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梁思成先生在《大拙至美》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建筑是历史的反映,建筑是有民族性的。”而工业建筑作为工业遗存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证,历经岁月洗礼,正以崭新的姿态并夹裹着历史的回响向今天乃至更远的明天远行。 也许,你是将迷人的婚纱照定格在798艺术园区的90后新人;或是将一场现代艺术展开在包豪斯厂房的艺术家;也可能是走进工业博物馆缅怀并沉思那段激情岁月的老工人……在创意经济急促的脚步之下,时尚、创意文化在这个空间里与如今看来有些笨重、粗陋的工业遗存相互碰撞,人们在赏玩之余似乎有了一种时光穿越的臆想。 5月12日——7月14日,工人日报文化周刊策划的一组以“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分别在北京、沈阳、青岛、无锡、广州、上海6地,通过记者采访、调查等方式,对在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方面做出有益探索的地区做了一个集中的梳理、比对。围绕再利用的现状、原则和方式、支持政策和管理模式、社会效益等方面,探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发展之路。一方面,丰富了读者对工业遗存的感性认知;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决策者提供一些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思路和方法。而这些报道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些许探索,恰恰迎合了刚刚过去的第9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06年,我国首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一纸《无锡建议》使得工业遗产登上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大雅之堂。时隔8年,我们从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这个角度深入进去,而这种探索对于整个工业遗存乃至其他种类的文化遗存来说,或可有见微知著的预期。 仔细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文物的保护,“无例外为了古为今用。但用之之道,则各不相同”。首钢搬迁后遗留的老厂区,正在加速构建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798艺术区依托718联合厂自发形成当代艺术的集结地;沈阳铸造厂变身中国工业博物馆,以此留住大工业城市的文化记忆;青岛百年老厂在续写啤酒行业“传道者”的同时,打造适应时代需求的工业旅游样板;上海将其开发为游憩区、广场、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等市政型开发项目……如今,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大多走的文化创意之路。然而,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工业建筑都建成博物馆、创意产业园、遗址公园,也不能保证改造成型的“保护区”持续运转良好。 这些共同拥有工业文化符号的建筑,能否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发展中兼顾历史意义与城市效率?比如,一些创意园在建成之初的“热闹火爆众人捧”之后,面临的是“迅速失语鸟枪换炮”;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如何平衡工业建筑遗产的公共性与商业性? 在这组系列报道中,配发的几篇“工业文明随想”以相对轻松的笔调将这一问题的关注由国内扩展到有着更多经验的欧美老牌工业国家,对比之下,相似之处不少,启发亦不少,比如有一个住进“都市里的村庄”的想法,将个人拥有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一个大胆的设想提出来,这种借鉴于欧洲,以社会资金的介入来参与遗产保护的方式,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同时我们期望,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尽可能不要侧重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而是根据不同工业建筑遗产的性质,探索更为合理而广泛的利用方式,特别是倾向于文化设施的建设,既体现工业遗产特色,又使公众得到游憩、观赏和娱乐。 (记者 赵亮)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地方政府应该赔偿校车遇难家庭吗
已是最后一篇
-
地方政府应该赔偿校车遇难家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