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乡村文化文明化现代化
发表时间:2016-09-25   来源:光明日报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乡村生产、生活积淀下来的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重要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既是对传统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又为当前乡村文化的发展指出了新思路、新路径,即引导乡村文化文明化现代化。

  乡村文化作为类群性和地域性文化是维系农村社会有序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以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反噬效应和不适应性,集中反映在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理论失效以及圈层结构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乡村文化的乱象本质上是两种文化演化和发展路径冲突的结果。一种路径是乡村糟粕文化与资本文化的匹配,劣币驱逐良币的破窗效应被放大,乡村文化伦理底线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在与农村市场经济和资本逻辑的对抗过程中,农村固有的优秀乡土文化不断被吞噬,存续空间不断被压缩和挤出。另一种路径是乡村文化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无论是乡村文化还是城市文化,文化都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得以延续、发展和创新。乡村文化的停滞必然阻碍乡村的现代化进程。显然,上述两种路径不应是乡村文化演化和发展的方向。只有适应现代化的现代性要求,引导乡土文化文明化现代化才是根本出路。

  把乡村文化置于文化建设框架下推进

  乡村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影响着文化建设的基本态势。没有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格局就很难形成。推进乡村文化文明化现代化,必须把乡村文化置于文化建设的框架下进行。一方面,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乡村文化,确保乡村文化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要求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乡村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用乡村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带动乡村文化发展,让乡村文化建设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轨道推进,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乡村文化。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制改革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发展和创新乡村文化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政策来源和资金来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整体上反映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全貌。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应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手推进,紧紧抓住改革这个办法,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全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包括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和人事制度改革、财务预算决算与审计制度改革、乡村文化活动效果评估体系改革以及群众监督机制改革等,构建一揽子改革内容和改革措施,从而激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构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杜绝乡村文化建设主体虚置的问题,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到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福祉上来。

  畅通内生、外生两条路径运行机制

  乡村文化建设根本上是靠机制运营的,畅通的运行机制是乡村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乡村文化运行机制主要由内生和外生两条路径构成:一方面,尊重乡村文化的自我生长规律,鼓励乡村文化内部创新。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改进和优化乡村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文化多样化发展、多形式创新、多样态繁荣,发展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进程,在参与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在发展和创新中增进乡村文化的多样性,用优秀的乡村文化武装农民的头脑;另一方面,强化外生文化的引导和感染作用,用先进的城市文化引导乡村文化发展和创新。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长效机制,创建多种文化下乡渠道,用城市文化引导乡村文化的发展,推进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符合现代化发展特征、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现代性乡村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重要载体

  乡村文化不是独立的存在,乡村文化贯穿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全过程,与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和经营息息相关。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要牢牢抓住农村发展的主旋律,把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农村发展中。美丽乡村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组织形式,当然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发挥乡村文化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作用,引导乡村文化嵌入美丽乡村建设中,用优秀的乡村文化打造美丽乡村;另一方面,在美丽乡村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排斥乡村文化,而是要把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村有机结合起来,使美丽乡村的“美”具有文化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文化关系到农民的福祉,必须作为重大的文化民生问题常抓不懈。乡村文化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拓展,在渐进式发展过程中引导和推进乡村文化文明化现代化,并在文明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留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记住乡愁乡音。

  (武沁宇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杨 学静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756100&encoding=UTF-8&data=ADlQRAAAAAcAAE5cAAAAAQAk5byV5a-85Lmh5p2R5paH5YyW5paH5piO5YyW546w5Luj5YyWAAAAAAAAAAAAAAAvMC0CFQCCbQyQNniX3x3C8SqDYAxaY5BhOAIUG4mdK66WuDR_aH9-K5Pd2-hCm0k.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756100&encoding=UTF-8&data=ADlQRAAAAAcAAE5cAAAAAQAk5byV5a-85Lmh5p2R5paH5YyW5paH5piO5YyW546w5Luj5YyWAAAAAAAAAAAAAAAuMCwCFFFvv7unYT6cGcXG86zoP_TAT9QWAhQ9aINv9xXogV7s_GJJAzSsDbErY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