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庙会 沦为“鸡肋”?
发表时间:2012-02-07   来源:光明日报

 

 

  千篇一律,这是人们对庙会最多的抱怨。庙会和庙会雷同,摊位和摊位雷同。传统的老北京庙会其实就是民俗演出与民间商业的汇集地,二者缺一不可。不过时下庙会组织者的商业神经明显更强,以致庙会文化演出活动显得陈旧落套,难为百姓接受,而且不少庙会只是开张时有民俗表演,接下来全是叫卖东西。怀旧,是庙会的主题。但人们很难再回到过去,很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复古,并不能搔到人们的痒处,反而让人心生反感。很多庙会上,最火的不是老北京小吃,而是烤羊肉串,庙会俨然变成了小吃街,令人啼笑皆非。

  “逛庙会了吗?”

  这是前些年春节期间不少北京人的见面问候语之一。

  但如今,这样的问候越来越少。历经20多年的京城庙会,因没有新意且同质化严重,其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如何处理好怀旧与创新的问题,已成为京城庙会亟须突破的瓶颈。

  怀旧:老套与俗气

  庙会,源于旧时的祭祀活动,后逐渐与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祭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或“节场”。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庙会成为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民俗活动,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

  改革开放后,庙会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不少中老年人本着怀旧的心理去重温儿时的记忆,年轻人也图新鲜地去凑热闹。起初,人多、杂乱的庙会还颇有人气,但千篇一律的样式和摊点,让人觉得单调、乏味、无趣,近年来逛庙会人数锐减。老套与俗气,似乎成了京城庙会一种挥之难去的“鸡肋”感。

  厂甸庙会是全国首个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庙会,它依托琉璃厂文市,因不收门票而人流蜂拥。在出版社工作的方女士说,厂甸庙会刚开办时,她大年初一带着孩子去逛庙会,只能随着人流往前走,游行似地走了整条街,路旁的摊点根本无法靠近。而且那些摊点,小吃因卫生环境不好不敢让孩子吃,假花、玩具都太粗糙,唯一的收获是买了一个风车,结果没回到家就坏了。去地坛庙会,进了公园,看到如织的人流,连逛都没逛就打了退堂鼓。以后过年再拉孩子逛庙会,孩子打死都不去。“孩子放了假,天天在家上网,想带他出来见识一下老北京风情,可这庙会也太让人失望了。”方女士无奈地说。

  千篇一律,这是人们对庙会最多的抱怨。庙会和庙会雷同,摊位和摊位雷同。传统的老北京庙会其实就是民俗演出与民间商业的汇集地,二者缺一不可。不过时下庙会组织者的商业神经明显更强,以致庙会文化演出活动显得陈旧落套,难为百姓接受,而且不少庙会只是开张时有民俗表演,接下来全是叫卖东西。过去的庙会对商品流通起到过积极作用,庙会的集市是吃穿用玩无所不包的。但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不必到庙会上买生活必需品了。可想买些独特的老北京的玩意儿,也不那么可心。退休工人老那说,现在卖的兔儿爷,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厂甸庙会独有的一米多长的糖葫芦也见不到了……

  怀旧,是庙会的主题。但人们很难再回到过去,很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复古,并不能搔到人们的痒处,反而让人心生反感。即使是原汁原味的东西,如今品起来也难免会有“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尴尬。单调的重复和老套让中老年人没有心情,更难以吸引年轻人。今年的龙潭庙会上,最火的不是老北京小吃,而是烤羊肉串,庙会俨然变成了小吃街,令人啼笑皆非。

  创新:难成气候

  京城庙会,多打民俗牌。要办出特色和新意,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探索创新。近年来,大观园的“红楼”主题,朝阳公园和石景山游乐场的“洋庙会”显得与众不同,而今年北京国际雕塑园的相亲庙会更是大为火爆,8万多人来赶此大集,让人觉得新奇:原来庙会还可以这样办。

  “替儿女着急的老人占此次庙会相亲的70%”,据相亲大会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春节庙会相亲人数比往年要多。去年的庙会相亲几乎都是老人来参加,今年年轻人也多了。主要是这两年相亲节目热播后,激发了年轻人相亲的热情,改变了认为相亲就是丢面子的想法。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只是单纯交流信息未免单调,要提高成功率,还是应多给年轻人之间提供交流的机会。这也是相亲庙会面临的新问题。

  其实,每年出新是个大难题,如大观园红楼庙会,年年省亲未免落套,今年园内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免费给非遗项目提供20个摊位,集中展示泥人、空竹、面人、料器、内画鼻烟壶等非遗项目。但遗憾的是,这些摊位遇冷,说明传统文化要融入当今生活,仍需在形式及内涵上与时代接轨。

  前门大街庙会今年仍是一届台湾风情庙会,小吃+巡演+创意生活产品+生活情调小物件+台湾风情的组合颇受年轻人的青睐。但每年需有新的主题,也给主办者不小的压力。

  今年最大的庙会“创新”是在清东陵举办的穿越庙会,在这里,清代皇帝与阿凡达、机器猫等穿越到了一起,引来质疑和批评。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这样的庙会,既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是对庙会的肆意解构,是对年文化的亵渎。清东陵庙会的组织者应该对公众作出反思和检讨,要让人们知道庙会是有边界的,不能想一出是一出,随意拿文化当玩偶来糟蹋。”

  庙会既是娱乐观光的地方,也是一个展示才技的舞台;既是一个消费的市场,也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看,庙会面临的创新挑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拓展庙会的开放程度,如何引进外地的、外国的文化理念及表现形式,以便给游客带来持续的新鲜感;比如,如何使北京的庙会根据时代热点,策划特色主题,将休闲与学知结合起来;比如,如何根据自己的传统特长和未来发展,确定独特的游客定位,打出品牌效应……

  这样,才能使创新形成气候,从而使庙会充满活力,并延长其生命力。

  文化几被商业湮没

  过去,庙会是传统和厚重的文化象征,在春节庙会上,人们能够看到最民俗和最民族的艺术融合。但随着“新”庙会的出现,商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发现庙会已经离传统印象相去甚远。

  厂甸庙会刚恢复那几年,最多时曾安排30多档花会来表演。天桥的中幡、延庆的木偶秧歌、密云的扑蝴蝶、门头沟的太平鼓、怀柔的二魁摔跤……特别受欢迎。厂甸庙会还曾立起过海王村的门楼,搭起过茶棚、电影棚,棚里放满长条板凳,传统味道十足。但是,蜂拥的人群使原本逼仄的场地更为拥挤,巨大的安全隐患让这些表演不断瘦身,直至消失。不少市民反映,厂甸庙会自去年起搬至陶然亭公园举办,全然没有了年味。

  庙会蕴藏着文化及商机,但是开发这些不能全指望市场来解决。政府在规划、管理上,还有着很大的作为空间。举例来说,小吃是庙会的主角。但是,庙会上的老字号小吃,却是遭遇“克隆”最严重的地方,正宗老字号追查假冒商标又有难度。而庙会小吃的招标经营权,却只需要提供经营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就可以,而不需要经营者提供商标注册证明,这无疑给商标侵权提供了机会,对于庙会的本来形象构成了伤害。而今年龙潭庙会烤串挤掉小吃,不少人认为没有年味,但在商家看来,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对此,有专家表示,庙会是文化产物,文化才是庙会的核心,商业性只是附加价值,两者虽缺一不可,但是商业性不能凌驾于文化价值之上。而目前庙会举办重点过度集中在项目招商、价格竞争上,忽略了文化,自然丢掉了品质。

  一些年轻人则认为,目前的庙会多为公园展览式的静态庙会,应当提倡一种行进式的庙会,让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进来。或者增强互动,多一点儿个人参与的竞技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达人”们显一显身手,露一露峥嵘,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还可以还原庙会传统中固有的自发性和节日狂欢的喜庆劲儿,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造成大的文化景观,其在隐性收入和提升庙会品牌方面发挥的作用将难以估量。

  也有专家建言,北京的庙会欲摆脱同质化的尴尬,可做区域性的规划。南部城区的庙会,如龙潭庙会,可主打宣南文化、天桥文化,重现老北京市井生活;北部城区庙会,如地坛庙会,可主推皇城、坛庙祭祀文化;东部城区的庙会可以粮仓文化为特色;西部城区庙会可再现老北京贵族节庆习俗。这样不同地区的庙会主打其地域性的文化,既避免了同质化,又能弘扬老北京传统。

  看来,庙会创新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其关键是要提升文化品位,而这又要把握好怀旧与创新的分寸。近几年出现过一些新庙会,盲目照搬旧有形式或西洋模式,都不能持久。其实,办庙会还是应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只有创新,才能给传统注入活力,才能使怀旧也怀出另一番值得回味的滋味,从而使庙会获得社会的认同,长久地生存下去。

责任编辑:桑小婷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90048&encoding=UTF-8&data=AAd6QAAAAAcAAADsAAAAAQAi5Lqs5Z-O5bqZ5LyaIOaypuS4uuKAnOm4oeiCi-KAne-8nwAAAAAAAAAAAAAALjAsAhQt9GOkTl6uZp-hO2im9yieasjM2AIUdsFH0D30DiN5hhjVwHwGYopeTf0.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90048&encoding=UTF-8&data=AAd6QAAAAAcAAADsAAAAAQAi5Lqs5Z-O5bqZ5LyaIOaypuS4uuKAnOm4oeiCi-KAne-8nwAAAAAAAAAAAAAALjAsAhQiUfV8Aq1ujSw2P2dlgOtDfnI6xAIUGm5mr2aktkjxCeSOcAkKOw4ahn4.&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