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小院士”王颉
发表时间: 2020-11-11来源: 光明日报

  15岁的王颉,勤学善思并能学以致用。机器人、篮球、手绘、脱口秀,都是他的兴趣爱好;行道树、公共体育场地、少数民族语言保护,都是他的研究课题。“我这个人爱好比较广泛,感兴趣的东西都愿意去尝试。”作为北京四中的一名高一学生,王颉被推选为2020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从小学五年级接触机器人项目以来,王颉已收获了多个市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比赛的一等奖,成绩斐然。“一开始我只是对漫画中的机器人感兴趣,觉得它们很酷炫。后来我参加学校的机器人社团,系统学习编程、建模和对战操作,和团队中的小伙伴一起参赛并获奖,对机器人的情感也从喜欢变成了热爱。”

  机甲世界之外,王颉还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在一次采集植物标本的课外实践活动中,王颉发现北京朝阳区宏泰西街上的行道树没有及时修剪,个别树冠缠绕电缆,树种选择也较为单一,冬季几乎没有绿色景观。经过两年多的观察统计,王颉撰写出《北京望京地区已建成道路行道树的调查研究报告》,其中一些建议被市政部门采纳。这项研究成果也为他赢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小院士”的头衔并没有让王颉骄傲自满。他说:“荣誉称号只是对我过去成绩的认可,身边人可能会因此更多地关注和观察我,所以我必须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王颉并不满足于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他心里还有远方的人与世界。

  鄂温克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文化现象勾起了王颉的好奇心。在实地探访鄂温克人生活的敖鲁古雅部落时,他发现当地许多具有表意功能的岩画,于是想要尝试研究岩画与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间的关系。他还利用自己的手绘特长,创作了绘本《鄂温克人的鹿甲勺》,记录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

  广泛的兴趣爱好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起学业与爱好的平衡问题,王颉认为自律是唯一的秘诀。“我现在会利用课间十分钟抓紧完成作业,给课外活动挤出时间。”王颉说。

  王颉并不急于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设置轨道,他希望在新的尝试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新学期伊始,王颉和朋友共同创立了脱口秀社团,这可能是他的下一片蓝海。(龚 亮 朱金宜

责任编辑: 党 建
【纠错】
相关稿件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