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点亮张家港
发表时间:2016-11-28   来源:光明日报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带来新气象】

  日前,一台大戏《邓世昌》拉开“2016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的帷幕。“传统节庆和纪念活动相结合”“民俗特色和高雅艺术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探索,让坚守13年的长江文化艺术节常办常新。

  “张家港作为一个县级市不仅扛起了长江文化的大旗,而且要在这面大旗下让文化浸润整座城市,引领城市发展。”江苏省张家港市委书记朱立凡说。

  张家港市坚守文化根脉,对文化建设有创新意识。今年,该市“县域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探索与示范”项目成为全国仅有的4个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之一。2013年,“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模式创新与示范”也同样作为重点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不久前,评弹演员季静娟和搭档赴法国参加第九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双双荣获“卢浮”银奖,为张家港市戏曲曲艺赢得首个国际奖项。她的成功得益于张家港文化强市、文化惠民的理念。

  近年来,张家港市制定实施多项政策,每年投入950万元资金用于文艺创作和奖励。文化中心、评弹艺术馆、河阳宝卷馆等成为文化地标,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居全国领先地位;一批曲艺作品在文化部群星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重点赛事中频频获奖;获得了“中国曲艺之乡”“中国小戏小品之乡”“中国宝卷之乡”等称号。不久前,张家港还成为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中国曲艺名城”。

  市民陈黎明登录张家港数字博物馆网页,发现文物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在眼前后,愉快地和朋友分享:“这样的方式让文物变得生动起来,更方便我们去了解。”

  数字博物馆的华丽“蜕变”得益于该市统一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此外,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子系统与区镇进行对接,实现了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借助数字化平台,文化服务实现了全覆盖,跨越了地域限制。

  “数字化”服务只是近年来张家港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化惠民服务的一种途径,但文化要真正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还是离不开有血有肉的人的广泛参与,网格文化员、文化志愿者就是张家港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的中坚力量。

  2012年年底,张家港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将全市区域划分为1051个文化网格,组建了一支1075人的网格文化员队伍,把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2015年,张家港共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活动90项1500余次,受益人次达15万。通过一项项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惠民的举措落实到城乡每一个角落。

  张家港还尝试通过生产性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久远。该市把有500多年的历史的雷沟大布织染工艺列入全市首批“非遗”目录,并在2009年指定某公司为代表性传承单位。该公司在注册“雷沟大布”商标的同时,将传统的制作工艺与现代服饰需求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还请设计师做成了服装。现在,雷沟大布元素面料每年约生产200万米左右,2015年还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记者 苏雁)

责任编辑:王文宇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908212&encoding=UTF-8&data=ADuidAAAAAcAAIDLAAAAAQAV5paH5YyW54K55Lqu5byg5a625rivAAAAAAAAAAAAAAAvMC0CFQCDYqwpheTtMfiJBWU_IUwDZ5XYewIUKH-9WgLrGWRW_uwadzxryAPSIxk.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908212&encoding=UTF-8&data=ADuidAAAAAcAAIDLAAAAAQAV5paH5YyW54K55Lqu5byg5a625rivAAAAAAAAAAAAAAAuMCwCFBawyzmQKTcv8OAAyy4rzj-SowqwAhRoMtmrBrZqPdT0yiRz7S_5JDZvOA..&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