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
发表时间:2014-03-10   来源:南方日报

  任何社会都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共识基础之上,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秩序、调节思想行为、塑造身份认同的精神力量和纽带。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践行这24个字?”“如何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让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等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国家富强,离不开农村的富裕,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全社会文明道德教育”……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共同聚焦如何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开展讨论,并就“如何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等多个关键性问题提出建议。

  谈富强、法治

  国家富强离不开农村富裕

  市场规则还须统一健全

  全国政协委员、玖龙造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特别注重工业发展与宣传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她提到,“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国家持续发展,必须要成为工业强国。一方面国家要引导制造业向更专、更细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引导,通过宣传核心价值观、净化传播环境、强化教育培训、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全国人大代表、湛江遂溪县河头镇吾良村委会妇女主任刘小权说,“我是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代表,我为农民代言,我特别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这两个字。”

  刘小权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这让她感到非常振奋。广东的改革发展事业包罗万象,但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应成为各级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国家富强,离不开农村的富裕,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各级政府应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到实处。“因此,我们所追求、践行的‘富强’价值观,一定要包括‘三农’富强。”

  刘小权说,由于经济区域发展不协调,现在广东一些农村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有旱难灌、有涝难排”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村民因此把地丢荒了,这对耕地资源造成了浪费。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问题的解决,加大投入,想方设法解决历史欠账。另外,农村地区的道路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快。路通财通,农村公路修好了,才能为发展招商引资提供最基本的环境。

  在农村教育问题方面,刘小权表示,无论是国家富强还是文明程度的提高,必须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很多都外出打工,家庭教育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便更高。然而,在一些偏远农村,师资十分缺乏,留不住高学历的教师。有的教师在教育部门的统一调度下来到农村小学执教,但如果人来了心没来,就很难安心留下来工作。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制定更完善的政策,通过激励手段让高素质的教师心甘情愿到农村教书育人,解决农村师资匮乏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指出,“当下发展慈善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快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益财产管理、信息统计、行业评估等制度,改革公益性机构审批和注册制度,大力扶持民间公益性慈善组织;二是税收和财政政策向公益性机构倾斜,对捐赠善款减免税收;三是培养公益性机构所需的专业人才,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公益慈善意识。”

  “近年来,网络拍卖兴起,与此同时,市场规则不统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十分关注“法治”,他就“互联网拍卖”问题提交了提案,建议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网络拍卖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维护网络拍卖活动各个参与方的权益。

  谈文明、友善

  倡传统、重家风、习礼课

  强化全社会文明道德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星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主席林光如表示,提高国人整体素质,应从注重家风家教的重建开始。他提出,“家教”是所有民族都拥有的一种对子孙的教育方式,但中国最有特色。“现在重提家风,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是一代又一代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

  林光如说,要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与沟通,传承优良传统,目标一致,双管齐下,同时建立学习型家庭,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应坚持开展评选表优活动,促进全国家教工作的平衡发展,利用节假日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让家长和孩子从中接受启发和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建议传统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他提出,小学要开设通识课程,习礼课和传统技艺,“建议小学开设历史文化社会通识课程,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高青少年感知社会的能力,形成健康的价值取向,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种植下中国文化的种子。”

  他指出,“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更需要建设精神家园。不单要国强民富,还要有强大的文明。”朱鼎健说,在全面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文化的薪火相传非常重要,可通过学习认知的过程,在社会形成爱国重土的内心力量和精神之源,增强大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说,今年尤其关注社会道德教育问题。她提出,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广东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要求。

  李杏玲说,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这些不良现象滋生蔓延。一方面,要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列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幼教到高教均要规定课时,要有高水平的教材,配备德才兼备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能力、审美意识和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并把学生的品行修为作为成才与否的刚性标准,把“四德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测评内容。

  李杏玲认为,价值观教育是心对心的教育,因此,教育方式要生动、鲜活,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另一方面,李杏玲建议,要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都作为教育对象,通过深入宣传优秀个人或典型事例,积聚和传递正能量,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谈和谐、平等

  关注弱势群体与教育公平

  完善养老服务使老有所养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特别关注“教育公平和城乡协调”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教育本身,而要从医疗、住房、社保劳保等方面入手。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难以实现公平教育。因此要把钱投到农村去,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努力改善农村老师待遇问题,尤其是少数边远山区更要加大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对记者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就是广大儿童的道德启蒙教育。我建议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教育部门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研究,编写出版适合儿童启蒙教育的读物,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培养幼儿尊老敬老的美德。”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她建议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成长问题应该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提交了《关于建立留守儿童保障机制的提案》。她提出了“1+8”的模式,也就是1个主体,8项制度。首先,要明确政府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主体,与之配套的8项制度确保相关经费落实、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障制度、医疗保健制度、社会援助制度,鼓励社会专业机构和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同时还要加强周边文化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并落实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制度和统计年报制度,为政府管理提供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就整个社会而言,我特别关注‘和谐’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揭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丘杏红说,这其中,养老问题非常重要。丘杏红认为,从“和谐”价值观出发,养老问题所涉及的层面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是社会层面,二是家庭层面。社会层面要为“养老”提供和谐解决之道,家庭层面更要注重和谐相处、孝老善亲。

  丘杏红说,“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不仅仅是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问题,还包括精神上的各种问题,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实现社会和谐,面向老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必须建设完善,一方面是实现老有所养,另一方面也是减轻子女照顾的负担。而对于子女来说,多回家看看也是极其重要的。”

  丘杏红说,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机构床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养老机构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优惠政策落实难,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也亟待加强。

  “为尽快改变养老服务机构落后状况,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应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培植民办养老机构。”丘杏红说。丘杏红表示,政府要出台有力措施鼓励民资参与养老服务事业,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保障。

  谈敬业、诚信

  党员干部要争当敬业表率

  建立公民信用档案迫在眉睫

  “在任何一个领域,爱岗敬业都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乐昌市沿溪山茶场场长刘志强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刘志强看来,无论党政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只有坚守“敬业”、坚持“敬业”,才能在“做好自己的事”的基础上,“为他人做事”。

  谈到“敬业”这个话题,刘志强还特别提到了基层干部的待遇问题。“根据我的调研,目前,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乡镇,部分干部责任重,待遇不那么理想,这一点要引起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党员干部要发扬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如果党员干部消极怠工,或者不作为,就是不文明的行为。”对于基层干部的表现,刘志强分析认为,有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因为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提不起来。

  他建议,政府应该结合实际,针对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适当提升福利待遇,让干部能够安心在岗位上服务,做到“心无旁骛”。与此同时,还应该从制度上进行完善,制约和监督干部不作为,让老百姓的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和回应。

  “尽管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但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频频发生,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连扶老携幼、当街救人都成了问题的时候,会释放出‘负能量’。”李杏玲说,“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公民信用档案,相关工作迫在眉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以2013年中国画家在日本举办的一次展览为例说,那场来自中国的展览轰动了整个日本,引起日本民众共鸣的是一个普通青年雕塑家的作品,作品表达的则是最普通的亲情、关爱。“其实,有些东西是能够跨越民族、国籍和时空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与当前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只是我们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以一种大家能接受的、不感到别扭的方式来传达,真正让大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莫言说,“树立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内化于心。艺术创作不是执行行政命令,而是艺术家发自于心的行为。如果发自内心地创作,让他们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何愁没有好作品?何愁不能供给大众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应该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典籍中宣传社会正能量。不要居高临下,要滋入心田。”

  全国政协委员、电影编剧王兴东也提到,“文艺作品要通过塑造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讲述一个个体现时代精神的故事,用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向社会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要义,用强大的正能量唤起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和自觉。

  张茵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国家持续发展,必须要成为工业强国。国家要引导制造业向更专、更细发展。

  刘小权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所追求、践行的“富强”价值观,一定要包括“三农”富强。

  马蔚华

  培养公益性机构所需的专业人才,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公益慈善意识。

  李杏玲

  要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教育”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列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顾也力

  要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教育本身,而要从医疗、住房、社保劳保等方面入手。

  翟美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就是广大儿童的道德启蒙教育。

  丘杏红

  要实现社会和谐,面向老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必须建设完善,一方面是实现老有所养,另一方面也是减轻子女照顾的负担。

  刘志强

  党员干部要发扬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如果党员干部消极怠工,或者不作为,就是不文明的行为。 (特派记者 李强 周豫 杨磊 雷雨 吴哲 黄颖川)

责任编辑:贾 玉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