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升格:一次精神觉醒
发表时间:2016-05-08   来源:光明日报

  对传统复兴与传统工艺振兴的期待,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形成的共识。百余年来在传统与现代、手工业与机器生产、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形成的一系列不可化解的矛盾,仿佛在一夜间冰消瓦解了。这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是从西方崇拜、现代化崇拜和GDP崇拜中解脱而产生的一种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一次精神觉醒。正如经济新常态不是停滞而是升级,复兴传统文化不是倒退而是进取,重振手工生产也同样不是保守而是创新。这种创新,不是一部分人的主观想象,更不是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而是以沛然不可遏止的文化内需为驱动,在供给侧形成的一连串自发的探索和实验。简言之,传统工艺振兴,不是简单地扩大产业规模和销量,而是在文化上升格,在产业上升级。

  重建精神文化母体

  随着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替代,传统工艺以“工艺美术”之名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历经盛衰荣辱而存活至今。被升格为“美术”的工艺,一度被当作轻工业产品、外销产品而“降格”,也一度笼罩在“教授”和“大师”的荣光中。但是,随着“美术”的格位被“当代艺术”取代,“工艺美术”不得不彷徨在当代艺术与当代设计的岔路口,遥望当代艺术新潮不得门径而入,追随时尚潮流却又常被看作落伍。传统的断裂和文化的不自信,使人们忘掉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数百年前的江南,今天称之为“工艺美术”的东西,与高不可攀的诗书画印——也即中国式的美术——在同一个知识系统中平起平坐。换言之,作为文人雅玩的传统工艺,原本并不需要借助西方的“美术”或“当代艺术”来升格。

  撇开表面的风格之争,我们不难看到,西方美术是西方传统工艺的文化升格,西方当代艺术则是西方美术的进一步升格,由此不仅形成了拍卖行中的天价艺术品,也形成了文化的金字塔和西方的话语权。但是,文人在“逸笔草草、聊以自娱”中形成的高格,只会比当代艺术更高而不是更低。当代艺术家在痛苦和崇高中出思想,而文人则在感官和精神愉悦中建立了高格。传统工艺未必都要回到《长物志》才能复兴,但至少那是一个比“威尼斯双年展”更值得憧憬的选项。传统工艺,在脱离了原本的精神文化母体后,一度沦落到只谈工巧不讲文化的地步,或者只知拾西方牙慧的程度。如今,到了重建传统工艺的精神文化母体的时候了。

  超越既有文创模式

  在传统社会中,传统工艺是为等级制服务的,最好的东西应该献给最有权势的人。复兴传统工艺绝不是搞复辟,而是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满足温饱之后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冷漠、均质、缺乏文化内涵的工业世界,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遭到了西方人的批判,而在当时,“四个现代化”却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两者都是时代的必然。如今,中国不仅步入一个后工业社会,而且进入了一个大尺度资源整合的全球化时代,以及鼓励分散式经营的互联网时代。

  在后工业时代,包括文创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被期待成为支柱型产业。曾几何时,好莱坞和迪斯尼这类大众娱乐工业,被当作文创产业的范本。一时间,遍地都是动漫产业园,满柜台都是文创衍生品。但是,无论这样的产业创造了多少产值,它们所满足的都不过是一种低端的文化需求。对此,西方知识分子早有断言,这类产品不过是没有价值的“心灵鸡汤”(Kitsch),是以工业化的方式批量生产的精神替代品。沃霍尔复制梦露头像,村上隆将动漫公仔转化为当代雕塑,他们的创作从表面上看起来像大众文化生产,其落脚点却在高端文化中,高与低不是被抹平了,而是凸显出更大的差异。

  大众的确有权消费廉价的文化产品,但是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他们也有权接触高端文化。群众进美术馆,一开始难免懵懵懂懂甚至不懂装懂,但对于艺术的爱,谁又不是从附庸风雅开始的呢?在这一点上,心态平和的贡布里希比居高临下的批评者们更为公允。但是,附庸风雅与娱乐致死的区别在于,前者保留了上升的空间,而后者永远在原地踏步。传统工艺振兴,应避免重蹈既有文创模式的覆辙,避免被卡通化、低质化和心灵鸡汤化。把传统工艺品开发成动漫衍生品和廉价纪念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降格,而且是对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事实上,西方奢侈品牌无不了解传统工艺的价值,积极在全球开采和垄断工匠资源。他们都懂得,在创意经济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更为稀缺,将蒙娜丽莎印在马克杯上不过要支付一点版税,而绘制蒙娜丽莎的技艺却内嵌在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身上,人亡则技绝。

  提振大国工匠精神

  相对于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手艺人,设计师在这个时代并不稀缺。全国有2000多所设计院校,会电脑制图的毕业生多如牛毛。然而,至今仍有不少人相信,振兴传统工艺非现代设计莫属。“心手合一”的传统工艺融意匠与制作为一体,对应标准化机器生产的现代设计则将绘图与制造、创意与生产分离。设计师或许更了解当代生活需求,或许不乏灵感和创意,但假如他们不深入了解工艺、材料和文化特性,便无法为传统工艺做出贴切的设计。再者,如果不能把控好制造环节,再好的设计做出来也是垃圾。现实中的“现代设计+中国传统”多半沦为“抄来的西方设计+中国元素”,既没有创意,也没有品质,卖着品牌店的价格,看着不过是劣质的小商品。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制造环节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地整合非遗资源,让手工劳动者为他们的设计代工。然而,这并不是传统工艺的复兴,而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国制造”。传统工艺振兴,需要提振工匠精神,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文创模式迈进。尽管文化遗产的活态持有者在未来的文创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各级政府在制定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时,应在兼顾地方就业和短期效益的同时,有意识地保护稀缺文化资源,尊重非遗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造血功能,激活他们的自主研发能力。

  在当下的非遗热和传统工艺热中,究竟是传承人被资本、设计、创意和市场营销整合,还是反过来整合它们,这一点至关重要。前者显然不利于非遗传承保护,不利于传统工艺振兴,也不利于文创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任何生产力要素都不是绝对重要的,谁能在短时间内聚合资源,谁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传承人若要通过整合资源补齐产业链缺环,不一定非要“做大做强、一家独大”,而应该遵循手工生产的规律,与其他手作品牌和小微企业共同构成浩瀚的星云,在21世纪的天空中闪耀出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魅力。(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 陈岸瑛)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李 璐桐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342323&encoding=UTF-8&data=ADL_8wAAAAcAAE5cAAAAAQAh5paH5Yib5Y2H5qC877ya5LiA5qyh57K-56We6KeJ6YaSAAAAAAAAAAAAAAAvMC0CFQCBsEVpYlYPjAnuqTONwhVE7OhaNAIUZSZAaKAk2w7prX5idG88KWe726s.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342323&encoding=UTF-8&data=ADL_8wAAAAcAAE5cAAAAAQAh5paH5Yib5Y2H5qC877ya5LiA5qyh57K-56We6KeJ6YaSAAAAAAAAAAAAAAAuMCwCFHPLDnXj2JvapJTsDas0XcDygwsYAhQmclaUVRwKj8zYWYhpCcOvAvdAq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