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石
发表时间:2016-08-02   来源:广西日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笃信,坚定并坚守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意义深远。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源泉

  一、从“以民为本”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坚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民为本”等思想源远流长。孔子的“尊君爱民”、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等民本思想,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王道”政治的治国之道核心。从毛泽东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为人民服务”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的民生观,蕴涵着深刻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以满足人民利益为准绳的价值取向,逐渐形成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精神底气。

  二、从“建设新中国”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号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就进行救国救民、兴邦富国的探索。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发出的“建立新中国”的号召,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建设和改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逐渐丰富。从“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从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到提出“五位一体”“五大发展理念”等发展思路,这些目标和思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步深化,向世人清晰地勾画了实现民族复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三、从“四海之内皆兄弟”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愿景,构建了宏阔的世界眼光。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强调“和而不同”“有容乃大”,不仅使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扩展,而且在不同文化交融中构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如孔子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形成了以家庭情怀灌注的“天下”观。对外形成五经的“讲信修睦”“协和万邦”交往观,对内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文德,来远人”“以德行仁,不以力称霸”的政治修养途径和政治自信,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宏大的文化气度和设计。秉承这种文化精神,才有后来的丝绸之路和平经贸,郑和七下西洋而不殖民,儒、佛、道三教在东亚的和平传播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勾勒了“新丝绸之路”蓝图、倡导成立亚投行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这充分表达了以和平交往为核心,以经济利益共同体为基础,进而成为求同存异、互信互爱的文化共同体的文化愿景。

  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殷实底色

  一、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1946年,毛泽东站在人民的立场,说出了著名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对革命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因此,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也要有文化自省。不仅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促进文化市场体系日趋活跃,更要促进国人文化意识的普遍觉醒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建设能力的历史性提升,从而构建起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文化自信心。

  二、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自信整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把“四个自信”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四个自信”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从“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高度,以坚持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完善中国制度为立足点,从历史认知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认同,从经济层面进入制度层面,从政治层面转入文化层面,从杂音纷扰到凝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民生和关注人的心灵以及精神层面,并将中华民族的生活价值体系及其表达方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

  文化自信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

  一、从“古今中外法”到历史是“营养剂”“必修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意识。1942年,毛泽东提出了研究历史的“古今中外法”,阐明了处理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辩证关系。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习近平指出历史是“营养剂”,学习党史是必修课,强调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同时,还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又要对各种有益的思想学派流派进行引领式包容性发展;既要戒除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扎根于现实,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遗产,特别是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9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袭误导。以清醒的现实情怀和人文关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心怀理想,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历史发展规律,在文化自信整体格局中更具核心意义。

  二、从“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时期,我们要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必须以文化的改革创新为动力,必须与时俱进,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明确文化发展定位,完善文化发展举措,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广视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如此,才能描绘出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刘绍卫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 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