切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二要抓设计。科学系统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建设课程思政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三要抓管理。制定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明确课堂教学纪律要求。四要抓保障。落实校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完善课程思政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条件保障。五要抓宣传。要深入师生一线,积极挖掘课程思政教师典型,总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经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品牌和教学团队。

  2.把握五个基本要求,提升课程思政实际成效

  “知”是课程思政的前提。一是知根本,做彻底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只有把握高校课程思政的本质关系,才能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知根源,做现实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必须结合现实的基本国情、时代特征、教育环境、相关政策,特别是要熟知我们的教育对象。今天的高校课程思政必须建立在对现实国情、条件和对象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上,才可能有的放矢、因势而变。三是知根底,做精准的课程思政。实施课程思政,必须把握教育对象和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专业特点出发,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硬”是课程思政的基础。一是专业过硬,做到真学真懂。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打铁首先要自身硬。教师必须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还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首先自己要做到真学真懂。二是政治过硬,做到真信真用。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师德过硬,做到真爱真教。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亲”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一是关系亲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常常是喜欢上一个老师才喜欢上某一门课,才会信任老师讲的道理。二是情感亲近,让学生信其师爱其道。教师必须在情感上真正把学生当作亲人,去读懂他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才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师生关系的疏远是高校教育质量滑坡的重要原因。三是话语亲和,让学生爱其师懂其道。教师用时代话语、生活话语、青年话语讲好教育故事,学生才会爱其师懂其道。

  “新”是课程思政的动力。一是内容更新,保持思政热力。教师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学科前沿,把最新鲜的知识和案例带进课堂,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常讲常新、常抓常新。二是机制创新,增强思政合力。课程思政需要合力,需要校政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家校合作,才可能构建思政教育的共同体,才能办好大思政。三是手段翻新,展现思政魅力。教师在从事课程思政时,必须跟上时代、贴近学生,用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手段提升教育的成效,展现思政的魅力。

  “活”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一是主体激活,做以人为本的思政。只有激活教育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课程思政,亲身学思践悟,才能提升教育实效。二是课堂灵活,做以效为本的思政。必须科学地理解课堂、灵活地组织课堂、生动地激活课堂,熟练地运用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生命课堂等形式,才能让课程思政活起来。三是知识用活,做以用为本的思政。课程思政必须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为本,实现知性教育与德行教育的有机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作者:胡 靖 马星宇 王俊荣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王 小伟
【纠错】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