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专论:晚清新式阅读对革命思潮的兴起起了哪些作用
发表时间:2011-11-28   来源:北京日报

  1902年上海作新社出版的《万国历史》,是一本关于世界史的中学教科书,这种新式教材一问世,就风行一时。 

  辛亥百年,学者对辛亥革命史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推进了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在我看来,这种推进,从根本上说,不仅仅在于宏大叙事或对性质价值的再定义,而是在于落实在更多细节上,从细节寻找历史的信息。比如,晚清短短五到十年中间,一个沉积了两千多年的制度和思想体系是怎样被彻底否定的?革命新思潮是如何兴起的?笔者试以科举改革前后的新式阅读为视角,从细节追溯革命思潮是怎样形成的。

  一、晚清十余年间,时务与新学、新知的传播在新政改革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刺激之下,一再扩展

  我们可以试着排一个简单的时序表:1894年甲午战争,1898年戊戌维新,1901年施行新政、废除八股取士、大举派遣留学生,1903-1904年颁布壬寅、癸卯学制,1905年停科举并陆续改革官制、立宪运动,1911年末武昌起义。在这十余年中间,时务与新学、新知的传播在新政改革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刺激之下,一再扩展,由少数士人的奔走呼告变成朝廷大政、变成许多中国人尊西趋新的一致心态。儒家学说及其所规定的政治理想,就是在这短短十年间逐步更新,从而被替代与置换的。举个简单的例子,1909年《教育杂志》上有《入学试验问题》一文,讥讽当日的小学生入学考试题目“论钱荒之可贵”、“自由必先自治说”等,出题太荒唐,十二三岁之儿童,能有几个知道钱荒金贵为何物?论者感慨“不读新民丛报又何从解自由自治之说哉”!有关晚清士人阅读《新民丛报》并受其影响、开始关心国事、寻求救亡的事例成百上千,但我看都不如这则“入学考试”的议论来得直截。它告诉我们,梁任公和他的《新民丛报》是如何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普及读物的。严复说“任公笔下,殆有魔力”,这是思想史的角度,而从传播和阅读史的角度看,像《新民丛报》这类新学书刊的巨大辐射力亦成就于晚清学制改革的现实机缘。

  二、新学书籍经由各种渠道流入学塾,全中国的读书人都在经受着相同的知识转型与政治变革的思想洗礼

  喜读新书的名士孙宝瑄说:“八比废,人争读书,民智辟,新党必多。”新书阅读引发新的政治诉求,由时潮、风潮进而演为政潮。甲午以后成长的那一代知识人,个人生活史中大都记录着由国族危难而更新阅读、寻求政治革新道路的集体记忆。郭沫若《少年时代》中说,废八股而为策论,这是变革过程中一个最显著的事实,由此必然发生社会意识的变化:“从前是死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世界的大势了。从前是除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是不能不注重些科学的知识了。不消说我们是从试帖诗的刑具解放了下来。”癸卯年秋闱之后,成都陆续设立高等学堂、东文学堂、武备学堂,郭沫若的大哥进了东文学堂,五哥入了武备学堂,而从此“新学的书籍就由大哥的采集,像洪水一样,由成都流到我们家塾里来”。浙江士人张枏在日记中记,“八股永无再兴之日”,由此改制引发的,是“京官稍有才学志趣者,争阅新书”,是“沪上书报,销售之广,过于往年不止百倍”。朝廷改革科举、扩张新学的政令,对士人阅读风习的转移是有决定意义的。晚清琉璃厂书贾记载,自朝廷锐意变法,“谭新学者,都喜流览欧西译本”,常有文人士夫拿着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到琉璃厂书铺中按表以求,而“京师书贾亦向沪渎捆载新籍以来,海王村各书肆,凡译本之书无不盈箱插架,思得善价而沽。其善本旧书,除一二朝士好古者稍稍购置外,余几无人过问”。新书利市而旧籍乏人问津,这是甲午、庚子国势大败在读书人身上最为切实的影响。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出版冯自由《政治学》一书,冯氏在序言中自陈初衷,亦说,庚子重创,上下震动,朝廷有维新之诏,一般士大夫惶恐奔走,一副朝廷需才孔亟之意,“莫不曰新学新学”!彼时,士夫学子虽对何谓新学尚无确切认知,然趋赴之心却是空前热烈。冯氏形容渴求新书的士人“联袂城市,徜徉以求其苟合,见夫大书特书曰‘时务新书’者,即麇集蚁聚,争购如恐不及”。一种半懵半懂之际,争入时尚的意态跃然纸上。时人记录晚清书市,有长沙同文书局者,售卖严复翻译的《原富》,购书者拥挤不堪,据说有的购书人只好将铜元系在伞柄上递给营业员,营业员再将书挂在伞柄上递出。1903年山西举人刘大鹏到河南应会试,在当地书摊上亦发现“时务等书,汗牛充栋,不堪枚举其名目”。亚东图书馆的创始人汪孟邹先生就曾说过,科举时代,他和一般青年人一样,只知有八股文。甲午战败,大家都知道国家就要亡了,非改革内政不可。业师胡子承先生教导他们,要节衣缩食,购阅新书和新报。汪先生说这是他接受新思想的原因,也是他对新书业发生兴趣的原因。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时潮驱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在甲午以后的时势中逐渐被新的知识、新的伦理、新的制度理想所取代,成为那一代读书人依次而进的共识。

  新学书籍经由各种渠道流入学塾,进入那一代“知识青年”的思想世界。全中国的读书人都在经受着相同的知识转型与政治变革的思想洗礼。阅读变化意味着知识更新,从这里开始,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摆脱举业功名的限制,构筑、抒发并行动于他们新的政治理想。革命也好,立宪也罢,当然难免会有派别和地域的分驰,但知识与思想的传播却是汇流而来的。分裂只在手段,触发的机制和革新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清朝末年,立宪与革命思想共生其间的时代背景。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路 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