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文物是否都能变成水下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1-11-21   来源:文汇报

  是否建水下博物馆得看值不值

  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原址水下博物馆,将于12月1日重新开张。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文化遗址类水下博物馆,此前已经成功运行一年半。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葛修润教授告诉记者,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建设成功,并不意味着所有水下文物都可以用同样方式进行保存,也并不意味着水下文化娱乐场所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工程模式。正是葛修润教授设计出了“无压容器”水下建筑,从而使白鹤梁避免了被淤埋于长江底的命运。

  保存完好的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是一座天然石梁,位于长江涪陵段靠近南岸的深水航道旁,长约1600米。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枯水季节时,梁顶才能露出江面,其余时间都在江水中;而露出水面的一段时间,则是白鹤聚集梁上的时间。但是三峡工程建成和水库蓄水后,它将永远位于三峡水库库底,再无“出头”之日。

  古人认为,冬天长江的水位回落到很枯位置时,第二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于是,老祖宗用刻石鱼的方法来记录长江的枯水水位,这一做法从唐朝延续至今。每隔三五年当水位很枯,石鱼露出时,就成为一件盛事。人们在长江上聚会,在白鹤梁上刻石记载,文人墨客也赋诗填词。岁月累积,白鹤梁上被刻了十八尾石鱼,有题刻一百六十五段,计三万余字,记载了自唐朝广德元年至今一千二百余年间的长江七十二个极枯水位年份。而题刻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题刻。

  白鹤梁石鱼及有关题记,是非常珍贵的水文资料,对于研究长江流域的开发和航运等都有很大的科学价值。事实上,科学家们在设计葛洲坝电站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时,都参考了这些水文资料。

  而且白鹤梁上的石鱼,是世界江河水文记录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埃及尼罗河中虽有类似的水文石刻题记,但数量及延续时间远逊于白鹤梁。因而,白鹤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1988年国务院将白鹤梁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