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玺真相 武则天忌谐音改"玺"为“宝”
发表时间:2011-10-27   来源:广州日报 

清代“天子行宝”及印拓。(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秦始皇

武则天

  唐以前皇帝印皆称“玺” 因“玺”与“死”谐音 武则天认为不吉利

  宝玺,是皇权的象征,既神圣又神秘。历史上对宝玺的记载大多十分简略,语焉不详,且不同时期的记载常有互相矛盾之处。加上现存宝玺只有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二十五宝,清以前的宝玺全无踪影,只有一些印拓流传至今,使现代人对历代宝玺知之甚少。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历史记载中探究历代宝玺的真相,知道它们大概的面貌,并从中了解到围绕宝玺而发生的一连串历史事件。

  古代宝玺符节探秘

  秦以前印章均称玺 秦以后玺成皇帝专利

  宝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信物,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同现在国家的公章,从某种意义上说,宝玺甚至比皇帝本人更重要,因为失去了宝玺,皇帝就失去了所有的权力。自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宝玺制度后,这套制度被历代王朝沿用,一直到清末。

  春秋战国时,所有印章均称为“玺”,并有官玺和私玺之别。官玺又称官印,是诸侯王颁发给下属各级官吏的凭证,即《说文解字》所说的“执政所持信也”。在秦以前,“民皆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官印的形制、大小也没有严格的规定。秦始皇即秦王位后,与太后长期私通的文信侯吕不韦怕奸情被已长大成人的秦始皇发觉,派舍人嫪毐诈称宦者混入宫中,得幸于太后,还生了两个儿子,被封为长信侯。始皇九年,有人告发嫪毐实非宦者,秦始皇下令审查。嫪毐害怕真相暴露,便伪造秦王御玺发兵,欲攻蕲年宫作乱。结果被秦始皇发现其阴谋,他命令相国和昌平君、昌文君发兵包围叛兵,斩首数百,生擒嫪毐。秦始皇车裂嫪毐及其同党,灭其宗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吸取嫪毐伪造玉玺谋反的教训,决定制作一套国玺,并由自己亲自执掌佩带,亲自铃盖,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他规定天子之印独称“玺”,群臣官印及百姓印章只能称“印”。又规定以玉作为“玺”的专用材料,官印和百姓印不得以玉为材。这样,玉玺便成为皇帝的专利。

  “宝”字最早用于皇帝印始于武则天。据史籍记载,武则天晚年忌讳“死”字,因“玺”字和“死”字谐音,她厌恶“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的称谓,认为很不吉利,就下令改“玺”为“宝”。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继位,他不满武则天20年前废了自己的太子身份,又将“宝”改为“玺”。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觉得还是“宝”字好听一点,再次改“玺”为“宝”。从此以后,“玺”称“宝”成为定制,历朝历代相沿不改。

  最初只有七方宝玺

  宝玺数量逐渐增加

  秦始皇在制定玉玺制度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治国的需要,确立了七玺制,一大六小。大者用于安邦镇国封禅礼神,小者用于处理内外事务。

  “一大”指“传国玺”,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用和氏璧雕刻,也有人认为是用蓝田玉雕刻,由李斯用鸟虫篆书写玺文,由当时最著名的玉工孙寿雕刻。珍贵的宝玉,高超的书法艺术和出神入化的雕刻工艺使这方玉玺成为旷世奇珍,历朝历代为争夺它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很显然,秦始皇雕刻这方玉玺的目的是强调自己统一天下当皇帝是上天注定的,而且上天还会保佑自己长寿吉祥,后代子孙世代相传,从二世三世百世传至万世,无穷无尽。但事实正好相反,秦代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

  “六小”是指“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皇帝三玺”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和“皇帝信玺”。“天子三玺”是“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和“天子信玺”。 这“六玺”据说用和氏璧的边角料制作,仍由李斯设计,孙寿雕刻。“皇帝之玺”专用于赐给诸侯王书信;“皇帝行玺”专用于封置诸侯国;“皇帝信玺”专用于调兵遣将;“天子之玺”专用于册封外国首领;“天子行玺”专用于传召诸大臣;“天子信玺”专用于祭祀天地鬼神。

  秦代的七玺制一直沿用到隋朝,历经800多年,直到唐代才开始改变。唐太宗时,多了一方“受命玄玺”,玺文是“皇天景命,有德者昌”。宋代宝玺数量继续增加,北宋除宋徽宗定制的九宝外,还有“御书之宝”、“天下同文之宝”、“御前之宝”等。南宋宝玺共十四方。元代宝玺八方,除“受命玺”得自前朝外,其余都是自刻。明代宝玺又开始增加,明初朱元璋刻了十七方,嘉靖年间因宫中失火被毁,后来重刻,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七方,共二十四方。清代乾隆定二十五宝供日常使用,另有十宝供奉在盛京凤凰楼。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