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原本不应这么沉重
发表时间:2011-11-15   来源:吉林日报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人们的道德水准和公德意识却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见义勇为就是一个令人纠结的话题。一些见义勇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尴尬效应,导致很多人抱着“天下美德、与我无关”的心态。

  近日,记者就“遇到摔倒老人,你扶不扶?”这个问题,随机对20名路人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有一半的人选择不去搀扶,且理由都是“不敢扶”。

  今年68岁的王大爷在采访中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有心扶但不敢扶,万一被讹上,自己倒是无所谓,就怕给子女添负担。当记者问“如果您摔倒了会不会希望有人能扶一下?”他无奈地表示,那就看运气了,没人扶也不会去怪责别人,自认倒霉。

  “小悦悦”、“彭宇案”等事件的发生,不断撞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在面对他人需要帮助或是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望而却步。人们开始思考,为什么“见义勇为”这种传统美德,今天变得如此让人纠结?

  道德层面:正义良知不可或缺

  有专家学者认为:首先,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传统价值观念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东方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正义和良知”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从古至今都在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然而,近些年,这种观念逐渐在人群中淡化,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我发展,而对社会其它事物漠不关心。这就说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见义不为”就是价值观发生变化的表象。

  其次,这些年,对于思想教育层面的工作有所忽视,在导向上鼓励人们追求物质上的东西过多,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提升。人们的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导向的指引,见义勇为是人最基本的良知和道德,是道德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遗憾的是,针对道德建设,特别是见义勇为出现的问题,各方面在思想领域做的工作偏少。当今,人们面临的最大诱惑就是金钱和物质利益,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有悖于社会公德的思想和行为充斥在很多社会群体之中,致使人们的道德水准明显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

  第三,见义勇为的实际情况确实让人们感到了困惑,致使许多人在伸出援手之前有了顾虑。许多人因为救人而惹上麻烦,比如:有的被反咬为肇事者,做好事的人要自己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陷入了无尽烦恼之中;有的因为救助不当,造成更大的损害,救助一些特殊的,如突发的老年病人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但是一些普通人并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有的救助他人时自己受到伤害甚至连累家人,一些见义勇为者在事发时没有想得太多,出现了不可预计的后果……这些都影响了人们见义勇为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姚杰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88598&encoding=UTF-8&data=AAXt9gAAAAcAAADsAAAAAQAn6KeB5LmJ5YuH5Li677ya5Y6f5pys5LiN5bqU6L-Z5LmI5rKJ6YeNAAAAAAAAAAAAAAAvMC0CFQCKb_bn03BvVOkoEUwykhyQHJPluQIUIy65sMWl9tvURfUkE4SIrJ-kxBs.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88598&encoding=UTF-8&data=AAXt9gAAAAcAAADsAAAAAQAn6KeB5LmJ5YuH5Li677ya5Y6f5pys5LiN5bqU6L-Z5LmI5rKJ6YeNAAAAAAAAAAAAAAAuMCwCFGlfC5MelWAZ27uht2JvSllKZ3KkAhRWZetmCXaL0SjEnUn-OgyNc90dA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