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与胡适的恩怨:苏州初见即不欢而散
发表时间:2012-06-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钱穆和胡适都是二十世纪的著名学者,他们的家庭出身和求学、治学背景大相径庭。

  前者出生于江苏无锡乡下的一个贫寒家庭,一生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接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完全凭自学登上高等学府的讲坛,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后者出生于安徽绩溪的官宦之家,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年仅26岁便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是五四前后新文化界的当红主角。他们曾经相互欣赏、相互推崇,但由于种种原因,又长期处在激烈的矛盾之中,针锋相对,互不买账。

  在新文化运动时,胡适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钱穆身体力行,在厦门集美中学任教时一口气写下新诗10余首。钱穆治诸子学也深受胡适的影响,将诸子的思想放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进行立论和考察。

  有一次,钱穆应苏州青年学术讲演会的邀请作《易经研究》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公开声称,他研究《易经》的方法正是采用了胡适“层层剥笋式”的方法进行的。一般地说,两人有这样的背景,关系是应该很好的。

  苏州初见,不欢而散

  1928年秋,37岁的胡适应邀到苏州女子师范讲学。抵达苏州的第二天,他受同乡、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邀请到苏州中学演讲。汪懋祖特地安排国文教师钱穆和胡适同坐于主席台。

  此前,友人曾告诉胡适去苏州“莫忘一见苏州中学之钱某”。于是,两人礼节性地握一握手,并互致问候。刚坐定,钱穆便问道:“适之先生,《史记·六国年表》我遍寻遍询不得,您知道它吗?”

  如此偏僻的史料,让胡适一下愣在了那里,他认定钱穆是有意让自己难堪。原本都很期待的一场聚会,就因为钱穆劈头一句话,令胡适大为恼火。

  午宴后,主人挽留胡适在苏州逗留一晚,遭婉言谢绝,胡说:“实在抱歉,我没有带剃须刀,这一晚会让我十分难受。”大家在拙政园闲游和漫谈一个多小时,胡适坚持要走,但还是给钱穆留下了自己在上海的住址,说:“来上海,可到此相晤;若通讯,亦照此地址。”初次相见,胡适给钱穆的印象是一位流于世俗之名的学者。

  因为一把剃须刀就要连夜赶回上海,大家都认为小题大做,只有钱穆心里明白,对方是以此为借口而不想和他交谈。他觉得自己正在撰写《先秦诸子系年》,有些资料遍寻不得,恰好碰到仰慕已久的大学者,不禁当面询问起来,实非有意刁难。

  数十年后,他回忆往事时反思道:“余与适之初次识面,正式与余语者仅此。自念余固失礼,初次见面不当以僻书相询,事近刁难。然积疑积闷已久,骤见一天下名学人,不禁出口。亦书生不习世故者所可有。适之是否为戒不与余语。”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钱穆未与对方联系,更没有去上海胡宅登门拜访。

  “如果能使我心服,我连我的老子也不要了”

  几年后,钱穆因胡适的弟子顾颉刚的鼎力推荐,进入燕京大学任教。

  有一次,他听顾颉刚谈起,胡适曾当众提起过他。有人问起先秦诸子方面的问题,胡适说:“以后这样的问题不必问我,直接去燕大问钱穆好了。”

  或许因为这一点,不久他便随顾颉刚、郭绍虞第一次踏进胡适的家门。时间是1931年3月22日。

  此前,他和胡适就老子的年代问题通过几封信,各抒己见,互不承认。胡适沿袭清人的看法,认为老子年代早到春秋晚年,略早于孔子。而钱穆则认定老子晚到战国,晚于孔子。那天,两人又为这个问题争论起来,依然谁也没有说服谁。

  1931年秋,钱穆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他进北大固然得力于顾颉刚的推荐,但也得到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的同意。

  钱穆在北大主讲中国通史,常常听者云集。胡适上中国哲学史,同样受人追捧。两人都以演讲见长,语言生动,妙趣横生,学生中有“北胡南钱”之称。不过,他们坚持各自的学术主张,常常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研究心得灌输给学生,并当众批评对方的观点。胡适对钱穆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观点不敢苟同,不惜大加抨击。

  钱穆在课堂上也不甘示弱,随时联系讲稿批评胡适的一些论点,常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这样的对台戏经常上演,轰动北大校园。学生也因此分成两派,或主“胡说”,或赞“钱说”,彼此争论不断。

  一次,胡适在讲课中,一名赞同老子晚于孔子的同学说他在老子断代问题上有成见,胡适愤然说道:“我反对老聃在孔子之后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的证据不足。如果证据足了,我为什么要反对?反正老子并不是我的老子。”

  还有一次,在教授会上相遇,钱穆说:“胡先生,《老子》年代晚出,证据确凿,你不要再坚持了。”胡适当即回敬道:“钱先生,你所举的证据还不能使我心服,如果能使我心服,我连我的老子也不要了。”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卢 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