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直面和弄清问题
发表时间:2015-03-09   来源:学习时报

  追寻真相是人类的天性。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公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它突出了公民在公共领域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促使某些问题的解决,人们追求真相的自觉性、自主性远远大于从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柴静踏出了一步。2015年2月28日,曾任央视调查记者的柴静推出了其辞职后自费拍出的深度调查视频《穹顶之下》,掀起网络上一阵“全民刷屏”的狂潮。仅2月28日当日,点击量达到401万,更有消息称,目前,各大网站总点击数已经过亿。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柴静本人、柴静的创作团队、公关能力、新闻调查能力、互联网思维、治理雾霾的环保措施、中国的改革道路等都被讨论了个遍,褒贬不一,引起强烈的围观效应。且不论柴静的调查是否数据准确、是否完全中立客观以及触及根本,这部调查报道疯传本身却反映出了在自媒体崛起的态势下,人们对某些问题真相的渴求成为整个社会的强烈要求。

  追寻问题真相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寻找真相的勇气和坚持却是值得敬重的。柴静主动、积极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个社会做了些事情。

  虽然《穹顶之下》具体的数据和有关雾霾的真正原因存疑,但是最终,柴静却尽最大努力满足普通人对雾霾——这项公共议题的求知欲,这客观上起到了普及雾霾知识、增强环保意识的作用。而其中一些基本事实并没有大错,并且大部分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例如“雾霾到底是何时开始有的?”“小孩尽快送到雾霾天,是否可以产生适应性?”等。《穹顶之下》也无形中满足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在片尾,柴静呼吁:环保是每个人的义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动起每个人内心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对此,众多媒体和网友表示:“柴静,你并不孤单。”

  “寻找事实的真相,往往是一场对话,因为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对于柴静及这部片子,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探讨片中数据的准确性和推理的科学性,这却是一个好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部片子的疯转,客观上推动了有关雾霾真相的辩论、探讨。而对于一个有相当复杂性的环境问题,我们看到一个调查者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启了探讨的大门。至于之后的进一步问题真相挖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面对公共关心的问题,媒体要勇于面对,政府更要勇于面对。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动,则恐至于不可救。发现问题并不可怕,令人担心的是“视而不见”。在我们身边却常有这样两种人:不善思考,根本无法发现问题的;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却没有勇气和行动去解决问题的。这都是改革发展道路上要不得的。我们要做的是第三种人:既善于思考,能发现问题,又要有勇气和行动力去解决问题的人。政府官员尤其如此,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在有关公众议题真相的热烈探讨中,信息畅通、事实清楚,则民众接受,推动社会发展;信息闭塞、搪塞糊弄,则往往引起负面效应。从政府部门到媒体,顺应信息的传播规律,直面问题、推进探讨是改革前进道路上的应有之义,也是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 (杨艺)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路 弘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487866&encoding=UTF-8&data=ACX2OgAAAAcAAE5cAAAAAQAb5YuH5LqO55u06Z2i5ZKM5byE5riF6Zeu6aKYAAAAAAAAAAAAAAAuMCwCFCPEgFDhQvTsiVCC4olcPgc7FixOAhRLukMKpOy49Spip15PzP1Shc9Da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487866&encoding=UTF-8&data=ACX2OgAAAAcAAE5cAAAAAQAb5YuH5LqO55u06Z2i5ZKM5byE5riF6Zeu6aKYAAAAAAAAAAAAAAAvMC0CFQCL_xFTK55X3y6G3tz1k98bFrJKswIUCVxW7NEMyx3khj3vOjwaejAWk5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