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众观点指导精神文明建设
群众性创建活动
重视德治 创新社会软管理
把道德建设转化为人民的实践
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支撑
依靠人民建设道德社会
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
农民工是现阶段最基本群众
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
重温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纲
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
h1.jpg
精神文明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的物质存在决定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我们能为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人民群众就会积极地来参与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商品的消费,文化建设就能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精神文化利益的诉求

  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为自己利益奋斗的行动。同样,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精神文化利益的诉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精神文化利益奋斗的行动。

  社会的物质存在决定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精神文明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的物质存在决定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比如,现阶段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反映到思想道德领域中主要是要讲“诚信”,守信誉。讲诚信对经营者与消费者都有利,不讲诚信对经营者与消费者都有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这一职业道德就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建设“诚信社会”就应当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只要把这个“利益”问题向群众讲清楚,群众就会跟着我们去搞这个建设;只有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诚信社会才能够建成。

    又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文化消费相应上升,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就成了人民群众的新的利益诉求。我们能为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人民群众就会积极地来参与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商品的消费,文化建设就能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抓住群众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群众就会跟着我们干

  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思想、道德、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存在,只要我们抓的准,群众就会跟着我们干,只要群众参与进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相反,群众就会远离我们,那么我们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

  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一条能够为之奋斗并实现利益诉求的路径,这是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成功运用,是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为人民服务的一条有效路径。因为,无论是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还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都始于基层,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建立良好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利益诉求,是人民群众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它源于基层,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参与。由于创建活动是“从人民群众中来”的,所以我们才能够使其更广泛地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形成今天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工作局面。

  抓住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变化的、新的、现实的需要

  要巩固和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就必须一方面要了解和把握好当前群众在精神文化中的利益诉求。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我们正在迈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新的诉求,比如,过去在窗口行业要求的“来有迎声、走有送声”等等,现在已被诚信服务所取代。又比如,过去的环境建设强调净化、硬化,现在人们更需要的是治污、绿化,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创建活动要赢得人民群众的继续参与,就必须抓住人民群众变化之中的、新的、现实的需要。

  人民群众的力量被广泛调动起来,才能够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

  另一方面,要始终把握好创建活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既然人民群众是活动的主体,要有群众的广泛参与,那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就不能只局限在一些条件好的地方,总是那么几个城市、那么一批村镇和单位。文明不文明是相对的,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条件进行分类指导,使更多城市、村镇、单位的群众都参与进来,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上一个目标,这样就能普遍调动广大城乡、各行各业和各界群众的积极性。人民群众的力量被广泛调动起来,才能够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人们才会普遍享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满足农民工这一新兴的最大群体的精神文化诉求

  农民工亦工亦农,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迈入工业化、城镇化这个历史阶段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他们是我国现阶段中最大的劳动大军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这一最大群体不仅要产生出新的经济、政治诉求,也会萌发出新的精神文化诉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定特别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利益,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把他们组织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我们在搞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社会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中都要想一想他们的需要,我们在组织开展这些活动时都要想办法设计一些他们能够参与的载体。把人民群众中这一最大的群体对精神文化的诉求搞清楚,把人民群众中这支最大的力量组织到为自己的精神文化利益奋斗中来,精神文明建设就一定会获得本来应有的活力,就一定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本文作者白石,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2.jpg
现在一说到精神文明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什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等等。这说明了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存在价值。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把思想 道德 文化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

  群众性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简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内容和手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只是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工作手段。一方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把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的一个有效途径或者叫路径,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基层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抓起来。另一方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组织群众参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把广大城乡、各行各业的群众组织到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中来,依靠群众的力量来推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可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可以说是精神文明建设对党的唯物史观的一个践行。正因为如此,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就有了很强生命力。

    比如现在一说到精神文明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什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等等。这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但是为什么一提到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就马上想起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说明了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存在价值。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我们党对群众路线有一个表述,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是从群众中走来,到群众中去的。它是怎么从群众中走来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群众的首创,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紧接着是1981年河北保定的“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这是当地驻军和村里的老百姓自发搞起来的,最初没有人去组织。为什么要搞这个活动?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有很多后遗症的问题、军民团结的问题、人们想致富学技术的问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等等,老百姓希望解决这些问题,有这种需求,驻扎在那里的部队发扬解放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跟老百姓一块干这个事情,这就产生了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当时河北省委就发现这个问题,提出共建带自建,没有驻军的农村也可以搞文明村活动。后来又提出来从农村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城市社区,搞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小区创建活动,中央发现了,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军委办公厅联合转发了河北军民共建经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还为此题词,推向了全国。后来上海的文明单位大量的发展,三明市又搞起了文明城市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这么搞起来了。到群众中去,就是从群众的创造中总结经验,变成我们党的主张,然后再回到群众中去。这个标志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二个精神文明建设文件,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文件主要明确了这一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工作领域,没有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写进去,第二个精神文明建设文件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写了进去,这就是“三大创建”: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行业。这个文件用一整章来写,发下去指导全国,又回到群众中去,这些年各地都搞得轰轰烈烈。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才有生命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很有生命力,已搞了30多年,经久不衰。

  抓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老三样” 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

  基本运作形式就是三加三。第一个“三”就是常说的“老三样”: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1.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它的目标任务:是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工作着力点:是“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都在这“三优”里面。工作层面:一个是城区、一个是社区、一个是家庭。这是城市的基础和细胞,把文明要求纳入进去,列入城市测评体系,每个市都要评一评,这样就带动起来了。组织领导:文明委。文明委的领导也是市里主要领导,各部门分解任务,分担责任,组织测评,评比表彰,这项活动是这么来推动的。

  2.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它的目标任务:乡风文明、环境建设、村民素质。工作着力点:放在移风易俗、建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工作层面:小县城和建制镇、行政村、集市、农户。文明小城镇创建和农村其他的文明建设还不一样,它带有城市的特点,所以县城和大的建制镇,特别是县城,可参照城市的办法来搞。“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是我们从“细胞”入手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坚持搞,一抓普及、二抓深化。3、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创建目标:主要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主要是诚信和敬业问题,重点在交通、城管、公安、工商、商贸、卫生、金融、邮电、电信、食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窗口行业进行。工作层面:省市县的党政有关部门和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组织领导:主要是依靠文明委成员单位中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几十个行业都来抓,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三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的节日”

  第二个“三”即“新三样”。这是近些年在全国搞起来的,包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由文明委抓总。1.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任务是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着力点是学校的德育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的净化。这几年学校德育教育开始上来了,一段时间忽视德育课,课时少,课本也不规范,现在德育课课程、课本规范了,但是德育老师队伍这一块还需要加强,前不久搞调查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组织领导:文明委牵头,教育、文化、社会管理、群众团体等多部门参加。2.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搞这个活动主要是培养人们的爱心,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越多越好,现在就是要扩大队伍,谁都可以当志愿者,过去主要是青年人,现在,一些党员、公务员、妇女,包括一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都在不断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工作的开展有的可以通过行政推动,有的可以通过建立协会来推动。活动的组织领导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党员志愿者由组织部负责,公务员志愿者由公务员局负责,巾帼志愿者由妇联负责,青年志愿者由共青团负责,夕阳红志愿者由老龄委负责,等等。还要建立一些诸如抢险救灾等有专业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志愿服务。3.“我们的节日”。“我们的节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七大传统节日里面有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每个节日设一个主题,弘扬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春节,有家的概念,在我们民族的意识中家和国是一体的,家和万事兴,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清明节追思先辈、悼念烈士、搞爱国主义教育。重阳节是老人节,倡导孝老敬老引导人们传承美德。七夕节倡导爱情忠贞,建立稳定和谐的家庭,等等。每个节日来了我们就要做这个工作,就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了。但要注意传统节日中也有一些糟粕的东西,要加以扬弃,把好的东西通过某种形式张扬出来,把我们的文化血脉传承下去。(本文作者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3.jpg
如何在道德建设上拿出管用的办法,切实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五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其他工作上去了,文化搞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建不成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丝毫没有减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思。

  精神文明建设两大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从大方面来讲,包括两个大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图书出版等领域。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道德建设搞不好 会降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十分注重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思想领域的建设主要是解决信念问题,没有信念,一个民族就会是一盘散沙,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就会从根本上出问题。道德领域的建设主要是解决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不好,不仅降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而且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成本。我们的一些企业,由于不讲良心,坑害消费者而失去市场,十几年、几十年的付出毁于一旦;我们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人力、财力年年增加,但如果道德建设搞不好,社会风气不改善,社会秩序是难以搞好的,投入的再多也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道德领域中遇到的新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去找原因、找办法,把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道德规范建立起来。

  “一个雷锋顶十万警察” 社会软管理靠的就是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学中有一个理论叫“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控制也就是社会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的硬管理,一个是社会的软管理。硬管理靠的是法律、警察等,是管人们行为底线的,所以也叫制度化的管理、被动的社会管理。软管理靠的是思想道德建设,是通过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荣辱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这也叫非制度化的管理、主动的社会管理。上世纪60年代,党号召学雷锋,最好的时期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警察。所以我说在一定意义上,“一个雷锋顶十万警察”,这就是社会软管理的作用。现在,是非不清、以耻为荣的问题在社会上一些人当中存在,这是导致公共交往中不讲秩序、职业活动中尔虞我诈、家庭生活中不孝不贞,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原因。如何在道德建设上拿出管用的办法,切实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没有相信和依靠群众这一条 “为了群众”就可能变成“恩赐群众”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一切工作的力量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现在一方面要强调为了群众,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相信和依靠群众。没有相信和依靠群众这一条,“为了群众”就可能演变成“恩赐群众”,我们就成了救世主,成了英雄创造历史。毛泽东同志说过,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基本的原理,如果忘了这两条基本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这是唯物史观,是我们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所必须遵循的。创新社会管理要遵循这个原理,创新社会软管理也要如此。我们说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那么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推动历史前进?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人民群众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的过程中推动历史前进,没有人民群众的奋斗,历史就不会前进。

  把人民群众组织到为自己的精神文化利益的奋斗中来

  在社会软管理上怎样依靠人民群众呢?应做好三件事:第一,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利益。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利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带普遍要求的、共同的利益,需要我们去发现、去集中。第二,把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利益讲给他们听,群众悟出了怎样做才对自己有好处,就会同心来干,这叫觉悟群众。第三,把人民群众组织到为自己的精神文化利益的奋斗中来,这要求我们要有一套被人民群众所欢迎的方针政策和方式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探索。(作者: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

h4.jpg
道德建设也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见难不助、以怨报德,诚信缺失、违诺违约,人口流动带来的空巢老人得不到照顾等等,抓住这些群众的利益诉求来组织道德建设,我们才有可能做到一呼百应,把道德建设变为群众的实践,为道德建设聚集巨大的社会力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我们知道,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决定》。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讲的文化建设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讲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是根本一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其主要领域包括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小文化)。其中,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叫“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建设是指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中主要强调了这些领域中的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决定》中在强调这些领域中的事业建设的同时,更突出了其中的产业发展。

  道德建设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讲的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纵观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中心环节之中;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位于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地位十分重要。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德建设搞不好 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产生消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是“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搞得好不好又会对其它组成部分产生积极或消极作用。

  许多企业出了问题 很大程度是道德方面出了问题

  首先,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看:搞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要解决好生产关系的问题(改革),也要解决产生产力本身的问题。在生产力三大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没有较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难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我们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契约经济,客观的要求生产经营者要讲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一个不讲诚实守信的企业它是做不大做不强的。许多企业出了问题,很大程度也是道德方面出了问题。有的企业做了几十年,花了很多心血,搞得很大,但一夜之间破产了,纠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缺德,由于缺德而破产。因为忽视职业道德建设,不讲诚信,每年失去消费者、失去市场的企业有许多许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同样,相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海尔集团曾经砸掉一批不合格冰箱,这一锤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一锤、是构建企业职业道德的一锤,这一锤砸出了企业的员工素质、砸出了企业的信誉、砸出了一个大的市场,砸出了一个具有国际品牌的大企业。我省的全国道德模范,柏乡粮库总经理尚金锁,靠诚信建设,把一个县粮库搞成了全国最大的粮库,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由此可见,道德建设搞不好,就会对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良好的社会道德,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举足轻重。

  忽视社会道德建设 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管理成本

  其次,从对社会管理的作用上看:社会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社会控制理论(社会管理理论),认为社会管理包括“硬管理”、“软管理”两个方面。社会硬管理主要靠法律、警察。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对人们行为的最后防线,因此也叫制度化管理、消极的、被动的管理。社会软管理主要靠社会道德,通过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使井然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人们的自觉行为之上,所以这也叫非制度化管理,积极、主动的社会管理。没有社会硬管理、不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不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只靠硬管理、忽视软管理更不行,假设人人都不讲道德,都去触犯道德底线——法律,就会出现“法不责众”的问题。同时“硬管理”需要投入,而“软管理”基本没有投入,忽视社会道德建设,不抓社会“软管理”就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管理成本。上世纪60年代学雷锋,其中最好的时期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时候不需要那么多警察,我们的社会管理成本很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雷锋顶十万警察”。我们现在要创新社会管理,构筑社会道德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抓道德建设也是抓民生 对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至关重要

  其三,从对民生的作用上看:道德建设与民生问题有着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一些不道德现象的存在,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比如,去医院做手术要送红包,办营业执照要送红包,甚至办身份证也要送红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由于一些不道德现象的存在,诸如假红酒、瘦肉精、地沟油等等,搞得人们生活很不安宁。前不久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为什么引起那么多网民的热议,这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的利益诉求,人们都在思考,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需要别人帮助的问题,如果我遇到,是不是也会遭到社会的冷漠。所以抓道德建设也是抓民生问题,搞好道德建设,对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至关重要。

  要做到“不变质” 规避“危险”就要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总之,无论从经济建设,还是从社会管理、民生保障上看,道德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按照木桶理论,哪一个板儿都不能短。同样,道德这块板儿要是短了,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会流失掉。30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向全党说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他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他还告诫我们:“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不可能胜利”。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仍令人震聋发聩!我们要科学发展、我们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离开道德建设是万万不行的。我们要做到“不变质”、规避“危险”“少走弯路”,取得“胜利”,就不能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不抓好思想道德建设领域中的工作。

  从平凡事做起 通过群众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力量来推进道德建设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能够做到相信和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上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引导人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通过实践使人民群众认知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好处,通过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力量来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抓住群众的利益诉求来组织道德建设 才能做到一呼百应

  第一,应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出发。人民群众是在争取自己利益的过程中推动历史前进,人民群众看不到自己利益就不会去奋斗,没有人民群众的奋斗,我们任何一项事业都办不成。道德建设也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见难不助、以怨报德,诚信缺失、违诺违约,人口流动带来的空巢老人得不到照顾等等,抓住这些群众的利益诉求来组织道德建设,我们才有可能做到一呼百应,把道德建设变为群众的实践,为道德建设聚集巨大的社会力量。

  抓道德实践应从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等人民的主要道德诉求做起

  第二,应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领域做起。人们的道德诉求来源于人的生活。人们的生活领域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即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依次对应的道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任何一个人只有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都讲道德,他才能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中央提出“四德”建设,前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种概念,后一“德”是属概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具体的、具有实践性,抓道德实践应从这“三德”做起。这“三德”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社会公德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职业道德我们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等,家庭美德我们讲孝老敬老、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等。所以,在组织道德实践中还必须突出重点。道德建设的重点,就是群众主要的道德诉求。根据群众的主要道德诉求,我们提出了在公共交往中乐于助人,大兴互助之风;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大兴诚信之风;在家庭生活中孝老敬老,大兴孝敬之风。这些都与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反映了群众意愿,做好了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好处,群众愿意去做这些事,人们有了参与的积极性,道德建设就会有内在活力。

  把各界群众和各行各业最大限度地引导到道德实践中

  第三,应有强有力的组织指导工作。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既要靠群众的自觉参与,同时也不能忽视组织指导工作。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指导工作,把各界群众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引导到道德实践中来。在这方面,一是要发挥党群部门作用,把各界群众组织起来。组织、人事部门把党员、公务员组织起来,发挥带头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发挥联系企业员工、青少年、妇女的优势,把各方面群众组织起来。二是要发挥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把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特别是把职业道德建设抓起来,把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生产经营者组织到道德实践中来。三是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关的理论研究、媒体报道、文艺宣传一起上,形成扬善抑恶的舆论强势。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力量,依靠人民群众,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搞好。(本文作者: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5.jpg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道德的支撑。无论是发展市场经济、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还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都离不开道德建设。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建设在经济社会中发展的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做支撑,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做不好的。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 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诚信建设作用很大

  首先,看对经济发展的道德支撑作用。

    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经济又是诚信经济,诚信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市场经济计较等价原则,你给我一分钱,我就要给你一分货,讲究等价交换,等价交换的背后是利益交换。你不讲诚信,损害对方的利益,就会失去客户,就要失去市场,最终失去自己的利益。所以说要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道德建设特别是诚信建设作用很大。

    这些年来我们这方面的教训也不少,一些企业百多亿的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有的就是由于缺德而破产的。相反的例子也不少,很多企业由小变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讲诚信,讲职业道德。

    比如说柏乡粮库,一个小小的县粮库现在搞成全国最大的粮库,他的领头人尚金锁是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他始终教育职工要讲诚信,要考虑客户的利益,你什么时候来货我们都收,我什么时候给你的都是货真价实的,所以大家纷纷到他这来,所以越办越大。

    最近河北日报宣传了一个保定的油条哥,题目用得很好:“诚信经营不知亏”,他就不用复炸油,人们放心,结果买他的油条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所有的个体户、所有的企业都这么去做,那么我们的经济就能健康地发展起来。这是对经济建设的道德支撑作用。

  忽视道德建设 良好的社会秩序难以形成

  其次,看对社会管理的支撑作用。搞社会管理创新,很重要的一条是不能忽视道德建设。社会学里有一个理论叫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控制也是社会管理。这个理论认为,社会管理包括硬管理和软管理,硬管理主要靠法律、监狱、警察等,给人以威慑;软管理主要靠道德调整人际关系和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最后的防线。我们现在注重做最后防线的工作,一有什么事情就用警察,一发生什么事就要严管。没有法律、警察这个硬管理不行,因为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但是,忽视道德的作用,没有良好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秩序是难以形成的。如果人人都不讲道德,都去触犯道德底线——法律,就会造成“法不责众”的问题。如果再加上执法者都不讲职业道德,那法律就是“一纸空文”。过去学雷锋的时候社会风气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警察。所以我们说“一个雷锋顶十万警察”,这就是道德的作用。现在我们维稳的经费超过军费了,县委书记天天为这个发愁,学雷锋学好了就不用为这个发愁了,用不着那么多警察,用不着那么多开支。

  道德建设搞好了 对民生改善大有益处

  最后看对改善民生的支撑作用。道德建设搞好了,对民生改善是大有益处的。搞好民生就要解决医疗、就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非常重要,必须要抓好。但是我们有些人常常忘了一点,这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有了什么困难你不帮我,我不帮你,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还相互欺骗,什么地沟油、毒饺子、瘦肉精都出来了,你说老百姓生活能幸福吗?相反的,我们搞“善行河北”,那么多好人好事、善行义举出来了,大批志愿者出来了,社会风气改善了,有些地方幸福指数明显在提高。石家庄有一个社区叫建南小区,建南小区房子是过去五六十年代的房子,不怎么样,外面建了好多新房子,又是高楼又是绿地,各种设施很齐备,小区里有一部分人有能力去买,但是住在这个院里的人都不愿意出去,为什么?因为这个院里道德建设抓得紧,风气好、人际关系和谐。这个院里有志愿者,比方说我是个医生,邻居有心脏病,我就与他结成志愿者,需要时帮一把。大家发挥各自特长,你帮我,我帮你,形成一套完整的互助体系。小孩也是这样,进了院里见了叔叔、阿姨什么的,都要敬个礼,见了老人都要问声爷爷、奶奶好。有一个退下来的老宣传部长,他把孩子组织起来搞活动,比如让他们帮助搞治安,发现可疑的人要报告,小孩玩起来到处跑,有些小偷是他们发现和举报的。所以说这个小区其乐融融,房子不怎么样,但是生活非常舒适。现在我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有的地方幸福指数还不如20年前高。所以说把道德建设搞好了,确实对民生的改善很有作用。但是这一点我们有的同志没看到,只考虑到硬件东西,那很必要,你拿纳税人的钱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软的东西,这些情感的东西,老百姓更需要。你去办个事,“七所八所”不给好处就刁难你,医院做个手术还要拿红包,这些东西多了,老百姓不幸福,你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德建设在经济社会中发展的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做支撑,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做不好的。(本文作者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6.jpg
“善行河北”活动要按照总书记关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要求,进一步用“真善美”占领主流舆论阵地,用“真善美”点亮人们心中的道德明灯。综合运用好理论、新闻、文艺、社会宣传等多种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也坚定了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就如何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河北日报记者专访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白石。

  白石说,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大兴互助、诚信、敬业、孝敬之风为重点,在全省广泛开展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实践证明,“善行河北”活动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载体,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河北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路径。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意见》,按照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有针对性扎实推进的指示,充分地运用“善行河北”活动这一载体,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河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文明风尚,为河北奋进崛起、由大转强提供道德支撑。

  一是进一步回应人民群众在道德建设上的利益诉求。

  道德建设内容丰富、涉及的领域广泛,只有抓住群众的主要道德诉求,把群众的意愿变为活动的主张,才能更有效地汇集群众力量,唤起千百万群众同心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一方面,要继续围绕社会公共生活中存在的人情冷漠、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诚信缺失、职业生活中存在的不尽职守、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冷落老人等当前广大群众在道德建设上反映最强烈、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继续在全省大兴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孝敬之风,让互助、诚信、敬业、孝敬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另一方面,近期将着眼于当前“善行河北”活动的开展情况,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进行再聚焦,推动有关行业制定工作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时间表,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是进一步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其影响正在向社会方方面面拓展延伸,我们既要当好组织者策划者、又要当好“引领者”,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善行”力量发掘好、引导好、鼓励好。一是发挥好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作用,引导城乡各地群众广泛参与,推动活动向社区、乡村、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拓展。二是发挥好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组织作用,引导各行各业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广大干部职工和生产经营者积极履行服务宗旨、诚恳对待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岗位、运行环节中存在的有诺不践、诚信缺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三是发挥好群众团体的组织作用,引导各界群众广泛参与,把广大职工、青少年、妇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广大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一步组织到活动中来,带头倡善行、行义举、作贡献。

  三是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聚集道德正能量。

  “善行河北”活动要按照总书记关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要求,进一步用“真善美”占领主流舆论阵地,用“真善美”点亮人们心中的道德明灯。一是综合运用好理论、新闻、文艺、社会宣传等多种手段。用新闻说事,用理论评理,用文艺演情,用社会宣传强化效果,形成“善行河北”宣传的大合唱。二是充分使用好城乡基层的宣传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好人好事,让善行义举遍及城乡,让道德种子落地生根。三是进一步做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在城镇重点抓好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宣传,在农村大力开展文化墙建设。

h7.jpg
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搞好思想道德建设。只有这么来把握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才能不会犯片面性的错误、闹出笑话,甚至走弯路、搞出乱子,才能全面地、一以贯之地贯彻好我们党的战略方针,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概况,对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认识的片面性会导致工作指导上的混乱  

    这里讲的文明指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毛主席说过,夺取天下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巩固政权也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这里讲的笔杆子就是意识形态工作。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都要通过它来团结全党,引领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形势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我们党在这一工作上进行了创新,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新的概括,概括的结果一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个是最近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些创新,一些新的概括主要体现在三个文件当中:一是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一是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三个是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这三个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指导我们意识形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这方面的所有工作都要以这三个文件为指导。有的同志是长期做宣传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可能知道,但是有些同志刚到这条战线工作,或者来的时间不长,可能不大清楚。如果我们不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一下这三个文件,就可能在认识上、理解上有些片面的东西。比如,有的同志从字义上去理解,精神文明、文化好像不是一回事,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些混乱,概念把握不准。现在我们感觉大家一谈文化就忽视了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这个词提的少了,与前些年比有些淡化了,“两手抓、两手硬”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提的也不多了,有些人淡忘了。在工作指导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文件,包括很重要的文件在表述上发生错误,把文化建设放到社会建设里去写,甚至把精神文明放到文化产业、文化事业里去写,辈分不对,种属关系错位。一些新闻宣传也有些问题,一说文化建设,就只是唱歌跳舞,一说精神文明就仅仅是群众上街,搞些什么活动。理论界也有同样的问题,望文生义,讨论文化建设从字面上去理解,一些理论研究文章阐述很片面。包括我们宣传部的一些同志,可能现在也说不清楚,这对我们的工作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初级阶段国情不变 意识形态工作性质也不会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这二者是一个概念、两种表述。只要我们重温一下这三个文件就清楚了。第一个文件,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这个《决议》首先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定下来了,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又提出了它的工作领域,就是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科技发展。上层建筑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是国家制度,一个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五个方面,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科技。另外这个文件还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个文件,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这里面强调了第一个文件中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也提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工作领域即思想、道德、文化、科技、教育。但这个文件指出,由于科技、教育已有部署,所以该文件主要涉及的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领域的工作。原来宣传部是管科技、教育工作的,后来分出去了,所以工作重点从五个领域变为这三个方面:思想、道德、文化。这是十四届六中全会与十二届六中全会的一个不同、一个变化,但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还是那五大块。这个文件第一次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是这个文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贡献。第三个文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这个文件就总体内容上来讲,从大的方面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是文化。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呢?就是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叫做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把它叫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概念,其主要含义没有变。那么这个文件中的文化是什么呢?这里讲的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包括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定》里讲的文化就是这些方面,强调这些方面的事业建设,叫文化事业。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中讲的文化也是这些方面的工作,只是在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中间切了一刀,一边是文化事业,一边是文化产业。从此我们的文化厅、广电局、新闻出版局,包括报社,工作中既有事业又有了产业,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和前两个六中全会的文件的一个区别点。但是就文化建设的范围来讲,还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这些范围,只是这其中原来的部分事业工作变成产业工作。通过重温这三个文件,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工作领域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工作领域也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大的框架没有变,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概念两种表述。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与十二、十四届六中全会文件相比有技术层面的创新,但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性任务还未完成,这其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文化概念首要关注精神文明这个层面

  刚才说了那么多文化概念,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最大的文化概念是人类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总和。而我们党的文件中所讲的文化概念,主要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文化概念,这个文化概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这个层面的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第二个层次是中文化概念,就是思想、道德、文化中的那个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里面既有事业又有产业。第三个层次即小文化,是中文化建设里面的文学艺术。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讲得很清楚: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文明是相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用经济、政治这个词时,相对应的用文化这个词;当我们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这个词时,相对应的用精神文明这个词。我们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理解得太窄,在指导工作当中,不要一说文化就只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甚至仅限于文学艺术领域。

  抓文化建设首抓思想道德建设 其次才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搞好思想道德建设;其次是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其三是抓文学艺术。只有这么来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有这么来把握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才能不会犯片面性的错误、闹出笑话,甚至走弯路、搞出乱子,才能全面地、一以贯之地贯彻好我们党的战略方针,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本文作者: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8.jpg
农民工是现阶段我们党的基本群众,那么我们党就应该忠实地代表他们、广泛地团结他们、真心地依靠他们,充分保护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抓住“进城”这个关键,就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能使绝大多数群众与我们同心同德,我们党就有了执政根基。

  农民工是现阶段党的最基本的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一个先进的政党,之所以先进,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它能代表人民、依靠人民,有自己的基本群众。

  什么是“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判断“人民”的最终标准是生产力。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人民是指生产力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劳动群众。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其作用是吸收活劳动,只有当它吸收了活劳动,即通过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的劳作,才能产生新的社会财富。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各个历史阶段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人民的主体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人民是农民、工人,而不是掌握土地、机械和金融的地主、资本家和银行家。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是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这其中人数最多、最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是农民工。因为现在我们还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过去我们主要依靠的群众——农民,现在变成半工半农的了,他们是这个时期社会财富的主要创作者。看看我们的城市在很短的时间盖起了那么多高楼大厦,谁盖的?建成了那么多码头、机场、铁路、桥梁,谁建的?城镇中的保安、保姆、清洁工、服务员他们是谁?农忙时他们还要回家干农活儿,这些都是农民工。可以说农民工是我国现阶段中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最大的劳动大军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是当前我们党的最基本的群众。

    保障和发挥好农民工的利益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动力

  既然农民工是现阶段我们党的基本群众,那么我们党就应该忠实地代表他们、广泛地团结他们、真心地依靠他们,充分保护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过程中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每实现自己的一个阶段的利益,历史就前进一步。只有搞明白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才能团结和依靠他们去实现其既定目标。那么我们能否用心了解和正确地看到农民工的利益是关键的关键。不抓他们的共同利益,他们能跟你走吗?你能够团结他们吗?你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历史作用吗?不能。过去我们依靠的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是农民,农民的利益是土地,我们带领他们解决了土地问题,这样我们既解放了生产力,又有了牢固的群众基础。曾经历的“土地改革”和“土地承包”的成功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农民变成农民工,他们既在城里做工、又在农村有自己的土地,他们的利益在哪里?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保证不失去土地的前提下,他们的利益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这就是“进城”。农民工进城的本质是进入二、三产业,他们进入二、三产业的过程就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抓住“进城”这个关键,就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能使绝大多数群众与我们同心同德,我们党就有了执政根基。当然进城不是指全部进入大城市,而是中小城市,包括小城镇,尤其是在农村二、三产业集中的地方就地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如果现在看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政策就应向这方面倾斜,特别是公共财政要多往中小城市、小城镇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多地走进去,同时加快完善他们的户籍、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制度。可以说,抓住了这个问题,许多社会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现阶段我国人数最多的劳动群众感谢共产党,跟着共产党走,因为你发现了他们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并且把他们的利益告诉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为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使他们有望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就会又好又快地完成,我们的事业发展就会更有力量。

  解决生产关系滞后的问题

  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取向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眼里,人民群众要生活、要生活得更好,这是生产力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最终动力。因此,我们说发展生产力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要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取决于相应的生产关系即经济体制。也就是说,我们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设计的是否正确,其根本标准要看是否同时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个标准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改革经济体制,以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回顾30多年来的改革,我们先后做了两件最大的事情:一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这两件事概括起来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即解决超越当时相对低下生产力的“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解决生产关系中“所有制”超前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就赢得了这30多年的大发展。现在,改革又遇到了新瓶颈,我们搞了好多年,就是迈不过去。这是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与30多年前遇到的问题恰恰相反,即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生产力相对发展了,而生产关系却相对滞后了,有的环节已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这除了所有制的一些问题外,主要体现在“分配”问题上。

  由于生产关系中的分配问题的滞后,从而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这就是生产与消费结构的脱节。马克思讲,经济运行的环节、结构可以很多很多,但最终都要归结到生产与消费这个基本结构上来。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你没有东西我没法消费不行,你有了东西我买不起也不行。如果消费跟不上去就必然造成产品积压、生产过剩,货币回不了笼,经济运行不起来。我们常讲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就当前来讲,第一驾马车应该是“消费”,第二驾才是“投入”,第三驾“出口”只是补充,把13亿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做起来才是根本,这个市场比欧美市场都要大。但有人担心,提高消费水平就是普遍提高劳动者的工资,而普遍提高工资就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反过来又阻碍企业的生产。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商品的价格是由C+V+M构成的,现在就总体而言是利润(包括税收)与工资(包括二次分配所得)的不平衡(不排除一些例外:如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薄利小企业、一些企业员工工资过高等),利润过高,而工资偏低,带来的是再生产规模的相对膨胀与消费市场的相对萎缩,购买力不足,企业后继乏力,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没有好处,只有实现利润与工资、生产与消费的相对平衡,对二者才都有好处。因此,分配领域的改革是当前改革最为关键的一环。一切市场都是依据需求来建立的,所有产业结构都是要根据市场来构建的,生产与消费结构调整不好,以市场为导向的其他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难以奏效的。因此,只有打开了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合理这个症结,其他产业结构中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顺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信群众的选择、依靠群众的力量来调整生产关系,冲破改革瓶颈

  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党和政府是他们的利益代表。生产关系的分配环节出了问题,带来的又一个严重后果是: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相脱离。这些年来,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为中等不平等程度,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视为收入差距悬殊。自2000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连续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人民群众是在实现自己的利益过程中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能相应享有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久而久之必然会丧失对其领导者的信心,与党和政府渐行渐远,最终会将他们创造历史的力量由生产力转向生产关系以至于上层建筑。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实践是我们的本能,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是我们的本能,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本能”,应自觉地顺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信群众的选择、依靠群众的力量来调整生产关系,冲破改革的这一瓶颈,实现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发展。(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9.jpg
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人,是城市居民。如果一个城市居民的知识水平低,举止粗俗,缺乏文明素养,那这个城市规划、建筑搞得再好,也不是有魅力的城市,不是一个文明的城市。一个城市的文化、文明,就体现在市民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之中。所以进行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这也是城镇化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在这个时期,不仅带来生产要素向城镇的快速聚集,同时也对城镇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是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作用的阵地,任何一个现代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都应该成为城市建筑的一大亮点。无论是从国际看还是从国内看,最有魅力的城市,其标志性建筑里,文化设施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巴黎的卢浮宫、艾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这些都是文化设施。与之相对照,我省城市在这方面较欠缺,在最近的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测评中,我省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大都处于末档,不少西部城市都比我们强。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方面的建筑少、小、丑,面积、功能、建筑式样比较落后。“文明”一词在辞典里的解释是“社会进步状态”,一个缺少文化建筑、文化设施的城市,不能说是一个进步程度高的城市。建设城市就会有“拆”与“建”的问题,拆旧建筑不能把有文化价值、能留下城市记忆的建筑都拆了,建新的建筑中也应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一席之地,公共文化设施应该成为城市建筑中最有魅力、最靓丽的建筑。

  当前,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三产”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迅速下降,人们的消费投入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文化领域。按照学术界公认的一个结论,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正是文化产业快速成长期,刚进入这一时期时,文化产业对许多人来讲还是个盲区。在这种情况下,谁先意识到,谁动作快,谁就抢占了先机,占有了市场,就拥有了这个财富的源泉。我省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使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产业从城镇退出,这就为第三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使更多社会资金、生产要素向既无污染又是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转移成为可能。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按照美学规律抓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性工作。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得好坏,将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功能效用,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只有符合美学规律、将城市自身文化融于规划设计之中,建出来的城市才能有魅力。东西方城市规划理念各有不同,各有所长,我们应兼容并蓄。比如,中国城市街道以井字形、田字形为主,横平竖直,四四方方。在欧洲,很多国家城市道路都是放射形的。走在井字形的道路上,看到的是建筑两侧的风光。走在放射形的道路上,就可以多看到几个角度。有的城市设计得很巧妙,当你开车行驶时,这个城市许多最美的建筑不是侧面而是正面呈现在你的视野中,使城市的优美、气魄最大限度地彰显出来。所以,在城市规划上,我们必须既结合自身实际,又要放眼未来,按照美学规律,以现代化的标准、世界一流的水平搞好设计。

  对于单体建筑,同样不能忽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自然和人文要素融合的结果。单体建筑不但是构成城市景观环境的基本要素,还是城市文化品位的具体体现。在城镇化过程中,每一个建筑都要讲究建筑美学,尽可能使其有一定的文化承载。要通过城市整体设计来规范建筑群体间的协调,又要对单体建筑体型、体量、色彩等作出相应要求。我们讲“穿衣戴帽”,实质上是在要求我们注重城市建筑的装饰文化。“穿衣”是指给建筑的墙体配以优美的色彩;“戴帽”就是有个漂亮的屋顶。除此以外,还要注意门窗的设计,这相当于城市衣服的衣兜和纽扣,衣兜和扣子不好看、不协调,衣服也不会好看。

  强调建筑美学,还要注意建筑的用材、色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螺旋式发展的,审美观也是如此。农业社会人们的审美很“生态”,经过工业社会的“污染”“喧闹”,到后工业社会人们开始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按照这一规律,具体到建筑材料上就要讲究“自然”质感,让人感到舒适、自然、随意。色调上也是如此,色彩鲜艳,大红大绿,不一定就好看。霓虹灯的设计也是一样。像巴黎这样“走过来”的现代城市,立法规定不允许往建筑上打射灯或设霓虹灯,要搞就要高额收税。这些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存在决定意识,我们不能用农业文明的眼光来审视工业文明,更要注意学习一下后工业文明的东西,使我们城市建筑的美学水平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更具有前瞻性,不至于几十年后又推倒重来。

  在建筑美学方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比如,商铺的门匾字号问题。门匾字号的设计风格应多种多样,但又有可遵循的规律,与商场、商铺、饭店、餐馆等经营内容形成内在联系。比如,中餐馆要用传统的木制匾牌、书法题写店名,有民族性,有民族文化含量,就很上档次。要是咖啡馆,就做成欧式的,用铁艺门匾,就很好看。门匾字号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非常需要加以引导,它是很能影响城市市容、影响城市文化品位、影响城市观感的。

  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性工作。

  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人,是城市居民。如果一个城市居民的知识水平低,举止粗俗,缺乏文明素养,那这个城市规划、建筑搞得再好,也不是有魅力的城市,不是一个文明的城市。一个城市的文化、文明,就体现在市民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之中。所以进行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这也是城镇化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是提升市民公德素质。包括引导人们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形象、热心公益事业等。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要组织群众参与。要调动群众的主动性,使群众自觉地参与进来,不能让群众老是处于被动教育的地位。通过组织广大市民民主修订各市原来的《市民文明公约》、组织市民群众参与对不文明行为的义务劝阻活动等,引导人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参与中、在实践中自我提高。二是加强舆论引导。讲道德就是明辨是非、荣辱,人们的日常行为主要靠道德来调节,越过道德底线才要用法律来惩治。明辨是非、荣辱,一个重要的手段是进行舆论引导,我们不仅要用好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要用好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扩大受众群体,达到广泛的教育引导效果。三是实施依法管理。诸如上车挤踏、过马路闯红灯、损坏公共设施等,这些行为接近或越过道德底线,有的触犯法律法规,所以既要教育又要管理。“没有教育的管理是简单粗暴的,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把教育和管理结合好,使越过道德底线的行为受到相应惩罚,这样才会收到实效。

  其次是引导市民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要不断扩展、创新提升市民素质的内容和载体,比如举办大讲堂、书画展、音乐会、摄影展以及歌咏比赛、民间工艺制作大赛等等,通过专家引导,社区配合,吸引群众参与其中,群众参与多了,对自身素质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这类使广大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要多搞,加大密度搞。通过活动来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本文作者: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10.jpg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还将给思想建设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我们是用过去的“习惯”来遏制这种正在萌芽的思想观念,从而抑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呢?还是调整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以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呢?这是当前思想建设战线面临的一个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四大确定,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经济体制的一次带根本性的变革。这场变革必定要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二者的关系?怎样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精神文明建设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彼此联系、相互促进。这是确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精神文明建设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形态,属于社会存在范畴;而精神文明是人类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积极成果的积淀和发展,归于社会意识领域。这就决定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精神文明就必然要打上这一经济形态的烙印,就一定要反映这一经济形态的要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教条地理解社会主义,脱离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过早地把产品经济作为我国的经济模式,并形成了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又围绕这种经济模式进行构造,形成了不少超越现实的理论观点、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当我们要冲破传统模式,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必然会与这些观点、意识和观念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根本的办法不是双方的相互迁就,更不能用过去的某些观点、观念来“指导”新的经济形态建立,而必须是改进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发展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

    精神文明建设要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要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条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不只是被动适应,而是在适应的基础上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同样,精神文明建设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又对这种经济形态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时,就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地参与这一经济形态的建立。精神文明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它能够吸收历史上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并把它融合到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去,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保证经济形态转型的顺利进行。精神文明还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它与其经济形态的发展进程相比,不仅有滞后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还有超前的一面,能够吸取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的一切进步的精神成果,形成高于现实经济形态、并反映这一经济形态发展趋向的思想理论,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科学的指导。因此,充分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这些作用,就能为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促进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促进。由于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通过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得到发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强有力支持而不断完善,这就决定了二者是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的。因此,在实践中,不能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就精神文明建设而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而必须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带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经济工作部门还是思想文化部门,都要在工作中自觉地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其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中形成强大动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将给思想建设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既然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来进行,那么随着这种经济形态的逐步形成,将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哪些内在要求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思想建设要做大的调整。一般来讲,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进程是:自然经济一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产品经济。按照这一发展顺序,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对自然经济的否定。而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进程却是: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产品经济。这样,市场经济的建立就不单单是对自然经济的否定,同时还是对“产品经济”的否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这种“错位”,导致了目前我国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性。即: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不仅要冲破自然经济观念的影响,而且还要摆脱“产品经济”观念的束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此对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一次新的调整,承担起消除传统观念和“左”的思想的双重任务。不仅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还将给思想建设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高级形态,必然具有商品经济所固有的属性和机制。这些属性和机制规定每个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彼此间必须具有相互独立的经济利益,这势必导致人们在经济交往中一般只讲等价交换,而不讲无偿让渡。这样,计较各自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决定的一些思想观念,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对于这种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无论我们在思想上或感情上愿不愿意承认,但它毕竟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我们是用过去的“习惯”来遏制这种正在萌芽的思想观念,从而抑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呢?还是调整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以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呢?这是当前思想建设战线面临的一个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对道德建设进行必要的改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对道德建设进行必要的改进。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判断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从道德观念上看,在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条件下,人们把经商和赚钱视为不光彩的事情,这种行为常常受到贬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不仅经商是普遍现象,“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在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有,而且人们崇尚经商和赚钱的意识也会日益增强。会不会经商、能不能赚钱,会不会搞商品经营、能不能获取更高利润,在经济生活中将成为能力、效率、效益的标志和象征。那种斥商为奸、谈“钱”变色的观念和心理会越来越不合时尚。因此,我们的道德建设要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所带来的这些变化,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要能够从传统观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当然,要反对“一切向钱看”的观念,那种为了金钱尔虞我诈、敲诈勒索、坑蒙拐骗甚至贩毒、卖淫的行为,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不道德的,必须加以抵制。就道德规范而言,与过去比也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产品的交换,都要按照等价原则和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旧的权力和宗法关系被进一步冲破,衡量“平等”“公平”的尺度将有新的变化。又如,由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具有强烈的利益刺激功能,促使人们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去追求效益,进行竞争,这也会给“满足”“和睦”等观念赋予新的标准。类似这些正在变化的、新的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尺度、标准,我们要做具体分析,对于那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内在要求的,要加以完善,并逐步地纳入到我们的道德规范中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这种经济形态中,社会的任何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要在商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济活动中不断提高效益,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灵敏的信息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这就需要大力推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改变科技落后、人才短缺的状况;要深化教育改革,办好各类国办学校,支持私人办学,努力改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企业与科研单位挂钩,加快科技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使企业通过吸收新技术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要加强对员工的岗位训练,大幅度增强劳动和管理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把工作做在前头,尽可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

  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并为它的发展创造条件,不仅要调整和充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还必须加强和改进这方面的工作。

  要有超前意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新的伟大的社会实践。随着这一实践的日趋深入,全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会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对精神文明建设将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因此,能不能把工作做在前头,尽可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是能否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和保证作用的关键。这就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必须掌握有关的知识,主动深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去,研究其运动规律,认识其基本走向,从而对它的发展可能引起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哪些变化,将要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同时,要注意深入群众。群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主体,这种经济形态的建立所引起的观念变化,首先在他们中间得到体现。通过深入群众掌握观念变化的脉搏,从中找出哪些是积极的,需要加以提倡;哪些是消极的,必须进行纠正,使我们的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括思想道德建设 也不能搞自我封闭

    要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反映它的需要并为它的发展提供服务,也必须是开放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许多好的东西可供我们利用,不仅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需要我们借鉴,而且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思想观念、理论学说和政策主张,有些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特别是他们在环境建设和公共秩序治理方面的一些做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因此,与经济建设一样,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也不能搞自我封闭。要敢于走出去,有选择地拿回来,以丰富和提高自身,从而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弘扬积极因素,把市场经济建立初期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要扬长避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从根本上讲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发生新的飞跃,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但是,这种经济形态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等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关系之上的,而且在这种经济关系中,劳动者个人大都以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的身份自立于社会生活之中。这样,计较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现象就难以避免,甚至会因为追求局部的或个人的利益出现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违犯社会公德和败坏社会道德的现象。这种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现象是并存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初期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正视和承认它的存在,不能因为出现某些消极现象,就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方面要通过做工作扬长避短,不能因为消极因素的出现具有某些客观原因就可以任其泛滥,而应当经过努力来弘扬积极因素,把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共产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 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时必须毫不动摇,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

  要体现层次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需要。实践证明,我们不可能逾越这种经济形态而过渡到产品经济形态。否则就难以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任务,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是,这毕竟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必经之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这一历史的运动。因此,从全局和长远着眼,无论是对思想建设还是道德建设,都不能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要区别情况分层次进行。对共产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要教育他们在主动热情地带领广大群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防止把商品关系带进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来。在个人利益与党、国家和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一定要以党、国家和群众利益为重,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时必须毫不动摇,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对一般群众则不能脱离现阶段经济关系的制约而提出过高要求,以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要加强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之认识到在获取个人的利益的过程中不能侵犯法律,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同时,还应在全体人民中提倡先进的思想道德,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总之,要把先进性与普遍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和政治上的保证。(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11.jpg
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树立起党的唯物史观、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才能从“根”上站稳立场、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一切为了群众、为什么要一切相信和依靠群众、为什么要永远当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才能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走到党的群众路线上来。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纵观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什么时候党的生命力就旺盛、人民的事业就顺利推进,否则,我们党的活力就会衰竭,所开创的事业无力延续下去。

    群众路线哲学根源在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群众路线源于党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也叫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为什么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说到底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最终决定那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为什么要创造历史并能够创造历史?说到底是因为人民群众要实现自己的利益,人民群众在争取自己利益中所产生的力量是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正是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一个个新的利益诉求规定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也正是人民群众在争取自己利益中所形成的力量把历史推向前进。

    党的利益在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中必然产生自己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但绝不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恩赐者;这个领导者带领人民群众去推动历史前进,但绝不是代替人民群众去创造历史。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靠人民群众的奋斗才能实现;历史的发展只有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推动。如果把“代表”人民理解为“恩赐”人民,把“带领”人民误认为“代替”人民,那么就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国际歌里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党历史上所有成功的事业都是因为我们遵循了唯物史观的这一原理,什么时候背离了这个原理,我们的事业就要走弯路甚至遭受挫折。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利益在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根本利益。我们过去“打天下”,是党领导人民打天下;现在“坐天下”,是党领导人民坐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共产党。我们今天成了执政党,党执政的实质是人民执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本质是巩固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就在其中了。

    党是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利益当向导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和依靠群众。这句话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理解。在讲“为了群众”的同时,要讲“相信和依靠群众”。如果忘记了相信和依靠群众,甚至不敢相信群众、不会依靠群众,那么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就可能演变成施舍和管教,就可能犯“英雄创造历史”的错误。有些同志拿着当地财政的资金做了几件事,就认为自己创造了当地的这段历史。孰不知,货币是价值的符号,价值是劳动的凝结。财政金库里的钱,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劳动”,释放出来,吸收人民群众新的活劳动,产生新的社会财富,这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过程中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看不到自己的利益就不会去奋斗,没有人民群众的奋斗历史就不能前进。我们党是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的含义是为人民群众领路,为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利益当向导。按照这个原理来实践“为人民服务”,其基本方向就应该是:第一,发现和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第二,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向群众讲清楚,觉悟人民群众,引导他们自觉地为自己的利益去奋斗;第三,有一个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定设计,把路子领对,能够带领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他们的利益。“为人民服务”不是恩赐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不是代替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我们绝不能把党的利益置于群众的利益之外,而是要将党的利益置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中;绝不能只是管理、管住群众,而是告诉群众怎样做对自己有利;绝不能把群众的事情都包办起来,而是组织和动员群众为自己的利益去奋斗。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从世界观改造开始

  作为共产党人,首先要讲世界观。世界观是“抓总的”,世界观正确,才能解决诸如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政绩观的问题。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管“立场”的,保证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管“方法”的,保证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力带领人民群众去实现他们的利益。我们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树立起党的唯物史观、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才能从“根”上站稳立场、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一切为了群众、为什么要一切相信和依靠群众、为什么要永远当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才能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走到党的群众路线上来。(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12.jpg
经过亿万人民的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取得了一定成就;经过全党的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日渐形成;经过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的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中指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我们党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党就鲜明地提出,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多年来,经过亿万人民的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取得了一定成就;经过全党的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日渐形成;经过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的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含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概括的阐述。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含义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迈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征程。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开始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被提了出来。

  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反复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要恢复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要根据历史条件的新变化,创造新的办法。1979年9月召开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研究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个讲话要有一些新内容,要讲出一个新的水平。会议通过的这个《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是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建国3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叶剑英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郑重宣布,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重要论述意义重大:一是明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提了出来;二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建设两个文明,即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三是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即教育、科学、文化和革命理想、革命道德风尚,以及文化生活;四是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提出及其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和时代背景

  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思想渊源和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科学地阐述了文明和文明时代,认为文明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与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从奴隶社会开始进入的文明时代;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两重性,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文明方面的贡献,同时指出了资本主义文明又产生和扩大了社会对抗;在理论上论证了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更高阶段的社会制度,这样的社会制度没有高度发展的文明是不能巩固的,社会主义既要继承以往文明发展的全部成果,同时也需要在新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文明;深入论述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相互关系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在同一过程中进行的,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基础,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认真总结了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构想:特别强调科学文化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出,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生活;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代新人,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学习人类所有的知识,“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思想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关系,认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先进的国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综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精神文明”这一概念,但都曾经论述过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问题,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论述过思想道德文化科技的进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正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我们党才有可能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进而形成其新的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条件。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促使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党和国家的重要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这个战略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面对的是意识形态的挑战。在思想领域中,一方面要突破“左”的观念束缚,另一方面要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道德领域中,要调整好人际关系,转变社会风气,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文化领域中,要修复“文革”对教育事业、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学艺术造成的破坏。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先后发动了真理标准大讨论、作出了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全社会组织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召开了科技大会、恢复了高考等等。党中央及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理论概括,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而且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定为党的重要战略方针,并在1986年10月专门召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们必须学会既能大量地吸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又能有效地提高防止西方腐朽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理念、价值观念侵蚀的本领;面对苏东演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我们必须学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始终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并能够团结广大人民而为之奋斗;处在经济体制大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看待和科学处理好市场经济下的义利关系,解决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对此,我们党展开了进一步探索。针对“六四”风波,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1994年8月党中央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系统地解决这一时期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1996年10月我们党又专门召开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就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把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问题突出出来,提出了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实施以德治国方略,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目标,并进一步阐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任务。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又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又向前推进一步。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含义

  经过20多年的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中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基本建设领域,它们之间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主要见诸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的工作报告,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之中。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体系内涵丰富,其中,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所以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因为: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推动建设什么样的精神文明,这是党的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只有通过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落后的旧文化,才能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全体人民,形成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只有通过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引导人们不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只有突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排除各种干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统领着精神文明建设其他方面的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包括文化建设、教育事业和科学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搞得如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其他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要保证文化建设坚持“二为”方向、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要使科学发展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都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渗入其中,使其获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先进思想道德力量的支撑,保证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得以健康发展。抓住了思想道德建设,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是人,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和完成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国民的现代化。没有具备先进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和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的人,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对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法制观念都有全新的要求。没有坚定的信念,道德沦丧、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不会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切工作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公民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同步,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优良素质的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建设领域。其基本建设领域包括: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科技发展。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卓有成效地抓好这五个领域的建设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思想建设。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增强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二是大力开展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全体人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三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广播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业、繁荣文学艺术,使各项文化事业都得到长远的发展,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四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贯彻教育优先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等教育、抓好义务教育、普及成人教育,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五是大力促进科学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用体系,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这五个领域开创出新的局面,为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创造充分条件、提供可靠保证。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党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方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失去了这个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要回答上述问题,就不能回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首先,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分析,我们党在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指物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也包括科技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上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上的普遍富有。因此,社会主义本质,不仅要求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次,从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上分析,我们党在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优越,不仅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反映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道德文化,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社会主义社会要能够继承人类以往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创造迄今最进步、最高尚的精神文明。如果让落后的、腐朽的、颓废的思想、道德、文化及生活方式毒害社会,泛滥成灾,那就不是人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就难以让人们相信。

  第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分析,我们党在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阶段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经济搞上去,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一个思想观念、科学文化落后的民族,是建设不起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明确把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定为党的战略方针,此后,在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和重要文件中,都无一例外重申了这一方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之中。党的基本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理论从来就强调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民群众就可以产生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是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三个代表”其中之一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与我党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决议》中所表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中,“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建设部分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进行思想建设必须首先抓好的工作。党的基本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其中,第五条经验就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我们党的整个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二大阐述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时指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奋斗目标提了出来。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此后,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上都反复强调了这个“目标”问题。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会议明确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三个素质、三个体系、一个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即: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要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这个目标达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全面的,缺少了这个目标,是建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着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系统。抓改革开放,绝不是就改革开放抓改革开放;抓经济建设,也绝不能就经济建设抓经济建设;我们做一切工作都不能见物不见人。只有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搞好,改革开放才能迈开大步;只有造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中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团结中华民族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巨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各民族、各阶层及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理想。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就能形成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

  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的巨大动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思想建设是改革的动力。思想不解放,改革开放就迈不开步,发展就无从谈起。解放思想要贯穿改革的全过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承担着这一重大任务。正是因为我们党组织发动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我们才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正是因为我们党在思想领域中较好地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我们才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门。没有卓有成效的思想建设,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就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要发展这一大好局面,还必须继续推进思想建设,进一步做好解放思想、冲破观念障碍的工作。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生产力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江泽民同志也曾告诫全党:“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第一要务,提高人的素质又是这个“第一要务”中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五个建设领域都是做这个工作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下力气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生产力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具备强大的驱动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系统。要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既要重视内在动力问题,还必须关注其外部环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源泉,也是这一事业顺利发展的充分条件。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定。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再加上经济体制转轨给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使得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如果把握不好,可能导致类似苏东演变的危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建设被削弱,思想理论出现混乱,我们的事业就会发生曲折;什么时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贯彻得好,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思想统一、人心凝聚,我们事业就顺利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社会的稳定,所有的改革和建设工作都无法进行。实现社会的稳定,不仅要理顺经济体系,完善生产关系,还要推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实施,强化上层建筑在国家管理中的作用。德治相对法治是更积极、更主动的社会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主要靠道德调节,只有越过了道德底线才用法律来惩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把人际关系调整好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稳定才有根本的保证。通过强有力的道德建设工作,推动各级政府和司法、执法部门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做到社会管理公平公正;推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团结友善、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这些工作的广泛开展,必将有效地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新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为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指导思想问题上绝不能搞多元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和重要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也不能搞多元化。探索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研究精神文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到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种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侵蚀,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保证我们建设的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仅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不偏离方向的前提下得以迅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培养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精神;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调整有关方针、政策,加快文化体制和教育、科技体制的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满足人们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挖掘和保护好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思想文化,造就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要求有机结合的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二)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在服务改革和经济建设中求发展。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过程中,都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其他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不例外。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证明,精神文明是在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中不断实现着自身发展的。正是通过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持、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才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了思想理论建设。正是围绕经济体制转型,调整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气,才逐步构建了新的道德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是立足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探索和完善经济文化政策,才推动了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离开改革和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将其融入到物质文明建设之中。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在与城乡建设和各行各业具体工作的有机结合中获得强大生命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思维中我们把它们分做两个概念加以把握,但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分开的。要防止“空头政治”和“两张皮”问题,就必须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具体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同事抓”。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必须与城市的建设、管理等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组织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参与城市环境建设、改善社会服务、维护公共秩序的过程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农村建设精神文明,要与广大农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农民开拓视野、学习致富本领、丰富文化生活、建立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推动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的建设。在各行各业建设精神文明,要与他们的业务工作和行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引导各行各业建立服务规范、加强诚信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为职业道德赋予新的内容,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如果脱离实际工作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就会失去活力,只有与各方面的具体工作相互渗透,扭在一起,“同时抓、同事抓”,才能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力量

  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归宿。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具体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就是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特别是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富裕生活,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这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愈加有利的条件,搭建了更大的施展才能的舞台。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推进思想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新型人际关系的盼望,推进道德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推进文化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只要我们始终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来开展工作,就能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空间,进而构筑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宏伟大厦。

  运用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人民群众之所以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因为人民群众为了满足本身的需要而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既创造了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为满足自己精神文化需求而参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从根本上讲,人民群众有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积极性和伟大创造力。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不渝地依靠人民群众。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和争做文明市民、文明职工等活动,都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追求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生活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我们党顺势加以引导,并不断总结和完善,使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已成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融入于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在广泛参与这些活动中传播进步思想观念、弘扬高尚道德风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城乡文化生活,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地推动了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各行各业风气的好转和城乡面貌的改观。只要我们充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顺应群众的意志和愿望积极加以引导,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化为亿万人民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够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强大的推动力量。

  (四)坚持推动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备运转顺利的工作机制

  积极推动教育、科技体制的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化“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十分重要的领域。要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优化社会生产力,就必须突破束缚教育和科技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推进这方面的体制改革。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通过科技体制的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积极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文化建设领域,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不适应的体制,是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老少边穷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要加大国家的投入。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形成一大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实力大幅度加强,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坚持党的领导,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全社会齐抓共建的局面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一切事业的核心力量,没有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难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党。各级党委包括党的各级基层组织,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方针;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统一的目标;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的工作全局统筹安排,纳入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划。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规划设计、一起实施推进、一起检查落实。党委、政府一把手真正做到对精神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要亲自参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亲自部署,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要亲自组织力量解决。不能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要时时刻刻想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到工作中,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抓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动权。

  各方面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科技众多领域,融入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把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和调动起来,投入到这一宏大的社会事业中来。要建立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充分发挥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谋划、组织、协调、指导的作用。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政府的各项业务工作之中。政府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行业组织,要负责抓好本行业、本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各行各业的思想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地搞起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做好各界群众的组织发动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各级人大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各级政协及各民主党派要多为精神文明建设献计献策,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把各方面的力量都组织和动员起来,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崇高事业。(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h14.jpg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这个大课题是从思想理论上破的题。不在思想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认识到不了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摆上不上日程的,改革开放也是搞不起来的。

   实践证明,经济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首先都是在思想理论上取得突破

    改革开放怎么搞起来的?最先是从思想理论入手的。破除“两个凡是”,真理标准讨论,解决思想理论中的问题,实现思想建设上的突破。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起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这个大课题是从思想理论上破的题。不在思想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认识到不了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摆上不上日程的,改革开放也是搞不起来的。随着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邓小平南方巡谈话解决什么问题?也是思想领域中的问题,姓“资”姓“社”的问题,这样我国市场经济才得以建立,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巨大变化的30年。实践证明,经济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首先都是在思想理论上取得突破。

    分配问题是当前的总瓶颈,既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

  30多年过去了,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有很多瓶颈问题出来了。解决这些问题,就经济抓经济,就改革抓改革,肯定不行,还必须有个思想领域上的发展。30多年前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我们极左了,一大二公,要回过头来补课。毛主席在党的“七大”里讲,我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要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发展民族资本。我们30多年前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土地包产到户。过去土地不给农民,如果给了农民,农民就成了小私有者了。敢不敢做,我们做了。然后又在工业、商业等领域中搞民营经济,使生产关系适应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了,结果经济发展了。现在的客观情况与过去大不一样了,生产力已大幅提高了,过去必须退回去的那种生产关系,那种经济体制,肯定不能包容已发展起来的、做大了的生产力了。所以邓小平同志在晚年的时候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到20世纪末必须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过去是短缺经济加大锅饭,大家一个水平,谁都不富,我们打破那个平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差距过大了,要回复相对的平衡,否定之否定,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最后的决定因素还是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一个理论问题。生产关系当中第一个是所有制,第二个是分配。现在生产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分配问题。我们现在生产出来的产品,消费者购买不了,生产过剩,只好大量出口。经济运行的具体环节很多,但无论多少具体环节,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生产和消费,没生产就没消费,没消费就没生产。我们说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消费跟不上,只能造成生产过剩,而没有消费的投入只能造成更多的生产过剩,消化过剩产品的出路不能仅依赖于出口,根本的还是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市场是由消费决定的,生产与消费结构问题不解决,以市场为导向的一切产业结构问题都是不能解决的。当前,在生产消费这对矛盾中,消费是主要矛盾方面。解决好分配问题是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这瓶颈、那瓶颈,分配问题是当前的总瓶颈。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它一方面,关系到党的基本群众。人都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人民群众是个历史概念,当时的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就是那个时期的人民群众。现阶段的人民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特别是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半工半农的农民工,而不是企业家和银行家,因为他们掌握的生产资料和资金不吸收活劳动是不会增值的,他们的作用是搭建吸收活劳动的平台,现阶段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主要是农民工。我们党的基本群众,就是现阶段生产力主要创造者的这部分人,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不能充分享有他们创造的财富、贫富差距过大,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基本群众;另一方面,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是生产力创造者即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生产关系的问题不解决,是造成社会矛盾的总根源,所以分配问题在当前非常重要。我们要能够从社会客观运动规律上去把握改革,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相作用上来分析问题。所以要创新、要改革、要发展,就要不断地解决思想理论上的问题。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要义,它为我们改革开放提供了内在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人的精神活动 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搞经济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搞生产力。生产力中有三大要素,第一个是劳动者,劳动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第二个是生产工具;第三个是劳动对象。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抓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我们有的企业引进来的国外生产线很好,但是同样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有差距,差在哪个地方?差就差在人的素质上。有的是管理人员不太懂管理,有的是工人技术跟不上,甚至有的偷工减料。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与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这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就是抓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我们在抓经济工作时说的最多的是上项目,上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在抓生产力的第二要素,即生产工具。一条公路、一个工厂,一条生产线说到底是生产工具。生产力的第三要素是劳动对象,保护生态,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间,人这个要素最重要,低素质的人是搞不来好项目的,也是不会科学利用资源的。物质就是物质,精神就是精神,这是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在概念上可以分开,但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水乳交融的,是不可分的。你说我手里拿的这个杯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的材料是物质的,但是这里面的审美、工艺、制作技术都是精神的,否则它就是一个矿石,不可能变成一个杯子。人类的一切物质文明成果中都有精神文明的参与,否则就是“自然造山”“鬼斧神工”,而不是人类创造的经济成果。人的精神活动,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现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很多都与精神文明建设、与人们的素质有关,有的是决定性的。所以说,精神文明建设也是经济发展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动力。(作者: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 白石)

h13.jpg
“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主要有三条:一是能够发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二是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向群众讲清楚,让群众明白奋斗方向和目标在哪里,这叫教育和觉悟群众。三是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去奋斗,依靠群众的力量去实现他们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你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设计要正确。

  搞好思想建设,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思想建设有这几个方面: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一个是共同理想;一个是“两种精神”。这些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问题。

    政党能否看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带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他们的利益决定了政党先进性与否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包括它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哲学又是最重要的,它是我们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叫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主体。那么人民群众为什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在为自己利益奋斗过程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那就是这个政党能否看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带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他们的利益,这样的政党才能够和人民在一起,具有先进性。我们一些同志对这个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就比较片面,把自己当成主人,当救世主,恩赐群众,拿着财政的钱,干一点什么事情,就说我给了你什么好处,你应该感谢我,我们有些同志潜意识当中是这些东西。

    什么叫钱?钱就是货币,货币是价值的符号,价值是劳动的凝结,财政金库里存放的那些钱,本质是存放的老百姓的“劳动”,释放出来变成公路、公园和各种公共服务,这些都是老百姓的“劳动”变成的,说到底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我们有些同志现在连这个道理也弄不明白了。我给大家打个比喻:我们是保姆,人民群众是主人,主人给了保姆10块钱,叫保姆去买菜。当保姆接过这些钱的时候,这些钱就不再是主人的了,变成保姆的钱了,保姆拿着这10块钱买回来菜,对主人说,我给了你10块钱的菜,你要感谢我。我们潜意识当中这种观念有没有?我看是有的,在不少同志那里已习以为常。这是世界观发生了问题,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能这样去理解。“以人为本”不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最终导致唯心主义。“以人为本”要回到“为人民服务”上去。按照唯物史观的原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主要有三条:一是能够发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因为共产党人本来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出来的精英,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我们能看到。二是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向群众讲清楚,让群众明白奋斗方向和目标在哪里,这叫教育和觉悟群众。三是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去奋斗,依靠群众的力量去实现他们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你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设计要正确。

    不敢“相信群众”,不会“依靠群众”,那么“为了群众”就会变味

    我们应当这样理解为人民服务。要为人民服务,首要的是解决“人民”这个服务对象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群众包括工人、农民、爱国知识分子、民族资本家,其中最主要的是农民。农民有农民的利益,我们共产党看出来了,就是土地。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都跟着你来了,保卫红色政权;搞土地法大纲,从根本上瓦解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辽沈、平津、淮海战役打赢了。那么现阶段的人民群众主要是谁呀?他们的利益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方针政策怎么制定?这个问题搞不清楚,我们就找不到基本群众,甚至可能站到基本群众的对立面上。所以我们说世界观要正确,这是我们的思想保证,对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除了历史唯物主义,还有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观是讲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认识和把握的。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解决立场问题的,即我们什么时候都要站在群众当中,不高高在上,不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而是站在群众中间去想问题、做事情;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解决方法问题的,即我们有能力带领人民群众去实现他们的利益,而不是代替人民群众,如果是“代替”而不是“带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尽管你很累,但一定适得其反。一个是立场、一个是方法,所以说世界观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党内要多谈世界观,解决我们这方面的问题。毛主席讲群众路线三句话: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现在我们有的同志把后两条忘记了,你不敢“相信群众”,不会“依靠群众”,那么“为了群众”就会变味。云山同志最近讲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谁”中“我是谁”最为关键,你解决不了“我是谁”“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就要出问题。就像国际歌里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如果认识相反,就要出问题,你就会自觉不自觉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当官做老爷,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上指手画脚,终结自己的生命。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原理要学好,基本理论要掌握,这是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

  “劳动最光荣”要重新唱响 崇尚劳动的思想不能丢

    还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觉。这就是现在社会上不少的人崇尚资本而不崇尚劳动。马克思主义是讲劳动价值论的,劳动创造世界。资本,即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都不能增值。你从银行贷了500万块钱,在那放着,不去雇佣劳动,钱就是死的,它不会增值,只有吸收活劳动才可能使500万变成600万。你企业大吊车放在那里,不去吸收活劳动它不会创造新的价值,过几年锈了,塌了,什么都没有。所以说是劳动创造世界。精神文明建设固然要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学习西方的理论不能不加批判的全盘照搬,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丢掉了。现在西方一些金融寡头玩弄金融,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定用两块钱来计算,他通过玩弄金融可能变成用6块钱、10块钱来计算,那4块、8块钱是虚的,最后玩塌了。劳动价值论不讲这个东西。我们在运用人家的理论观点时,要有分析地去用,别把自己的东西都丢了。还是要坚定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要把“劳动最光荣”重新唱响,这个思想不能丢。我们要创造出比西方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加和谐的社会,就要打牢这个理论基石,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思想保证。(作者:白石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省文明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