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始料不及”想到的
发表时间:2011-07-18   来源:人民日报

  许多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之所以会产生“始料不及”甚至“事与愿违”的后果,有的是因为对其存在的隐患缺乏认识,有的是因为对自然灾害的程度估计不足,有的则是因为听不进“少数不同意见”而仓促上马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产生“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甚至“事与愿违”的事情,并不少见。

  先看国内。素有“万里黄河第一坝”之称的三门峡大坝在1960年建成蓄水后,对确保下游安澜,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却在库区发生了严重的泥沙淤积,水库上游的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因严重盐碱化,洪灾频繁。自1980年开始,福建等沿海地为保滩护岸、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从国外引进了互花大米草、薇甘菊和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等。由于这些外来物种繁殖能力极强,加上没有天敌,引种到当地后疯长蔓延,造成大面积的生物入侵,成为难以控制的环境公害。

  再看国外。二战期间诺贝尔奖获得者穆勒发明的杀虫剂滴滴涕,一度成为粮食、水果、蔬菜的“保护神”。但由于毒性和残留较高,滴滴涕经生物圈中循环后破坏了生态平衡,并损害人的神经系统,成为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杀手。日本岩手县附近的釜石市耗时近30年、花费1220亿日元(约合94亿元人民币),于2009年建成了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最大最深的防波堤”,并坚信有了它就可以使居民免遭海啸袭击。然而,面对今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大海啸,“最大最深的防波堤”依然无能为力,整个釜石市区被海水吞没。

  许多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之所以会产生“始料不及”甚至“事与愿违”的后果,有的是因为对其存在的隐患缺乏认识,有的是因为对自然灾害的程度估计不足,有的则是因为听不进“少数不同意见”而仓促上马。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越来越深,抵御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然而,从总体来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很有限,面对各种天灾,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如果想少一些“始料不及”、“事与愿违”,我们就应该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份敬畏,在推广新技术、上马新工程之前多一些研究评估、少一些独断专行。(柏木钉)

责任编辑:李向帅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48605&encoding=UTF-8&data=AAPLHQAAAAcAAADsAAAAAQAe55Sx4oCc5aeL5paZ5LiN5Y-K4oCd5oOz5Yiw55qEAAAAAAAAAAAAAAAuMCwCFDYWcZslsbWCXiavFplzoC3LcBM7AhRCCinPjNC3MFiNNC_qEMvLY4rzG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48605&encoding=UTF-8&data=AAPLHQAAAAcAAADsAAAAAQAe55Sx4oCc5aeL5paZ5LiN5Y-K4oCd5oOz5Yiw55qEAAAAAAAAAAAAAAAuMCwCFAiTQwgOogYl4YaDja52GZ25_ZFFAhQGE1wqYgcJV0mLRFa3F14JNsgX4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