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国·学习经典: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发表时间:2015-04-14   来源:光明网

    (一)文艺理论方针

  清明节已过,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此时正是百花齐放而欣欣向荣的时节。“学习经典”本期就应景学习习大大多次在讲话中提到的一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比如,2013年4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 孙旭东(书)

  又比如,201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上,习近平主席谈道: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话由何人首次题写已不可知,目前能查到的最早记录,是出现在明代《增广贤文》的收录中。诗句意思是很平常的:一朵花开不能说明春天到来,百花齐放才意味着春的旺盛。——然而“百花齐放”这个成语却不平凡,这长期以来都是我们国家极为重要的文艺方针,甚或说,它是我们民族长久以来的文明形态。

  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应该成为党和国家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这就是著名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此成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

  而现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之成立,也是由毛泽东同志1951年为其前身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口号开始的。这说明,这所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就在旗帜性地传递着新中国文化艺术界“百花齐放”的精神主旨。

  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的道理,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考验着时代精神、体现着文明进程的历史命题。

春暖花繁壮国风 王奇寅(绘)

  (二)历史思想花园

  中国文化在童年时期的迅速早熟,就呈现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怒放态势。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正是各种思想学术流派之间的争奇斗艳,思想开放、学术繁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等,都在此时纵横捭阖、智慧纷呈。这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一座思想花园,因为天然自发,所以百无禁忌。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禁私学,秦在成就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中央王朝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思想学术的朝代。这时候,采用的是法家思想。

  汉代初建,社会亟需休养生息,因此文、景二帝皆崇尚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与民休憩;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此时国家需要提倡一种维系天下、稳定人心的思想体系,经由董仲舒提议“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中正尚德的儒家思想自此开始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里官方提倡的主流意识形态。

  先秦诸子之后,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二次大发展、大开发,出现在魏晋时期,这是思想花园的第二次蓬勃盛放。当时的理想,是“非汤武而薄孔周”,是“越名教而任自然”,不再向社会礼教束缚低头;当时的显学,是重拾易学和老庄,是钻研玄学和佛学,不再以实用功能性的社会教化为追求。这种精神的迸发,其实是因当时社会礼教高度虚伪、社会制度极度不公而被迫生发的。

  但,就在这个阶段,佛教,经东汉的传入中国、由魏晋的春风一度,真正落户在中国生根发芽、茂盛开花,成为了中国思想领域极为重要的一朵仙葩。

  佛教中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为深远的禅宗,是佛教吸收了儒、道两家思想以及魏晋玄学风度,在中国文化大地上缔结而生的本土佛学。禅宗在中国,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哲学。禅宗具备的哲学性,使佛教不仅仅是教徒信众的“宗教信仰”,也成为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境界”。

  虽然,从宏观上看,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束了盛唐文化的开放之后一路走向内敛以致闭塞,魏晋风度成为了最后一次思想文化的“百花节”;但是,从微观上看,作为个体的中国士人,却在思想意识的学术融合上逐渐血肉丰满了起来,使得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展现为文化心理上或多或少携带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综合体,是在思想后盾和心灵归属上,“头戴儒家冠、身穿道家袍、脚踏佛家鞋”。

  儒家呼吁的有为入世、道家传达的无为出世、佛家讲述的前生后世,平衡着中国人在顺境与逆境之中、在悲欢离合与生老病死面前的心态转换。

  可以说,中国式的知识分子,他的心灵里本就存有一座花园,园里有儒家花朵的阳刚茁壮、有道家花颜的清静自然、有佛家花香的悟空出尘。正如有诗说:“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三家思想,齐放春园。

  中国人的花园,不必向外求、可向内心求,不必向人求、可向自身求。灵台有花,清凉方寸,平衡阴阳,指导进退。

  (三)时代花园主题

  中国社会,经由古代史的漫长、遭受近代史的打击、走过现代史的抗争、迈入当代史的建设,在当代社会,我们民族的历史成果和思想文化,也在开出时代性的花。

  因为,我们走过的昨天,即使近在眼前,也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波澜壮阔的一部分;我们的意识形态,虽然正在发生,也要成为中国文化思想融合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剔除的、是要以正视听的,这是不可否认的、是要积极面对的。

  在当今的思想意识中,社会主义的时代风貌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协调统一的;在当今的文化理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当中。

  中国哲学经典《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新中国成立后,从稳定政权、到发展经济、再到繁荣文化,经由着国强、民富、文昌这样一段刚柔变化的历程,由政治的强劲有力、到经济的高歌猛进、再到文化的春风化雨,就仿若阴阳协调,刚柔并济,起伏式发展,螺旋式上升。而中国文化的时代性形象特征,就正像丹顶鹤一样,是:负阴抱阳一点红。——负阴抱阳,鹤身的黑白两色、阴阳刚柔,如同儒道两家主要历史思想,平衡着文化结构、和谐着文化心理,而鹤顶那一点鲜红,就是我们的红色文化、时代精神。

  百花齐放,季节里的鲜花,如历史河流里的时代风骨,有先后绽放、有承接美丽、有续延活力。就中国文化本身来讲,从未中断是因为生生不息、生命顽强是因为兼容并蓄。

  先秦的花园,主题是天然;秦汉的花园,主题是强悍;唐的花园,主题叫开阔;宋的花园,主题叫精致;元明清的花园,主题叫世俗;近现代的花园,主题叫探索;而当代的花园,该是我们重拾中国文化自信、重建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主题时代。(曹雅欣)

  作者介绍

   曹雅欣,“子曰师说”微信号、“学习经典”微信号创始人。

  青年文化学者。独立撰稿人、文化主持人、国艺解说者。

  光明网“醉中国”专栏作者。在光明网开设“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版面。其“国学与时政”系列文章,分别被全国上百家主流网站广为转载。

  策划并撰写了“琴梦中国”系列作品,包括《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等。

  “国艺解说”是曹雅欣首创的一种讲与演并重的、多种艺术形式结合的文化传播方式。在“琴梦红楼”、“琴颂诗经”琴歌艺术音乐会中,担任每场音乐会的文化主持。

  始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把国学、国艺做时代性解读。

  书画作者

 

  孙旭东,1994年12月入伍至总参陆航部,1976年1月生于安徽庐江,供职于安徽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受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安徽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安徽省直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第十届安徽省青联委员。

 

  王奇寅,字颂为,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奇寅新水墨书画高研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国礼书画家;《当代美术》主编;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海安书画院院长。首创中国新水墨笔痕冲染造型法。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559745&encoding=UTF-8&data=ACcPAQAAAAcAAF5sAAAAAQBF6YaJ5Lit5Zu9wrflrabkuaDnu4_lhbjvvJrkuIDoirHni6zmlL7kuI3mmK_mmKUg55m-6Iqx6b2Q5pS-5pil5ruh5ZutAAAAAAAAAAAAAAAuMCwCFAdqEmuYY4h0k_G-BghOoxLebq06AhQr92hsjzXbUB5QNu1X57mTd0rXH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559745&encoding=UTF-8&data=ACcPAQAAAAcAAF5sAAAAAQBF6YaJ5Lit5Zu9wrflrabkuaDnu4_lhbjvvJrkuIDoirHni6zmlL7kuI3mmK_mmKUg55m-6Iqx6b2Q5pS-5pil5ruh5ZutAAAAAAAAAAAAAAAuMCwCFBxppRoOF28WeEPUXCCDIwZj_KwGAhQ7eMs5eKdvxnk5t9aZqusgdz3pF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