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必修课中学会前行
发表时间:2014-12-11   来源:中国文明网

——写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话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日军如汹涌的洪水肆虐六朝古都。四十多天,肝肠寸断的哀嚎回荡在南京城上空,阴霾不散。血如河,尸成山,侵华日军的暴行令世界震惊,华夏民族痛入骨髓。七十七年,中华已崛起,闪耀着璀璨光彩,然而,和平是伤痕累累的历史换来的。在中国快速发展、中华圆梦的今天,每一个人都需要牢记历史,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不负历史的重托!为纪念在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今年12月13日正式被确立为首个国家公祭日。

  网友说,要铭记历史,我会这样做——

  悼念,是为了正确记住历史,绝不重蹈覆辙,珍惜先烈以生命换来的和平。随着公祭日的到来,网友们在网上留下了铺天盖地的留言,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激扬爱国之情,表达对和平的珍视。

  网友“林海”:我是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在公祭日这天,我会给学生们开一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让孩子们观看影片与老照片,从小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激发他们不忘国耻、勤奋读书、报效祖国的热情,同时,也让我们的孩子铭记历史,让历史一代代传承下去。

  网友“一路有你”: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为了铭记历史,我会燃放一只蜡烛,让它和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只蜡烛一起在寒风中摇曳,共同守护着30多万在“南京大屠杀”中身亡的无辜国人的灵魂。

  网友“金蛇狂舞”:勿忘国耻、缅怀先烈,为了铭记历史,我会在网上献花、敬酒、点烛、上香甚至送歌,表达我对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情;再读史料,让历史提醒我们时刻谨记爱国主义精神。这一天,我将打开网络视频《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缅怀战争受难者,在对历史进行全面而深刻反思的同时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以及捍卫和平的决心,让历史告诉我们和平的未来吧。

  网友说,要以史为鉴,我认为——

  青年一代是幸福的,战争似乎只是教科书上一个遥远的名词。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确立,引导着年轻一代树立新时代的价值观、世界观,更重要的是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了解过去的苦难,以史为鉴,燃亮前进之路。

  网友“赵春霞”:对南京大屠杀举行国家公祭,是对国民的警示教育。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是承担国家长足发展、传承民族希望的根基。我认为,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有助于增强青年爱国情怀、提高青年责任担当,凝聚青年为国共识,促进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担负起国家交付的民族重任、历史重托。

  网友“轩言”:我认为,公祭日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重读这段历史,缅怀逝者的同时,不仅能引导他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还能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让每个青少年将自己的成长进步与祖国繁荣强盛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

  网友“鹿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日军侵华的历史重新翻开在我们面前,让吾辈这些在祖国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得以认识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我认为,国家强才会有个人的立足之地,个人强是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让祖国更强。没有大家何来小家!

  网友说,要警钟长鸣,我们应——

  历史是一门必修课,我们应好好研习这门简单又复杂的课程,牢记它告诉我们的事,警钟长鸣,才能阔步前行。

  网友“水木清华”: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写满屈辱和抗争的血泪史,刻录下了沉重的民族生存历程。现而今,国难已去,忧患犹存!只有以史为鉴,方能看清来路;也只有借史治今,方能阔步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你我勤珍朝夕,决不能再蹈旧日泥泞,故而,国难不容忘却,国难不容再现!

  网友“花生落地”:国难!国难!!无数英雄前赴后继,用鲜血和头颅去抵屈辱、探真知、求解放,历经多少浩劫才得今日祥宁?我们生活在红旗招展、鲜花盛开的今日中国,没有理由不去感恩那些在国难中赴汤蹈火的英雄,没有理由去忘却那段可歌可泣的民族史歌!

  网友“岱山路的小菜菜”:峥嵘之时,烽火之路;悲壮之史,荣光之歌。近现代以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抗争中不断淬炼、升华了民族之魂,特别是八年抗战的不朽史诗,以巨大的代价提炼、总结出了一条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出路。国难不容忘却,只有牢记往昔峥嵘,我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快、更远。

  设立公祭日,是国家意志与情感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深刻共鸣。只有身陷黑暗,才能眼向光明;只有不忘苦难,方可砥砺前行。国难,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之殇。它用鲜血书写出了苦难波折的历史一页,它用无数头颅撑起了抬头挺胸的民族脊梁。国难不能忘,国难不容忘,它是我们耳边萦绕不去的长鸣警钟。如周恩来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铭记,不是复仇,铭记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才能珍惜和平,才能让国民在历史的回声中以团结、爱国的姿态积极前行,开创未来!(珠海文明网整理)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朱 波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41572&encoding=UTF-8&data=ACO6xAAAAAcAACrLAAAAAQAh5Zyo5Y6G5Y-y5b-F5L-u6K--5Lit5a2m5Lya5YmN6KGMAAAAAAAAAAAAAAAvMC0CFQCMh5SQp2I8kdun-08yu8t1q_cM8QIUIhmk_0sKUNpQ190_f5-dPlpWX4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41572&encoding=UTF-8&data=ACO6xAAAAAcAACrLAAAAAQAh5Zyo5Y6G5Y-y5b-F5L-u6K--5Lit5a2m5Lya5YmN6KGMAAAAAAAAAAAAAAAuMCwCFGvPBfIf6S1TGNaKUysZQgvs8TQ0AhQ4bKql9PX6LIXEMVxS91LcHaNYqA..&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