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发表时间:2017-04-07   来源:光明日报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既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针对如何治本问题,他提出并阐发了一个重要论断,即“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重要论断,坚持立根铸魂,强化固本培元,揭示了管党治党由治标向治本、由外在约束向正心自觉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昭示出反腐倡廉建设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根本转变的现实路径,为全面从严治党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

  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及其每一个体对既有文化形态、文化成就及其作用影响的尊崇礼敬态度和积极自豪情感,包括对其内在精神要求的躬身践行和对其未来发展前途的满怀期待。我们由以自信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理想信念则是对社会现实状态及其未来走向的内心认同和思想信任,表现为群体或个人对民族、国家、政党发展前景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追求、一种矢志不渝的意志坚守,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凝结与鲜明呈现。我们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比较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可见二者有一些差异,如前者由历史、文化而生,后者因目标、方向而存;前者主要在回望历史中发端、树立,后者着重在放眼未来中萌动、坚守;前者展示为一种自豪情感,后者呈现为一种坚定意志等,但因它们同处精神层面和思想领域,同具正向功能和积极作用,同益民族发展和国家事业,二者更多地体现为关联、融会与一致。特别是深入进行探究,我们发现,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在源出与根基等根本点上,能够汇集到一起,有许多共同之处。一是共同的历史根源,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明,长期积淀并传承不绝的厚重文化;二是共同的实践基础,主要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救亡图存、自强奋发的艰难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探索找到的正确道路;三是共同的发展成就,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改革开放使古老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四是共同的民心支撑,展示为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齐心协力奔小康,全世界中华儿女共襄民族复兴伟业、共圆中国梦;五是共同的国际声誉,包括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拉动力、贡献率,中华文化交流互鉴不断提升的软实力、影响度,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备受关注等。

  如此来看,文化自信不止于文化,必然要联结到文化背后的实践及其成就,只有展示出充分力量的文化方可自信起来、方有自信的资本;理想信念也不限于目标追求,必然要联结到客观历史进程和现实条件,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土壤中的理想信念方可持久真实、方具有稳定可靠的内容。从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当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时,中华文化遭遇到严重挫折,不仅文化自信不存,连民族前途都渺茫难测。而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们不仅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孕育生长出充沛的文化自信,而且奠定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坚实基础。

  文化上的自信将促进理想信念的坚定

  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在本质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架设起一条通达桥梁。理想信念依靠文化来铸就,需要文化自信来支撑;文化与文化自信亦如丰厚土壤,能够培植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深入、逐层提升,经由“外在惩治”层面达到“制度约束”层面,再提升至“攻心固本”层面,尤需狠抓理想信念这个根本,需要拿起文化自信这个有力武器。

  其一,文化自信助人明辨是非、促进理想信念坚定。文化是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给人明辨是非、鉴别真伪、区别善恶、判定美丑的基本标准和价值判断,能够帮助我们驱除各种影响理想信念的歪理邪说,排拒各种干扰目标追求的奇谈怪论。如社会上一度出现的歪曲英雄形象、否定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污言恶行,就试图以假乱真、混淆美丑,意在贬斥崇高、怀疑信仰。我们必须举起文化自信旗帜,揭露其罪恶目的,使之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其二,文化自信助人保持定力、促进理想信念坚定。中华文化坚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使家、国命运相连,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统一,使个人树立起的远大目标能够保持应有定力并始终坚守。我们党一大批早期革命家,同时是那一时期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如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生死于理想”的农民运动家彭湃等,都是信念坚定的战士。

  其三,文化自信助人笃信真理、促进理想信念坚定。文化所以源远流长与长盛不衰,在于它容纳了一系列真理性认识,由此汇聚成一条真理之河不断流淌。文化自信中必然怀有崇敬真理的情怀,而理想信念的坚定则源于实质内容、发展方向、追求目标的真理性特征。个别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荒诞,热衷于拜佛烧香、占卜算命,既是信念丧失的表现,也是文化愚昧的写照。

  其四,文化自信助人视界高远、促进理想信念坚定。中华文化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担当,展现出高远的视界、博大的胸怀、磅礴的气度。这恰是理想信念赖以存在、赖以支撑的基石。相反,胸无点墨,精神荒芜,何谈人生作为?理想信念本是人生的火把、征程中的航灯,唯有视界高远方能坚定前行。

  文化自信促进理想信念坚定,还在于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理念自信,而价值理念本身就包含理想信念的内容,价值理念的对象化实现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理想信念的达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化即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呈现为物质成果、制度成果、精神成果等,其中精神成果特别是内在的价值理念最为根本、最为深刻、最为稳定。正是在文化的本质是价值理念、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理念自信的意义上,我们才强调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源泉,成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也正是立足这一根本点上,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被紧密地联结起来。

  历史事实表明,倚靠文化上的启蒙与复兴,才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倚靠充分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才有理想追求的成功。文化上的停滞、萎靡甚至中断,自然不能振奋精神、传承价值;文化自信缺失或羸弱,理想信念也就难以坚守;文化自信增强并充盈,方能促进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不能设想,一个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民族,能得到发展上的成功和国家的尊严;一个没有文化素养、文化积累的个人,能获取成长的优势和事业上的进步。文化传承文明,文化自信蕴涵未来前程,于国于民都至关重要,可谓兴衰系于此,成败在于兹。恰如清代学者龚自珍曾告诫的那样: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先灭其文化。这不能不令人警醒警觉。由灭其历史、灭其文化到灭其民族、灭其国家的事例并不鲜见,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就是鲜明例证,中东北非几个国家的“颜色革命”也能觅见类似影子。社会上一些人妄议我国历史、妄议革命战争,甚至攻击我们党、攻击人民军队,还有人打着“揭秘”“还原真相”幌子,篡改历史事实、否定历史结论,用以蛊惑人心、扰乱视听。这种险恶做法虽是末节支流、见不得阳光,我们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绝不姑息迁就,坚决予以迎头痛击。

  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基本途径

  如何实现由文化自信达至理想信念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从多方面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基本途径,为新形势下实现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给予科学指导,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使党员领导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行动指南。

  认真学习历史与文化,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学史使人明智,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历史不是年月日的流水账,而是充盈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人是文化的产物,我们需要了解自身面对的文化及其历史由来,进而达到自觉传承、激扬创造。从历史与文化学习中,我们会得到思想启迪、价值启示、精神熏陶,会提升鉴识能力、思辨水平、洞察视野。

  不忘初心坚守正道,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优秀道德规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无论已经走了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现在已经改变了多少,都不能忘记当初的梦想和追求;无论已经付出了多少努力并获得了多少成就,都不能松懈满足而裹足不前。坚守正道,就要与庸俗作别、与低俗划界、与媚俗分离,始终坚定方向,走在正确道路上。对于先人传承下来的优秀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我们要善于运用、传承发扬、积极践行、率先垂范,作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

  坚守共产党人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为官理政之要,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克己奉公、自强勤政。坚守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是党的事业枝繁叶茂的源泉。水有源,故其流之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之不穷。面临“四大考验”、身处“四种危险”,我们务必“三省吾身”,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思想定力和政治定力,务必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牛玉儒都是这方面的楷模,而一些腐败官员“口言善、身行恶”则令人不齿。

  补足精神上的“钙”,使理想信念走向深沉而执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树立远大理想,保持信念坚定,志存高远,心底坦荡,达至“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西方个别大国依仗经济军事优势,利用现代文化形式和信息传输技术,以咄咄逼人态势大搞文化观念输入、价值观输入,长期推行“洗脑”“换心”战略,我们既要严加设防又要坚决还击。我们只要精神之“钙”补足了,就不惧任何侵犯之敌,就我自岿然不动,依然保持风景这边独好。(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商志晓)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张 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167270&encoding=UTF-8&data=AD-WZgAAAAcAAIDLAAAAAQAk5L6d6Z2g5paH5YyW6Ieq5L-h5Z2a5a6a55CG5oOz5L-h5b-1AAAAAAAAAAAAAAAuMCwCFBajhyumLQB_9H7P_c2SoX1SbHhiAhRXZmBhh24rwl8qQ4PFLRB7Dq2ODg..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167270&encoding=UTF-8&data=AD-WZgAAAAcAAIDLAAAAAQAk5L6d6Z2g5paH5YyW6Ieq5L-h5Z2a5a6a55CG5oOz5L-h5b-1AAAAAAAAAAAAAAAvMC0CFQCSyQp6XPYlFooIsV1pgNCFAkfU6gIUVUO5tbhhlexBjs6eo_XMCwJA8xI.&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