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少年打老人 再次敲响教育警钟
发表时间: 2018-11-09来源: 广西日报

  据中新网报道,近日,一段“桂林永福县几名初中生无故踹打拾荒老人”的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中,几名男孩将一名头发斑白的老人围在一处土沟边推搡、脚踹,并用手机拍下视频。

  11月5日接到视频报案,永福警方立即出警调查核实。

  事件发生于11月3日的永福县堡里镇,被打老人是一名智力残疾者,以捡拾垃圾为生。警方找到了视频中的5名打人少年,依法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召集其监护人就医疗费等问题与受害人家属进行协商。同时,将此案处理结果、法定监护人责任和赔偿规定等法律知识,及时发布于“平安永福”公众号上。

  几人在接受警方调查时自称,打人仅仅是为了寻找刺激、好玩,炫酷、炫耀,说明他们的基本是非界线与价值判断标准严重失偏,已不能用无知顽劣来定义,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不得不令人深思:少年无故虐打老人,警钟为谁而鸣起?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事件时有发生,频繁出现的校园霸凌等未成年人伤人虐人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人格塑造的反思。虽然事件中的未成年人,其施暴、欺凌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及过程是复杂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教育失当是一个关键因素。

  青少年暴力事件频发,意味着道德和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对这一特殊群体失去了应有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对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而言,“严加管教”并不一定能起到正面导向作用,有时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但这不代表对未成年人的管理与教育就要因噎废食、讳疾忌医。如何更好地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进行约束和惩诫,需要深入探讨。

  一直以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都在强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而现实当中,某种程度上过于追求功利化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致使家庭疏于管教或粗暴管教,以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家长的价值观念存在偏差等造成的示范效应,应该是导致青少年是非不分、价值观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学校而言,仍需要多措并举,把正向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教化融入知识学习的教学之中,实现学校的教书育人功能。应利用学校的桥梁作用,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责任。并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教育网络和家教志愿者等方式,与学校一起形成良好的教育闭环,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教育出合格的少年。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5名少年踹打拾荒老人事件,再次敲响了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警钟。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未成年人接受知识与信息的范围扩大、渠道多样,未成年人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也日益突出。正视这种趋势走向,把握未成年人生理心理成长规律,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方会有身体心理都健康向上的好少年。 (尹 语)

责任编辑: 张慧磊
【纠错】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