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诗人杨成军:“刀尖舞者”的质朴诗情
发表时间:2012-02-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杨成军近影

  “心事总有些神经质/经常找一些/无法辩驳的理由/把自己装进箱子的最底层/使人无法触及/也许一生都找不到/打开箱锁的钥匙/……哪怕只有/一次……”2月22日,新近“声名鹊起”的农民工诗人,家住吉林省德惠市夏家店街道办事处夏家店村二组的杨成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念了这样一首《心事》。

  提起自己的打工经历,他说:“你不妨到微博上去看一看,很多网友引用了我的话,比如:我们农民工就像一盆汤上面的浮油,汤需要我们的点缀,我们却融不进汤里。”

  杨成军的话让人听了很辛酸。好在通过诗歌,农民工这一群体中的喜怒哀乐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关注。诗就像“打开箱锁的钥匙”,他的“心事”感动了万千读者——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连续报道杨成军写诗的事儿,这位年近五旬的瘦削汉子出名了。过去他的手机一天也响不了一次,现在即使是冬闲的日子,每天也会响上十几回。德惠市文联主席李岱林告诉记者:“杨成军已经被长春市作协吸收为会员,作家出版社将给他出版诗集,长春要给他开作品研讨会,我们当地的作曲家于新民老师还把他的歌词谱上曲,由天台乡光明村的农民歌手娄全贵演唱,非常好听哩。”

  杨成军告诉记者,他1981 年在夏家店的十七中上了一年高中,就辍学学做木匠活儿,后来就一直后悔,做梦都在读书。1986年他试着接触文学作品,大约在1988年,写了首《我愿》寄给一家杂志,编辑在给他的退稿中说他的诗是在模仿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缺乏新意。”而那时他连裴多菲是谁都不知道。于是,就去书店找裴多菲的诗看,果然看到那首《我愿意是激流》,“风格别说,真的还有点像。”后来,他就不写诗了,因为生活的压力太大了。

  杨成军说,大约在1996年,为了给孩子挣学费,他加入外出务工者大军,到省会长春的建筑工地上干木匠活,主要是做夹板工,支架水泥模板。十几年来,他辗转长春、吉林、松原、延边、哈尔滨等地,为了生活苦苦奔波。

  2008年的一个春夜,外边下雪,在外打工的杨成军想起家里的亲人,“心里特伤感”,躺在被窝里用手机写了本文开头的那首《心事》。后来又断断续续写了另外几首。他写自己对劳动的感受,对家人的思念,对生活的爱。一行行质朴的诗句,从手机屏幕上飞出,飞回老家,飞到妻子董海霞的身边。这些诗里就有现在很有名的那首《如果有可能,我们去旅行》:“你曾经说,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去旅行。背起简单的行囊,沐浴自由的风。你曾经说,等我们老的时候,开上一部车,装着我们的故事,一直开到梦的尽头……走在爱的旅途,我们的脚步多么轻松……”

  妻子回信表扬他,让他觉得很得意,越写劲头儿越足。后来,居然攒了40多首。2011年春天,工地上没活儿,他恰好在电视里看到“中国达人秀”招“达人”的消息,就带着这些诗去报名。没想到,这些来自生活的最本色的诗句,打动了达人秀的评委,打动了万千观众。憨厚的杨成军,从能歌善舞的那些“达人”们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他的名字,也飞遍了全国。杨成军那首《哥们儿,别想家》,生动真实地表现出了打工诗人的幽默和坚韧:“知心工友三五个/灯光暗淡围着坐/拼凑几块木床板/一瓶散白轮着喝/……哥们儿喝不醉/咱也不想家/咱的家里边/还有一枝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杨成军有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大儿子目前就读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小儿子还有几个月也要高考了。他说:“这些年孩子就是我们唯一的精神支柱。他们的学习我小时管过,长大了我出去打工,大多就是我媳妇管理他们。我每年要出去三季以上,一晌多地都是我媳妇自己在家一个人种。这几年冬天也要出去找活儿,经济压力太大!这还得亲戚帮衬着呢。”

  记者赞叹:“嫂子太伟大了。”杨成军自豪地说:“伟得太大了。她比我辛苦。”

  记者问他:“您是什么时间认识嫂子的?”他说:“1987年春天,风筝飘起来的季节。”“呵呵,诗人的语言啊。你们一起去放风筝?”他说:“没放风筝,她是岔路口镇的。也是经人介绍,通过大半年的书信来往,在1988年元旦结的婚。她跟我一样,喜欢文学。所谓臭味相投吧。她不写,只是喜欢读一些小说散文。梁晓声、铁凝、从维熙、刘心武等,就是他们的作品让我们走到一起来的。”

  杨成军告诉记者,非常喜欢舒婷的风格。《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神女峰》……为什么喜欢呢?因为舒婷的这些诗歌朴实,感情真挚,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打动人心。另外,他还喜欢臧克家的《老马》,“我们这些年就是生活在精神世界里。臧老的《老马》至今很难有人超越,诗歌中表现的形象让我很有共鸣。我创作诗歌就是想把农民工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我是用泪水和生命在写诗。只要有时间,我还是会继续写诗的,条件再艰苦也不会把诗扔了。只有穷人才需要穷开心,不然又能怎样?”

  杨成军说,等暖和些,他还要外出打工。工友们之间互相联系,谁有好活儿就互相通知一声。“我这两年还行,收入都在将近3万。”

  记者注意到他给记者留的QQ号名称叫作“刀尖上的舞者”,问他有什么来历,他说:“我们从事的建筑夹板工这个工种,属于高危行业,前些时一个工友就从工地的四层楼上摔下来遇难了。我们是用生命在舞蹈,所以我的QQ号叫‘刀尖上的舞者’。舞者这个名字很浪漫,也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希望能给我们一些相应的文化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即使休息空间超不过一平方米,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我们也认可,但如果能够有一点时间,让我们做一些我们想做的文化上的事情……那就是我最大的希望吧。”(高 昌)

责任编辑:胡杨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26839&encoding=UTF-8&data=AAgJ9wAAAAcAAB2hAAAAAQA85Yac5rCR5bel6K-X5Lq65p2o5oiQ5Yab77ya4oCc5YiA5bCW6Iie6ICF4oCd55qE6LSo5py06K-X5oOFAAAAAAAAAAAAAAAuMCwCFFCMKEp2zrLlBHM7nUqVLCndAj7YAhR54qIkEVpLgcg7JigOXVgsMuQe1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26839&encoding=UTF-8&data=AAgJ9wAAAAcAAB2hAAAAAQA85Yac5rCR5bel6K-X5Lq65p2o5oiQ5Yab77ya4oCc5YiA5bCW6Iie6ICF4oCd55qE6LSo5py06K-X5oOFAAAAAAAAAAAAAAAuMCwCFGtcqh22QmSYxKx0bVSxHm_EJss9AhRinJRIcrZIM1ffv63ydcBlCARs9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