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城保护范围扩至全市 大栅栏劝业场原址重生
发表时间:2011-12-05   来源:北京晨报 

改造后的大栅栏商业街。(资料图)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 今天发布实施。“十二五”期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将外延至整个北京市域,并确立“旧城政策特区”,确保文保区及成片平房区得到保护,并留住一部分老北京“原住民”来延续北京传统文化与“人气儿”。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昨天介绍,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正在不断的拓展和提升,从单一内容的文物建筑保护拓展到文物、挂牌四合院、地下文物埋藏区、优秀近现代建筑和工业文化遗产等各方位内容的转变,从单纯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理念提升到旧城整体保护理念,从纯粹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存。《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编制期间,广泛听取了专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采用走访、召开专题会等方式与市属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进行了研究讨论,多次修改完善后定稿。

  -权威解读

  旧城将保留“原住民”

  “十二五”期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将外延,拓展至整个北京市域。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其实也是整个市域。只是“十一五”期间侧重旧城保护,而“十二五”则把旧城保护的成功经验和理念推广至市域。旧城依然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和核心,“十二五”期间也将坚持旧城整体保护。

  亲近乐和的平房区、“见面儿熟”的“京片子”问候……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似乎已经或即将成为记忆中的片段。规划提出,人口疏解会注重文化延续,保留一定数量原住民,保持人口结构多样性。力争把旧城的居住人口和就业人口密度调整到适宜水平,严控旧城发展规模。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确立“旧城政策特区”,从人口疏解、土地和房屋产权交易、房屋管理、文物修缮和开放、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确保旧城尤其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及成片平房区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还将研究制定促进旧城人口疏解的相关综合配套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外迁居民提供住房保障。转移旧城内的各项优质公共资源,使旧城人口疏解同时成为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新机遇。

  严管随意拆改装饰古建

  仍是“雕梁画栋”,为什么怎么看怎么不“对味儿”呢?这是近年很多市民在看到“被保护”的古建时,心头浮出的疑问。根据规划,北京将加强对旧城有价值建筑的房屋管理。提高房屋所有人及使用人的保护意识,对随意拆改或过度装饰的行为加强管理,尊重包括色彩、体量、材料、格局等有价值建筑的原有形制,尽可能保护其留存下来的历史信息。

  市规划委表示,将尝试组织有关部门与保护区房屋所有人、使用人签订风貌保护协议,明确相关权利人对房屋的安全使用和风貌保护的法律责任。坚决杜绝违法建设、违法出租和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行为。

  此外,还将研究停车位指标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停车改善措施,发展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推进道路微循环系统研究。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