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需要文化自信 文化耐力和文化定力
发表时间:2014-11-05   来源:黑龙江日报

  10月15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以“精神命脉”、“重要源泉”、“坚实根基”三个概念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耐力和文化定力。

  一、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和地位的充分认识和认同。中国梦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母体和基因,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邃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是我们保持自身文化价值认同,焕发中国梦“文化自信”的本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救国图强的历史选择,这种选择巩固重构了中国梦“文化自信”的根基。基于此种意义上的文化自信,不仅为中国梦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而且强力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照亮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光辉灯塔,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通途。中国人民在中国梦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它体现着中国梦“文化自信”的思想理念和终极关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文化支撑。在中国人民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在文化自信的问题上,曾出现过“自大自傲”和“自卑自弃”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中国梦的“文化自信”,既摒弃毫无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儒家保守主义”、“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东方中心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建设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二、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耐力”

  文化耐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基于自身文化吸收、借鉴和整合生命禀赋,产生生存耐性,把握文化发展规律,释放出的海纳百川、经久不衰的文化生命力。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在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境内各个族群不断播迁、融合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民族融合的实质是文化融合,因此中华民族的形成其文化吸收、借鉴和整合生命禀赋是常态。也正因如此,中国才拥有了薪火相传、绵绵流长的五千年文化。中国人在追求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也曾有过或时强时弱,或“固步自封”,或“妄自菲薄”的表现,但中国梦的“文化耐力”总能引领中华民族“革固纳新”,走向更高的文化自觉和辉煌。这也就是中国梦“文化耐力”的魅力所在。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定力”

  文化定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领域上排除各种干扰的坚守,它具有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担当特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中国梦的“文化定力”。这种“文化定力”,不仅是对自我文化的坚守,对异己文化的欣赏、包容与并存,更有对“天下大同”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化不仅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传播和辐射至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南亚国家及地区,时至今日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被世界公认为“儒家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政治长期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尽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积累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但是中华民族正奋进在崛起的道路上,没有迈不过的坎儿,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这正是中国梦“文化定力”的集中展示,它表明,越是在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关键发展阶段,我们越是要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战略定力。

  中国梦的文化自信、文化耐力和文化定力相互促进,三者缺一不可。没有文化自信,我们就会自卑和迷茫;没有文化耐力,我们就会僵化和保守;没有文化定力,我们就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刘伟民 孙彩燕: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