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话文明:重拾好家风 培育好德行
发表时间:2014-03-12   来源:中国文明网综合

  1992年1月27日,邓小平视察珠海江海电子有限公司,在谈到人才和创新问题的同时,出人意料地谈到了家庭问题。他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我们还要维持家庭。孔夫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把民族、国家、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但同样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注重家庭和睦和幸福。邓小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详细]

    2014年全国两会有很多代表委员谈到了家风建设,现将高层领导以及代表委员有关声音整合如下:

习近平: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习近平孔府论道中华传统文化

    2013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详细]

    2013年12月30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详细]

    家庭这一社会结构基本“细胞”在弘扬和创新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庭教育作用十分重要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正,则社稷兴。针对家庭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必须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提升全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莫言:良好家风影响人的一生

    莫言:“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有好的家风,确实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的。”

    莫言认为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石,意义更为重大。“你不能因为有人往这个猪肉里面掺水,你就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去掺假。你不能因为是受到了别人的侵害,然后再去侵害别人报复别人,还是应该相信有一个最基本的一个天理良心在。不管别人怎么做,你自己先要做好,就是说我们这个要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先从自我做起。大家都有一种自律的自我反省的意识,会慢慢好起来,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巩汉林委员:社会风气和家风有直接关系

    “现在的社会风气和家风有直接关系,家教是第一教,家教不好对这个孩子影响非常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家庭连家风都没有,国家还有国风吗?”学哲学出身的巩汉林对记者的提问听得很认真,回答得也很认真,“小家就是大家,大家也是小家,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组成细胞,如果我们的细胞都坏了,你还指望国家好吗?” >>>

    谢智波代表:家风教育十分必要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家教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家风家教的典范。”
  鲍家科代表:传统家风跟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我们中国传统的家风是以儒家学说为根本基调,一般总结为‘五常八德’: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八德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多好的内容,跟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

    何星亮委员:中国传统伦理是以家庭为本位为起点的
  “中国的传统伦理是以家庭为本位的,以家庭为起点的”,由家及国,由家庭至社会。
  201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的家风采访“火”了。春节刚过,光明日报与央视联合举办的“家风家教大家谈”征文也“热”起来了。“这是好事,”何星亮说,“就像古人说的,‘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

    在何星亮看来,中国的传统伦理是“家庭本位”,我们的家庭里更重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家庭是传输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载体。“每家的家风各有不同,比如做买卖的家庭更突出诚信,知识分子家庭会注重勤奋上进,但所有家风的根本都是教人崇德向善。这些延展到当代,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宋镇豪委员:呼唤家风是在传播正能量 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家风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它扎根在民间,追溯上去,从先秦到秦汉、魏晋南北朝一路下来到明清,历朝历代的百姓都有着自己的家风。在我们的传统文献里,就有很多关于家风方面的史料记载,比如著名的《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家风能落实到每家每户,可以深入到老百姓的心中,实际上就是在百姓中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现在我们呼唤家风,是在传播一种正能量,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范小青委员:家风为传播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体的载体

    “家风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种传承分散但强韧。”
    “核心价值观要更‘土’,更接地气,让每个人都懂,都明白,能记在自己心里,变成座右铭。”范小青说,“从这个角度说,提倡家风非常重要,它为传播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体的载体。” >>>

建言献策:如何重拾好家风

 

    现在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人做人的重要性。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到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

    欧阳常林委员:亲子教育去哪儿了
    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什么这么火?“因为节目中充分表现出纯真、美好的亲子情感。”欧阳常林表示,《爸爸去哪儿》切中了现代中国社会和家庭的情感要害,这种亲子教育是向家庭伦理的回归,既是延续传统家风的重要手段,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
  父母的时间去哪儿了?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当了父母后孩子通常被扔给老人或保姆。有调查显示,现代白领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仅1小时,近6成人不同程度地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稀缺资源。”他说。
  孩子的时间去哪儿了?欧阳常林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儿童从小缺少亲情陪伴,缺少运动锻炼,缺少亲子体验和玩伴。“还有各种迫于升学就业压力的培训占据了孩子大量的活动时间,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爸妈能带孩子去哪儿?许多年轻父母有空时也很想带孩子外出,却苦于没有地方去。欧阳常林认为,政府应着力提供亲子教育的社会保障,为亲子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公益性的亲子乐园等。
  “媒体在倡导亲子教育方面大有可为。”在欧阳常林看来,媒体可定期举办“最美亲子家庭”“年度好爸爸好妈妈”等评选活动。 >>>

  张礼慧委员:建议建立“全民家庭教育日”
  今年两会,张礼慧提交了关于建立“全民家庭教育日”的建议,“这一天建议设在孟母生孟子那一天的周末。”
  说起为何要提交这个建议,张礼慧说,这还是源于自己的家庭教育。
  张礼慧说,现在,许多教育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引起的,而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这与家庭经济条件关系不大。张礼慧觉得,有必要设立一个“全民家庭教育日”。
  “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教子佳话懿范千秋。她建议,将孟子出生当月的第一个周六作为“全民家庭教育日”,即农历四月的第一个周六。
  “母慈子孝是中国人的传统,小时候父母带着我们到处走,现在我们大了,也会常常带父母去旅游。”>>>
  黄宏委员:家风的传递主要是靠长辈言传身教

  如何向自己的孩子传递家风?
  对这个问题,黄宏表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家风的传递主要是靠长辈言传身教,比如说他们带着孩子去汶川,就是让孩子明白做人要多与人为善,要懂得互相尊重,要有爱心。
  “让孩子在体验中理解家风,比简单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黄宏说。>>>

  鲍家科代表:家风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适合国情

    在我们国家,素质教育喊了这么些年了,还算不上真正的素质教育,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在教育下一代如何做人、礼仪诚信上,家庭和学校都要下功夫。
  为此,代表们呼吁家长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真正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在教育引导方式上,鲍家科代表认为,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所创新,不能光讲让人无私奉献,道德体系的建设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教育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
  陈世春代表:加强“四项道德教育”

    从整个社会层面上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通过广泛的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何星亮委员:加强家风研究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当代社会,很多传统的、好的家风已被丢弃,家风传承出现了断层。何星亮呼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大的方向,要有弘扬优秀传统的社会环境;对于小家庭来讲,家长们要有意识地去言传身教,重拾那些好的家风。>>>

    梁高美懿委员:多给老人们点时间
    梁高美懿说:“对于‘家庭’的概念,在我们心里,也占有最大的分量。”就拿香港来说,子女多是和老人住在一起,如果去美国、澳洲等国家,就会发现,老人多是住在有医生、护士的老人护理院里,这样的方式,很多香港人不太能接受。梁高美懿因为工作的原因,现在居住在北京,但在香港弟弟就和妈妈在一起,照顾老人。
  梁高美懿的女儿住在香港,为了让身在北京的母亲放心,不管再忙,每周也会抽时间去找外婆,看望老人,陪她吃饭。梁高美懿说,其实,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有人可能觉得打个电话就够了,其实都没那么好,最好见到你。“现在他们老了,希望能多给他们一点时间。”>>>

代表委员自述家风故事:家风 如一把尺子

 

 

  家风,就如一把尺子。 度量的是一言一行,影响的是一世一生。 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尺度或有高有低,内容或各有侧重。 但良好的家风,实质与内涵,却是一致的。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首先从家风培育做起。

    周家家风:不搞特殊化
    周秉建(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总理侄女)
    周秉建印象中的伯父周恩来,对待属下子女非常和蔼可亲,对待晚辈也十分关爱,但这种关爱更多体现在严格要求上,嘱咐他们不能搞任何特殊化。“伯父曾经对我们说,‘要把你们像小土豆一样放到群众中去’。”
  “伯父对待至亲的六个侄儿侄女,都像自己孩子一样,要求非常严格。”周秉建回忆说,上学时他们在学校填表格,都不会把伯父的名字写上。哥哥姐姐在郊区上学,都是公交车往返,从来没有派车接送过,周家子女上学的原则是“考什么分,上什么学”,没有特殊化,该下乡下乡,该工作工作。她和哥哥周秉和先后响应国家号召到内蒙古和陕北插队,伯父在繁重的国务工作中,专门抽出时间为他们践行,再以后,六个兄弟姊妹都从事着非常平凡的工作。>>>

    朱家家风:忠诚 厚道 勤奋 努力

    朱和平(全国政协委员、朱德元帅嫡孙)
  “忠诚,厚道,勤奋,努力”,从小就在爷爷朱德身边生活的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对爷爷的品德,他耳濡目染。朱和平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格,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终生的,这八个字就是朱家的家风,贯穿其中的是一个德字”。
  朱和平说,朱家祖祖代代都是农民,到爷爷这一代是晚清时期,已经成为了佃农,也就是完全的“打工族”,十分穷苦。爷爷曾写过一篇文章写到,即便如此,他的母亲还能省下一点粮食去救济人,家人非常善良。
  朱和平说,爷爷出生在这么穷困的家庭里,上学开始就身无分文,一个“打工族”在30岁时就当上了少将,“他就是农民工成才的榜样”。而在高官厚禄的情况下,抛弃一切,投身共产党,更需要极强的理想信念与意志品格。>>>

  巩汉林家的家风:真话 良知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
  “讲真话,老实做人,这是我们必讲的。告诉孩子,你要诚实,这是第一位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巩汉林说起家风的问题时一脸认真,丝毫没有舞台上的喜感。
  “家风里边,仁义礼智信还是应该要讲的吧。你得懂礼吧,你得有一定的信仰吧,你应该讲信誉吧,这都是最基本的。”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在街上海采家风,巩汉林自己也思考这个问题。“我家的家风就是讲真话,老实做人。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要诚实,这是第一位的。讲良心,这是最基本的。”巩汉林对自己家的家风提出这样的看法,父母做得怎么样,真的对孩子的未来有影响。
  “女儿主动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给困难的村民买东西。同时,她也感受到帮助了别人后的快乐。”>>>

  黄宏家的家风:爱心 尊重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
  “在我看来,我家的家风就是与人为善,懂得尊重,要有爱心。”黄宏说,这次他带着女儿去到映秀、渔子村,就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家的家风有所了解。看了地震遗址,也和当地老百姓吃饭,女儿的表现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看到对方家庭困难,女儿会主动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给困难的村民买东西。同时,她也感受到帮助了别人后,受到喜欢、尊重,是件很快乐的事情。”黄宏说。>>>

  张礼慧家的家风:礼仪 节约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小时候,吃饭端碗不像个样子,会被妈妈吵,现在回家去,妈妈会这样教育孙子。”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说起自己的家风就笑了。
  “小时候家里困难,家里子女又多,有个哥哥去顺手摘了点农民的菜,被妈妈知道,要求他马上把菜送回去。”张礼慧说,对于我们女孩子的教育,妈妈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注意仪态。“妈妈说,她的妈妈也是这样教育她的。”张礼慧说,现在,80多岁的妈妈还会在饭桌子上这样教育孙子。>>>

  梁高美懿家的家风:孝敬、守信、感恩
  (全国政协委员、创兴银行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香港在家风这方面看得非常重”,梁高美懿说,“母慈子孝”是中国人的传统,父母照顾子女、子女赡养父母,这是中国很重要的模式。小时候,都是跟着父母到处走,现在我们大了,也会常常带父母去旅游、出去看看,好的东西买给他们,这些都是应该的。
  在梁高美懿的记忆里,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父亲常常对她说,“你要人家对你好,你一定要对人家好。”梁高美懿说,这就是说,做事要诚信,对人要友善,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人家。
  “我现在仍然用父母教育我的话,教育我的子女。好的传统和家风,就是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梁高美懿说。“孝敬、守信、感恩却一直贯穿始终,这六个字也足以总结自己家的家风。”>>>

  张洪川家的家风:守信 感恩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盐业集团销售处处长助理)
  “我们家有家谱,但是对于家风,我家却是多年来一直以父辈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在履行,并没有像有的家庭一样有成文的规定并贴在墙上。”全国人大代表张洪川说,她家是一个传统的家庭。虽然家里没有具体明确家风是什么,但是“孝敬、守信、感恩”却一直贯穿始终,因此这六个字也足以总结自己家的家风。
  “我们的家风不只是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更是一种传承。”张洪川这样说道。
  在对家人的影响上,父母从小教育她做人要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不然就不要答应。这句话对她和兄弟姐妹的影响很大。从小到大,她都按照诚实守信要求自己。“我们家很民主的,有什么事都可以说出来与家人沟通。父母很尊重她的想法,同时,也经常教育他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张洪川说,一路走来,有很多人帮助过她,自己把他们都深深记在心里,当他们需要帮助时,她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

  沈金强家的家风:诚信 敬业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沈金强说,自己出身在一个工人家庭,属于地地道道的草根。“父母都在工厂里干活,文化程度较低,对自己文化上的教育和指导并不多。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他们的品质让我耳濡目染,以及言传身教。”
  沈金强说,在他小时候,一个工人家庭对他的影响,至今都还很受用。“父母一直强调要诚实,不管你怎样,但必须诚实,不要说谎。说谎就要挨打。同时,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必须勤劳。“小时候,父母常说一句话,就是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建立自己的幸福。”沈金强说,可能这些话,看上去很大而空,但工人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感受很深。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就是靠劳动来养活一家人。
  “一个充满积极意义的家风,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沈金强得出了答案:我的家风,就是诚信和敬业。至今都还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我的下一代。“家风里边,仁义礼智信还是应该要讲的吧。你得懂礼吧,你得有一定的信仰吧,你应该讲信誉吧,这都是最基本的。”>>>

  李仁真的家风:诚实、勤劳、自强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司法厅副厅长、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我生在贫瘠的山区,父母亲都不识字,但他们的诚实、勤劳、自强深深刻在我的心里。我们姊妹6个中有4个人上了大学,后来又陆续读了研究生。我常以父母亲的话激励自己——不求有丰功伟绩,只求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孙丹萍的家风:诚实、守信、敢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

  “我的父亲是南下干部,母亲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他们教我诚实、守信、敢担当。这样的家风传承,使我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处处上进,不仅职场上干得精彩,在家庭里也做一个贤惠的妻子、称职的母亲,把家庭打造成事业的加油站。”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孙丹萍委员的话迎来阵阵掌声,“我希望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能努力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让生活和谐、甜蜜。”>>>

结语        追问家风是对核心价值观的重新塑造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督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清华看来,春节期间全国掀起的“家风热”,之所以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因为追问家风,就是在寻找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好的家风,才能汇聚起好的国风。他认为,家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具体化,对社会精神文明起着深化、巩固的作用。处于转型期的现代中国家庭,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冲突,虽然健康文明的现代家风正在初步形成,但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家风交替过程中,不良家风也乘隙而入。
  比如,请客送礼盛行,还有借请客送礼之机,贿赂官员,以谋求不正当的利益的现象,对社会文明之风造成负面影响;盲目攀比日隆,家庭之间在消费上相互攀比,讲排场阔绰,不切实际地消费;好占便宜常见,将办公用品、书报杂志以及电视机等据为己有,公务员公车私用等等。陈清华认为,不良家风与社会不良之风会相互感染、恶性循环。所以重塑家风,重塑核心价值观已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王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