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侨乡演绎时代新故事
发表时间:2016-06-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安徽歙县槐塘村侨民的欧式别墅。中新社记者 张 强摄

  

  图为安徽长临河镇风光图片来源:城市中国

  6月22日至24日,由安徽省侨联组织的“江淮情·侨乡行”媒体采访团走进安徽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安徽歙县棠樾槐塘村两大侨乡,深度挖掘安徽省侨乡的人文、风俗和发展变迁,反映侨乡的新面貌、群众新风尚和侨乡侨情新特点。

  修缮家谱,助侨胞寻根

  位于安徽省肥东县的老侨乡长临河镇六家畈,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清朝末年,由于漕运兴盛,长临河古镇为巢湖北岸地区的商品分销集散地,有“小上海”之称;承袭重视教育之风,长临河镇孕育出800多名大学教授、科技专家等高端型人才,遍布海外;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风光如画的环巢湖玉带河公园,天然的地缘优势使长临河镇旅游业发展态势如火如荼。如今,作为安徽省历史底蕴深厚的老侨乡又选择盛世修谱,助力侨胞回乡寻根。据安徽肥东县长临河镇丁氏宗亲理事会秘书长丁家富介绍,目前,长临河镇的丁氏、吴氏、盛氏、罗氏家族都在修缮各自的家谱,其中,吴氏已在六家畈建了祠堂。

  中山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人类学系副教授段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海外华人编修族谱,是华人尊祖敬宗的常见方式,老一辈华人希望借此让海外华人后代知道自己的源头,同时借助这样的活动团结宗亲,增强内聚力。”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陈奕平则认为:“随着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海外侨胞借助中国力量发展机遇越来越好,海外华人与中国的联系越多,他们心中的乡情则愈浓厚。”他提出盛世修谱这一举措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它既代表着海外华人寻根的文化情结与国内家族树立历史传承的需求,实则也彰显出近年来华人经济实力的提升。

  生活富裕,乡民追求新生活

  安徽省另一大侨乡歙县槐塘村地处皖南山区,与长临河镇深厚的历史积淀相比,略显年轻的侨乡歙县槐塘村呈现出另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据安徽省歙县侨联秘书长吕红梅介绍,槐塘村村民早期多以探亲、劳务输出、旅游等形式出国,到现在全村已有六成以上的青壮年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务工经商,大部分从事餐饮、服装、皮革行业。

  远在海外的歙县华人创业之路自然丰富多彩,留守的老一代乡民的生活也同样值得关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吕红梅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发生在侨乡乡民生活中的朴实无华的小故事。在槐塘村,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村民也能对欧元汇率了如指掌,由于子女远在海外打工,老人们便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过去留守在侨乡的老人们大多思想保守,恪守着古老的安土重迁思想,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海外的子女开始有意识地帮老人办理出国,把他们接到身边共聚天伦之乐,以尽孝道。同时,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走出国门探亲旅游,追寻自我新生活。吕红梅说:“我所熟悉的一个乡民胡克杭,他的3个子女都在国外。他虽然是地道的农民出身,现在却和妻子几乎常年旅居国外。在国外,他常去各大旅游景区,西班牙地中海、加那利群岛等等,他很会享受生活,常说要到处看看,追求自己想要的新生活。”

  远居海外,仍系一身乡愁

  从侨乡走出的华人们虽常年旅居海外,却不忘一腔家国情怀。为了不让孩子忘记母语、淡忘乡愁,槐塘村在西班牙经商的黄桂英夫妇坚持让自己的子女回歙县读书,黄桂英说:“人走到哪都不能忘本。”像这样的家庭,槐塘村比比皆是,他们非常重视后代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选择将出生在国外的子女送回国内读书,或是让孩子们利用寒暑假回国学习中文。

  近年来,安徽槐塘归国探亲的华侨华人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前些年走出去的华侨当他们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一定不会忘的就是家乡,是乡愁。”吕红梅说:“华侨们多选择春节期间回乡,因为那时候最有人情味。”从槐塘走出的华侨们不仅通过努力拼搏使自己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华商,同时不忘反哺家乡,积极在歙县投资创办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郑仕意便是其中一个。郑仕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无论我走向何方,歙县永远是我不离不弃、最亲最近的家乡。”

  尽管如此,目前国内侨乡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断裂问题。基于此,陈奕平表示:“在国外生活的华二代、华三代们由于要融入当地生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疏远、与留守老人之间的文化交流障碍是无法避免的,学校、家庭有责任帮助他们培养文化情怀,提升文化认同感。”

  乡愁的另一面是永远无法割舍的至亲血缘。对于远在海外的华侨来说,留守在家乡的父母一直是他们最深的牵挂。在安徽槐塘村,青壮年都出去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老人患病养老只能请保姆或靠亲戚、邻里帮忙照看。关于这个问题,陈奕平给出建议:“老龄化危机,是国内侨乡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移民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民政部门与社区服务共同努力,从我国的养老体制与政策入手,可调动海外力量参与我们的养老体制,或者至少侨乡的一些养老设施机构,可引入养老企业等。此外,子女应充分利用语音、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关心老人,弥补老人的情感缺失。”(孙少锋 顾彦秋)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王文宇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479840&encoding=UTF-8&data=ADUZIAAAAAcAAGqXAAAAAQAh5a6J5b695L6o5Lmh5ryU57uO5pe25Luj5paw5pWF5LqLAAAAAAAAAAAAAAAuMCwCFBSp4z3QVMoDQspyE-HF_elAij5vAhR0nzRxaUEfWBiuSPI9DkWlKhGf-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479840&encoding=UTF-8&data=ADUZIAAAAAcAAGqXAAAAAQAh5a6J5b695L6o5Lmh5ryU57uO5pe25Luj5paw5pWF5LqLAAAAAAAAAAAAAAAvMC0CFHFVxpj9vS2Va2ASKTIAFqtkmeyCAhUAjbC-FPh7IESd_VYjuTSwroBBzR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