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正在复兴吗?
发表时间:2011-11-01   来源:北京日报

  近年来,儒学和儒家文化受到了关注,学界乃至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儒学热。这里,笔者对有关儒学和儒家文化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辨析。

  儒学在当代中国是否正在复兴?

  关于儒学复兴问题,如果在20年前的中国,那简直是天方夜谭。1988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当代著名新儒家杜维明就慨叹“儒门淡薄,花果飘零”,而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则提出了“儒学游魂”说,并获得广泛赞同。然而时隔20余年,一个儒学复兴运动已经在中国出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这种儒学复兴主要有以下十大标志:1、儒学学术会议连绵不断,影响深远;2、儒学学会组织、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3、各种名目的儒学与国学讲堂、论坛风起云涌,蔚然成风;4、孔子学院遍布世界;5、民间修复孔庙、文庙,兴办孔子学堂、举行祭孔活动成为普遍现象;6、孔子与名儒铜像遍及各地;7、成人、儿童的读经活动普遍开展,童学馆、读经班、讲经会纷纷开张;8、大量儒学论文、专著、系列丛书、杂志期刊、电子报刊的出版,标志着儒学理论的普及与提升;9、1990年以来,各级政府开始对儒学研究课题、祭孔、弘道活动采取有限支持与参与的态度;10、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学元素日益增多。

  当代中国的儒学复兴,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中国经历几十年改革开放而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产生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与产业部门只关心GDP增长速度而忽视民生、安全、生态问题;重商主义泛滥导致欺诈横行、人性扭曲、道德滑坡。诸如沉溺于经济竞争而忽视道义、商德,学校教育中偏重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人文教育,在价值导向上出现权力本位与官吏腐败、贪图享乐、不孝不敬等等问题,人们开始从根本价值观上去寻求解决之道,日益认识到提倡仁爱和谐价值观的儒家思想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人文素质、医治社会精神疾病的重要作用。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各界呈现出了对儒学的强烈需求,中国社会发展到了一个迫切需要儒学的新时期。另一方面,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日益频繁,越来越显示出中华文明的生机与影响,儒家文化成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一种主要资源。我们从自身的发展中看到了儒家文化的不可或缺,我们也从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热情探讨与尊重中(例如国外出现了汉学热,普遍欢迎孔子学院的建设与扩展)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光彩。这就是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