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现代文化强国之路
发表时间:2014-03-14   来源:光明日报

制图:韩业庭

小学生在上书法课。资料图片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政府工作报告

    “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面对撒切尔夫人曾经的断言,依然有种刺痛感。

    当人们赞叹中国经济惊人的成就时,总有一个尴尬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挺进世界五百强,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当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攻占中国市场时,我们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却始终步履维艰。20世纪50年代,陈寅恪先生就曾断言:“文化关乎民族的盛衰。”今天,文化直接制约了我们迈向世界强国的步伐。

    我们在文化上,到底弱在哪儿?奔向文化强国的路又该如何走?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补齐短板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存在明显差距。

    “比如,城市里普遍有文体广场,而建有文体广场的行政村仅占总数的26%;城市里宽带已经普及,可通宽带的自然村却仅占总数的27.7%。”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全书说。

    据王全书委员介绍,我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东部地区为44.38元,中部地区仅为21.26元;西部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和项目严重不足。

    实际上,十七届六中全会已经提出,在文化建设方面,要使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要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这是两个刚性要求,可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文化部部长蔡武告诉记者。

    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一定要建立以均等化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王全书委员建议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施文化“低保工程”,保障包括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在内的特殊群体和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委员今年的提案,就是《关于加强统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建议》。他认为,必须从建设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统筹协调机制着手,对公共文化资源、资金、技术、人才队伍、管理服务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此外,应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革和创新。比如,一些地方的图书馆实行了“总分馆制”,市级总馆和县级分馆之间、各县级分馆之间的图书定期流动,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赵韩委员则认为,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均等化,还必须从运营机制上打破旧框框,激励文化场所的经营者们主动走向社会。通过分类引导,促进文化需求和供给真正对接。此外,还要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各界代表、专业人士参与管理。

    在蔡武看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根本上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以均等化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以财力的均等化推动资源配置均等化,最终实现服务的均等化;二是以效能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以管理能力提升,推动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最终实现服务效能提升。

责任编辑:梁 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