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党的妥协:让出总统位 皇帝要下马
发表时间:2011-10-10   来源:北京日报

朱尔典

赵凤昌

  1911年11月27日,北洋军攻占汉阳;12月2日,革命军攻克了南京。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胶着状态。

  濒临瓦解的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袁又委任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开始了和谈历程。

  南北议和,是辛亥革命的重要转折。它避免了南北之间大动干戈,使政局朝着妥协、和平的方向转换。

  清朝大员剪辫子

  12月8日,唐绍仪一行人乘专列从北京南下,开始了和谈历程。

  当天晚上,袁世凯的幕僚蔡廷干写信给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莫里循:唐绍仪在铁路卧车四号房中剪了辫子……

  这是大清王朝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幕:作为朝廷大员的唐绍仪,不着官服,而是西装,领带,一身洋装束,抵达上海,乘着汽车前往谈判地点市政厅。和他对垒的南方革命党谈判代表伍廷芳,虽然剪了辫子,却还是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坐着马车到了市政厅。

  这一幕在后人眼中多少有些被误读,认为唐绍仪用剪辫宣示着自己的立场。其实,此前一天,清廷刚刚用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控制力的皇权颁了一道圣旨:“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剪辫。”从立国之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专横,到“均准其自由剪辫”,清王朝显见奄奄一息。

  唐绍仪剪辫,很难说是宣告与清廷的决裂。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的另一个举动:在案牍文本的署名恢复了本名“唐绍仪”。此前,为避末代皇帝溥仪的名讳,他的名字被写作“唐绍怡”。

  唐绍仪确实不用再忌讳字眼上的“不敬”了。他代表的是清政府实际的掌权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3天前,摄政王载沣在形势日渐危急和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引咎退位,掌握皇权的隆裕皇太后则对袁世凯发话:“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专任于尔。”也就是说,清王朝的命运、小皇帝和皇太后的命运,就交到了袁世凯一人的手里。

  名义上作为谈判一方的清廷,实际上却成了袁世凯和革命军两方商量如何对待或处置的谈判内容。

  “但求和平达到之办法”

  12月11日,唐绍仪一行抵达汉口。因革命党人坚持以上海为议和地点,唐绍仪转往上海。12月18日,中外瞩目的南北议和在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厅正式开始。

  战场上的硝烟还没有散去,而南北议和的双方代表却根本不像敌对状态的剑拔弩张,谈判的气氛颇为融洽。

  双方代表唐绍仪、伍廷芳都是广东人,两个人都曾留学欧美,受过西方文明的教育,又曾同在清政府外务部共事并来往密切。

  那是两位欧美留学生之间的精彩碰撞,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在倾诉对中国政治的肺腑之言。

  民国时期外交家傅秉常曾常年扶助伍廷芳的外交事务,他撰文回忆:“唐少川(唐绍仪)挽人以私谊奉劝伍先生,请勿坚持立场、不必如此积极。伍先生答称,此为良心问题。和议问题影响国家祸福至深,因此毫无考虑让步之余地。”南北和谈第二次会议时,伍廷芳就对唐说,“我初亦以为中国应君主立宪,共和立宪尚未及时。惟今中国情形与前大异,今日中国人之程度,可以为共和民主矣。”

  唐绍仪听后竟深以为然,并表示:“共和立宪,我等由北京来者无反对之意向……但求和平达到之办法而已,请示办法。”

  从12月18日到31日,南北议和代表共进行了5次谈判,并已经达成了停战退兵、清帝退位、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等一系列草约。

  但到了1911年的最后一天,唐绍仪不无遗憾地对伍廷芳表示,清政府不相信我,我只好辞职了。

  唐绍仪在南北议和中的表态明显违背了清廷的利益,遭到了清廷君主立宪派的强烈反对,20人联名致电袁世凯内阁,指责唐绍仪“非议和也,馈献江山耳”,“名为清廷代表,实则事事为革命军设计”……

  袁世凯也以唐绍仪的行动越权、所定条约未与他商明等借口,将所议各款推翻,并取消了唐的代表资格。南北议和险致中断。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