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八大)浙江:擎起蓝色梦想 迈向海洋强省
发表时间:2012-08-09   来源:光明日报

杭州大剧院夜景。 胡鉴摄(新华社发)

安吉农民在茶园里采茶。 资料图片

  在宁波港镇海港区新落成的码头上,万吨巨轮泊岸装卸,重型机械穿梭不息;以杭州湾跨海大桥落成为肇始,一座座大桥将众多如珍珠般散落的海岛串联起来……

  今日的浙江,距离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已过去一年半时间。

  一年半时间里,浙江交出这样的成绩单:2011年,全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5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13.8%提高到14.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9.1%提高到近10%;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6.93亿吨,已跃居全球海港第一;集装箱吞吐量1472万标箱,比去年增长11.9%,居全国第三。

  浙江的这个深蓝色梦想正在慢慢实现。

  识海 陆域小省,海域大省

  改革开放后,浙江人用了30多年的时间才从田地里迈向城市。这个资源和陆域小省在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同时,面前的路似乎越来越窄了: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所剩无几;1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拥挤着5000多万人口;煤炭、石油、铁矿、粮食等大宗资源样样都缺。

  与此同时,浙江还有相当于两个半陆域面积的海域。这里全省海岸线长度列全国第一,深水岸线占全国的22%,海岛数量占全国的40%。

  是继续固守在人们已经熟悉的大地上,还是转身重新审视这片深蓝色的“土地”?“过去‘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资源结构是排斥海洋经济的,如果把域内海洋26万平方公里加上陆地10万平方公里就是36万平方公里,‘七山一水二分田’就变成了‘七水二山一分田’。浙江所有的资源结构完全做了一次彻底的变化,这就是浙江发展的新视角。”浙江省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宇民说。

  浙江人伴海而生、因海而兴,但重新审视这片“土地”,浙江人兴奋不已:近海渔业资源蕴藏量均列全国第一,海洋旅游资源占全国的14%,滩涂资源面积占全国的13%,东海油气资源约占全国的40%,可开发潮汐能的装机容量占全国的40%,潮流能占全国的50%以上。

  事实上,浙江的这个深蓝色梦想已经存在了近20年。2003年,浙江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2007年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的战略部署。

  浙江“海洋生产力”势头强劲,海洋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8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0亿元,约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

  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是浙江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规划,也是中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

  赶海 以海引陆,以陆促海

  浙江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内的布局,被简称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

  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为核心,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及其附近海域为两翼,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市47个县(市、区)被纳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新格局中,海是陆的延伸,陆是海的基础。

  “发展海洋经济,不能就海论海,而要海陆联动、山海协作。”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说,发展海洋经济要从资源共享、基础共建、产业共兴、生态共保四个方面推进海陆联动、协调发展。

  根据规划,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是“一个中心、四个示范区”。“一个中心”,就是建设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四个示范区”,就是建设我国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我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我国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和清洁能源示范区。

  新格局将成为浙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根据规划,到2015年,这一区域内人均GDP将达到8.6万元,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4∶53,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提高到15%,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

  两个月前举行的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报告中提出: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要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要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把这一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兴海 绿色发展,蓝色宏图

  金沙灿烂,白帆远影,碧浪长空。

  舟山,浙江省陆域面积最小的城市;2012年舟山群岛新区获批成为中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特区,让舟山成为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城市。这里一个个大项目竞相落户,一座座小岛换了模样。

  时任舟山市委书记的梁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逐步把新区打造为国际物流岛、自由贸易岛、海洋产业岛和国际休闲岛,让舟山成为海上花园城。

  什么样的城市才算得上花园城市?

  “我们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修复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鼓励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舟山,只有‘绿色’发展,才有‘蓝色’宏图。”梁黎明说。

  海洋经济是舟山的蓝色命脉,也是整个浙江省的蓝色命脉。

  曾经有专家担忧浙江海洋经济的现状——科技的腿太短,撑不住。

  浙江省海洋经济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善坤以港口运输业举例,浙江的港口运输发展起步较早,但是以前大多停留在“酒肉穿肠过”的阶段,产业链不长、价值链不高,并且缺乏集疏运网络和金融信息服务的支撑。随着石油化工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构建和现代化、国际化港航服务功能的提升,现在的宁波——舟山港成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重要基地,去年港口吞吐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位。

  为了拉长科技“短腿”,一个庞大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已经建立:石化成套设备、潮汐能设备、海水淡化设备、核电设备、港口机械、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海洋勘探开发。浙江的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将提高到30%以上。

  记者从7月20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办公室举行的海洋经济推进会议上了解到,随着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浙江省海洋经济招商引资成效良好:2011年底,浙江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成功签约106个海洋经济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33个,具备开工条件项目11个。

  在可预见的将来,浙江将为中国创造三大亮点:一是“三位一体”的港口,二是庞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三是舟山将成为中国的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记者 叶辉 特约记者 鲍丰彩)

责任编辑:桑小婷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796554&encoding=UTF-8&data=AAwnigAAAAcAAClBAAAAAQBD77yI6L-O5o6l5Y2B5YWr5aSn77yJ5rWZ5rGf77ya5pOO6LW36JOd6Imy5qKm5oOzIOi_iOWQkea1t-a0i-W8uuecgQAAAAAAAAAAAAAALzAtAhUAlQbqG33E_2BngKO0A4hsdaieA6oCFCKKKI3R2vWInmzIIoBqcbHumHli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796554&encoding=UTF-8&data=AAwnigAAAAcAAClBAAAAAQBD77yI6L-O5o6l5Y2B5YWr5aSn77yJ5rWZ5rGf77ya5pOO6LW36JOd6Imy5qKm5oOzIOi_iOWQkea1t-a0i-W8uuecgQAAAAAAAAAAAAAALjAsAhQ5kCFiq7AAqQvxQth_8Yq0PqVWewIUWmUrkRy387j9jd0y1OVpRvssw5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