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9.jpg
李元成
坚守战场一句“生死约定” 侍奉战友双亲三十余载
1979年,李元成在战场上与战友约定:谁牺牲了,活着的人就代为照顾对方的父母。战友傅先根牺牲后,他履行承诺,36年来,克服妻子下岗、移民建房等困难,视战友父母为双亲,默默地悉心照料。特别是老人的另一个儿子因公牺牲后,李元成更是二老晚年的生活依靠。多年的照料,二老视他为亲生儿子。2014年8月,李元成作为诚实守信的典型人物在三集电视专题片《国魂》中亮相。

    三十六年前,李元成和战友傅先根在猫耳洞里有一个约定:“如果我们哪个死了,活着的那个就代为照看对方的父母。”不幸的是,傅先根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从此,李元成就担负起了照顾战友母亲的重任。他用三十六年的坚守,兑现了与战友的生死承诺。他们不是血缘的母子,却超越了亲生的母子,这殷殷的情义,依依的目光,谱就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诚信之歌。
  “战友为国尽忠,我替战友尽孝。”李元成用一个军人的血性和忠诚,告诉人们,什么叫一诺千金。
 

 

视频来源:央视网

李元成与牺牲战友傅先根父母在一起。 资料图片

1.与战友的“生死约定”:战友尽忠 我替他尽孝
 
    20世纪70年代,秭归县茅坪镇日月坪村青年李元成和建东村青年傅先根戴上大红花,在锣鼓声中、在家乡人们的羡慕与祝福声中登上西南的列车,到贵州某部守卫祖国的边疆。
    素不相识的李元成和傅先根被分到同一连队,李元成是通讯兵,傅先根当上连队卫生员。同在一个军营,吃饭、休息常聚到一块儿,在一起谈家乡、谈生活、谈理想,成为军营中最“铁”的战友。1978年下半年,中越边境形势骤然紧张。李元成突然接到军部命令,需立即赶赴前线执行通讯任务,与李元成同时接到任务的傅先根被安排到作战后勤保障部队,随时待命。后勤保障部队相对比较安全,李元成将自己在部队用过的物品全部寄存到傅先根处,托他帮忙带回老家。
    当晚在一起谈到深夜,两人还约定:“如果我们哪个死哒,活着的那个就代为照看对方的父母。”第二天,李元成与战友们挥泪道别,随部队开赴云南河口。到达驻地后,李元成给傅先根写了一封信,告诉自己的通讯地址和前线一些情况。不久,李元成收到了傅先根的回信。得知傅先根很快就要随大部队开赴前线,李元成正在盘算着两人重逢的日子。
 
李元成向记者介绍当年“生死之约”的战友、兄弟。资料图片
    李元成的这封信还没来得及回,就接到了部队的公函:“傅先根因公殉职。”得知这个噩耗,李元成怎么也不敢相信,临走时还是活蹦乱跳、与自己情同手足的战友,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李元成悲痛万分。他没有想到,自己与傅先根的“约定”竟成了最后的诀别。
2.30载默默践诺:无论多难 绝不让战友双亲过苦日子 

 
    傅先根是家中的长子,又是高中毕业后当兵的,家人对他寄予厚望。父亲傅承信、母亲刘克英得知这一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重重地击倒了两位老人。李元成在前线得知这一情况,写信安慰两位老人:“傅爸,刘妈,得知先根不幸的消息,我跟你们一样,不知流过多少泪水。但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没有辜负你们对他的抚养和教育。先根走了,他还没有来得及孝敬你们,这个责任今后就由我来完成。”随后,李元成又多次写信给傅先根的弟弟傅先强,安抚悲痛中的战友的父母。1980年李元成从部队转业后,他没有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步行10多公里山路,去探望傅承信和刘克英老人。

李元成一家和傅先根父母在一起。 资料图片

李元成一家和傅先根父母在一起。 资料图片

    “先根不幸牺牲了,人死不能复生,您们不要太难过,保重身体要紧。我同他是战友,从今天起我就是您们的儿子,您们有什么难处只管找我!”面对两位老人,李元成立下铮铮誓言。李元成被安排到茅坪镇文昌阁电站工作一段时间后,调任茅坪镇电力公司副经理。很巧的是,李元成和傅先根的弟弟傅先强,又成了一个单位的同事。
    第二年元旦,李元成和熊祖贵喜接连理。领取结婚证后,第一件事便是把妻子带到战友父母的家,让儿媳妇见公婆。妻子通情达理,不但没有反对,而且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两人商定:“无论家里多么困难,都不让两位老人过苦日子。”

    李元成是个细心的人。他知道爸喜欢喝点酒,妈喜欢吃点甜食,每次去看望老人,总少不了瓶装酒和副食点心。头几年,李元成手头不宽裕,两位老人的生日,他除了买些烟酒之类的东西外,都要给老人买一套新衣服。过春节时,他都要按照农村的风俗,把海带、粉条、烟和鞭炮等年货送上山,让两位老人不用操心。

3.“骨肉亲情”超越血缘:老人眼里 他比亲生的还要好

 
    在李元成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两位老人渐渐振作起来,生活中又有了笑脸。然而好景不长,灾难再一次降临到他们身上。

    1996年8月的一天,小儿子傅先强在茅坪镇进行外线施工时,由于带电作业,不慎从电线杆上摔了下来,头部撞到石头上,在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不幸死亡。刘克英老人得知这个消息,当场晕倒在菜园里。傅承信老人因悲伤过度,捂着肚子直喊“肠子断了”,送往医院治疗。李元成将刘克英老人背回家,用温水敷面,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苏醒过来。“两个儿子都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啊。”刘克英醒来后寻死觅活,产生了轻生念头。“先强走了,不是还有我吗?”李元成轻声地对母亲说。刘克英死死抱住李元成,生怕这个儿子飞走了。这一幕,李元成终生难忘。从那以后,李元成无论身在何处,一年中有三个重要节日,他是一定要亲自到场的。那就是农历正月二十三刘克英老人的生日,五月十三傅承信老人的生日,还有就是春节。这么多年,李元成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2007年,刘克英老人患胆结石两次住进医院,李元成的妻子给老人做饭、洗衣、端茶,关怀得无微不至,两次住院整整一个月,熊祖贵忙前忙后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刘克英逢人就夸李元成和熊祖贵,说他们比自己亲生的还要好。 

 李元成为老人买了新衣服。 资料图片

 李元成和两位老人在一起。 资料图片

    有人问李元成,这三十多年你为战友的父母家贴补了多少钱物,他笑着说:“没有计算过,都是应该的。”倒是一旁的刘克英老人急了,忙“数落”起儿子的健忘:“元成,你怎么都忘了呢?!光是这几年你和祖贵送来的钱物,每年都在千元以上。”李元成一再强调,自己给两位老人经济上的帮助微不足道,更多地是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有活下去的勇气。
    令人难以置信地是,李元成三十余年赡养战友父母,很多熟悉他的人都不知情。与李元成共事18年的陈新华说:“以前只知道李元成和傅家的小儿子是‘干兄弟’,其他情况从未听他说起过。”近段时期,媒体频频去采访,让很多人感到惊愕,使他们对这位电力职工肃然起敬。

4.李元成的诚信 在生活 更在工作
 
    诚信履责增和谐。李元成做人讲诚信,做事也是如此,他把诚信视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动力。周坪中学新办公楼建成需要搭火接电、架设路灯但经费紧张,他二话不说带领职工们义务为学校施工,师生们感激不尽。煤矿发生安全事故极易影响和谐稳定大局。为帮助核桃坪煤矿抓好安全生产,李元成定期带人主动上门帮助该矿检查用电安全,义务指导煤矿安装双电源,投入通风设施和瓦斯监测设备,使煤矿通过安监部门验收,多年未发生安全事故,产能一举扩大两倍,销售收入增长300%,为地方政府增加税收数万元。
李元成在抗击冰冻雪灾一线。 资料图片
工作中的李元成。 资料图片
    心系民生促发展。李元成早年吃过苦,家境贫寒。到供电企业工作以后,他一直想让让乡亲们用好电、早日脱贫致富。宜昌秭归县电力公司实施“烟电配套”工程,必须在收烟季节完成全镇5个产烟村的线路改造工作。李元成向镇政府郑重承诺:保证完成任务。他带领职工喊着号子在山上山下来回竖杆架线,仅绝缘鞋就穿坏了5双,瘦了整整10斤,硬是提前半个月完成施工任务。李元成瘦了,可烟农却从中增收500—800元,全乡一年就能增收200万元。至于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等社会效益账更是难以计算。
道德点评:

  

    李元成侍奉牺牲战友双亲的事迹,被誉为“没有血缘的骨肉亲情”。为了战场上的一句承诺,他默默奉献了三十余载。诚信、大爱,李元成是一个平凡的人,又是一颗耀眼的星。面对光环,李元成和以前一样不事张扬、低调务实。他没有豪言壮语,更不曾气壮山河,却用诺言诠释了真情。

 

   综合稿件: 《中国好人、宜昌诚实守信人物李元成亮相<国魂>》    《李元成》    《李元成:一句话 一辈子》

(责任编辑:刘鲲鹏)

 

 

网友评论
@你是我的小苹果:人在做天在看,李元成在做着一件对得起良心的事情,人间大爱啊!
  @军人铁汉:李元成,是条汉子,不愧为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当代军人,战友情就是这样体现的。
  @曾经的你我:当下社会能做到李元成所做的不一定会很多,这种信守承诺在当下弥足珍贵!
湖北
上榜时间:2012.03
个人简介:
李元成,男,中共党员,1954年5月生,湖北秭归人,是一个普通的电力员工,却因为一句话享誉楚天,听者为之动容,观者为之感佩。自1979年以来,李元成为坚守一句承诺,侍奉牺牲战友的父母双亲34年从不间断,被誉为“没有血缘的骨肉亲情”。李元成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先后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省“道德模范”、省“劳动模范”、宜昌市“道德模范”等诸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