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多元主体”
发表时间:2014-12-18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需要更有利的国家形象和更强的软实力为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的,“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在这个全球互联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需要更好地梳理自身发展特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成功经验,向世界提供更好的叙事。

  目前,中国的崛起在世界眼中首先是一个经济成功的故事,但是中国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人权改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成功,还没有得到充分讲述。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我们已经可以跳出西方经验和话语,建构以中国经验为基础的叙事模式。中国外交也从参与到建设、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到建设新丝绸之路、再到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大手笔显示出一种成功者的气度。

  遗憾的是,这些成功故事还没有流畅自恰地嵌入到中国叙事之中。中国故事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差距成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大瓶颈。

  因此,讲好中国的故事,不仅要讲好经济成就,更要讲好一个全方位的成功故事。当今世界,经济衰退、复苏乏力固然是严峻挑战,但更深层问题是不少国家存在的国家能力赤字和制度功能失调。而中国在治理方面的努力与成效,提供了政治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有人说,中国面临的问题都是可改革性的问题,西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问题的不可改革性,此言不管是否准确,但无疑,“中国故事”里应包括国家能力、政党先进性、制度可改革性和社会综合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使经济强国的单薄形象变成经济、制度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立体画面。

  有人说,“改变你的表达,就能改变你的世界”。同样的故事,用不同方式讲、由不同人来讲,效果和可信度大不一样。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精彩的叙事、亲和的姿态,也需要有多元的主体来讲。前两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关于中国的演讲在国外的网络和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受到很多网民热捧,改变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一些偏见。这样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首先,他讲了真实且有趣的故事;其次,他有一种常识化的叙事口吻,用了抽丝剥茧式的逻辑推理和横向比较;最后,他并不是作为中国的“代言人”出现,而是作为亲历者或观察者客观陈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式讲话中使用了“讲故事”这个词,传达了一种期待。即面对外部世界时,我们既要重视传统的、正式的宣传,也要学会用亲和的姿态,讲精彩的故事。而且故事不一定要由官方机构和媒体来讲,学术界、文化界乃至民间,都有义务承担起这个使命,学术理论界的担子尤重,学者要有一种群体使命和家国担当,勇敢而自信地开讲,让世界更充分全面地了解、理解中国的事业。(范勇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张智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52755&encoding=UTF-8&data=ACPmcwAAAAcAAE5cAAAAAQAq6K6y5aW95Lit5Zu95pWF5LqL6ZyA6KaB4oCc5aSa5YWD5Li75L2T4oCdAAAAAAAAAAAAAAAvMC0CFQCGVhBfaUrGpIlFElNJ085aRip93AIUNT7ToXpmV8IDJXL_fIbagnLGqiY.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52755&encoding=UTF-8&data=ACPmcwAAAAcAAE5cAAAAAQAq6K6y5aW95Lit5Zu95pWF5LqL6ZyA6KaB4oCc5aSa5YWD5Li75L2T4oCdAAAAAAAAAAAAAAAuMCwCFCqtqOGKSckuQQqlACk9X0uWVNqaAhR8y6J9IZhWSuea-AnbNHFAicRRk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