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良好的诗词文化生态
发表时间:2016-05-09   来源:光明日报

  诗性思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诗词文化生态命题的提出,是在考察中华诗词的生长、发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细细思之,我们发现中华诗词与中华民族相生相伴,一路同行。它融进民族文化的滚烫血液,直接影响了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形成。这就需要从根子上,也就是中华语言文字的原点来认识诗性思维、认识中华诗词。

  如果把“诗人”的标准放宽一些,那么完全可以说,凡是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诗人”,或者具有了“诗人”的潜意识。这是因为汉语言文字本身具有诗意特性。我们来读读下面这些文字,四个字的如“朝霞满天”“月光如水”“大地歌声”“长河落日”,三个字的如“彩云南”“西湖雨”“黄叶村”“碧云天”,两个字的如“春风”“玉壶”“白鹭”“黄鹂”,甚至一个字的如“莺”“月”“晴”“荷”等等,只要稍有一点理解能力与想象力的人,一接触到这些字、词,就会让有形的自然之物同自己的生命发生情感联系与联想,生出某种诗意来。汉字的一字一音一义,经常的反复使用,对使用者就具有了心理暗示,产生或快乐或伤感的情绪变化。而人的这种情绪变化就是“诗意”产生的根由,也是诗性思维形成的原点。

  我所理解的诗性思维,是从此物到彼物的跳跃式思维,是一种由物及心,引发诗意联想的审美思维方式。审美,是诗性思维的目的,也是诗性思维的方法。审美的过程也是诗性思维的过程。

  作为高等级生物的人,诗性思维普遍地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只是或多或少、或强或弱而已。但是诗性思维能否被激活,能否成为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质量。诗意地栖居,对普遍意义的人而言,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但对具有诗性思维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优秀的民族总会有先觉的智慧,让人们诗意地栖居,不仅生活上感到方便舒适,精神上更是感到快乐和愉悦。中华民族的诗性思维有其独特性,它是与汉语言文字,与中华诗词密不可分甚至是骨肉相连的。一方面汉语言文字催生了中华诗词,另一方面中华诗词又丰富了人的诗性思维。中华民族的诗性思维是把世间万物看成和人一样具有同等智慧、同等情感、同等地位、同等意义的生命。从这一认识出发的诗性思维,由此产生了诗词的“比”与“兴”。诗人让自然之物成为心中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别的什么“物”,都是一个会思想、懂情感的生命活体,同时亦是诗人情感的一个载体,诗人借此来完成其诗词创作。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华诗词是由自然物象和诗人心象相融而成的一个艺术形象。这正是中华诗词的生命特征,是华夏民族诗意表达的另一种生命存在。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原 茵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344248&encoding=UTF-8&data=ADMHeAAAAAcAAE5cAAAAAQAh5Z-56IKy6Imv5aW955qE6K-X6K-N5paH5YyW55Sf5oCBAAAAAAAAAAAAAAAuMCwCFB94i0ouQbcE5a6Q1RhtsAOJf66-AhQRe4CyWaVd5-me8zgGJpchJv-y7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344248&encoding=UTF-8&data=ADMHeAAAAAcAAE5cAAAAAQAh5Z-56IKy6Imv5aW955qE6K-X6K-N5paH5YyW55Sf5oCBAAAAAAAAAAAAAAAuMCwCFFiM8AYgCBYrmSrxmP-TWcU0M6dhAhQjUfgvsLAAamH83BWcctV_nKszqA..&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