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
发表时间:2011-06-0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电影《从奴隶到将军》曾经教育和鼓舞了一代人,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军事家。

  罗炳辉,1897年出生于云南彝良大河区阿都乡偏坡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5年入滇军当兵,曾参加讨袁护国战争。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但因对旧军队中的腐败现象不满,被怀疑是共产党员,于1928年冬被遣离部队。

  1929年春,罗炳辉任江西省吉安县靖卫大队大队长,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纵队长、军长等职,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巩固发展苏区的作战中,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所部参加了龙冈、中村、莲塘、良村、南雄水口、建(宁)黎(川)泰(宁)、黄陂、草台岗等战役战斗,连战连胜。在完成艰险任务中,智勇兼备,屡立战功,曾获中革军委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曾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罗炳辉任新组成的红9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渡过闽江。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红9军团被誉为长征中的“战略轻骑”。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罗炳辉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1月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5月任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曾指挥部队三打来安县城,沉重打击了“扫荡”、抢粮的日伪军。1940年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1941年起任新四军第2师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率部转战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津浦铁路两侧,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注意从严治军,言传身教,强化官兵的战术技术训练,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亲自编写了《指挥员实用手册》《民兵战术》等教材,并经常给基层指挥员上军事课。

  1945年8月初,罗炳辉虽身患重病,仍亲临前线指挥所部参加大反攻,解放了苏皖边界的六合、定远、嘉山、天长等城镇。9月,任新四军第2纵队司令员。1946年4月,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6月,在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前夕,到枣庄前线指挥作战。21日在返回临沂途经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幸逝世。

  链 接

  ■罗炳辉事迹陈列馆

  罗炳辉事迹陈列馆,又名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位于云南省彝良县城西侧将军山上,1991年建成,馆藏有罗炳辉将军生前事迹介绍、资料及图片展览。展室有文字资料126件,图片资料205幅,汇录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书籍7种版本,革命文物33件,罗炳辉铜像一尊。该馆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光明日报记者 殷泓整理)

责任编辑: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