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上榜好人
余留芬
上榜理由
一个人的出生无法选择,可是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余留芬放弃高薪工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间,使一个地处偏远的贫困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如今,她所在岩博村村集体资产已超1000万元。做到如此的成就,靠得还是这片土地深深的感情。余留芬的经历告诉你我,即使在很小的岗位上,即使环境再恶劣,也可以试着去改变很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月薪65元"的村支书放弃高薪 带民致富闯出"幸福路"
来源:中国文明网综合    发布日期:2014-02-18

    在盘县岩博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事就找“小奶奶”。村民口中的“小奶奶”不是别人,正是岩博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因为在村里的辈分大,大家都爱叫她“小奶奶”。

  “猪屎狗屎到处是,住的是土墙房,喝的是泥巴水……”13年前,岩博是淤泥乡的一个交通不便,半夜三更就要起来排队等水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才800元,全村近三分之一的农户尚未越过温饱线。如今,在“小奶奶”的带动下,岩博村的人均纯收入已达5600元,集体资产达800多万元。 >>>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1.当年“万元户”放弃事业 担任月薪65元“工资”的村支书
  从省城贵阳到盘县淤泥乡,280公里;从淤泥乡到岩博村,还有5公里盘山路要走。换一个最近的城镇参照坐标,岩博村离盘县县城,也有98公里。资料显示,全村315户人家从八担山海拔1300米的山腰开始,星星点点散住到海拔2300米的山顶,短短几公里路,落差上千米,真是名副其实的“山高沟深”、“闭塞偏远”。
  乌蒙群山深壑间的盘县淤泥乡岩博村,是个有着315户965人的彝族聚居村。12年前,这里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1/3人口没有越过温饱线。
  2011年元旦,32岁的余留芬被村民选为村支书。当年,放下收入不错的事业,来干报酬微薄的村支书,村里唯一的“万元户”余留芬,被亲戚认为是“瞎折腾”。但余留芬却说:“乡亲们信任我,我绝不能辜负大家。我一定要把这个村支书当好,带领村民好好发展!” 
  放弃自己原本经营得不错的超市生意、毅然回村来拿每个月65元“工资”的余留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看着交到自己手上的“家底”,余留芬还是结结实实大吃了一惊:村集体账面上不但分文没有留存,还欠着几万元钱外债;全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800元,不通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绝大部分村民住在茅草房、土坯房里。一个最为揪心的例证是,彝族聚居的村寨在一年一度祭山大会时,竟然买不起一只羊和两只鸡。>>>   
 
“小奶奶”像男人一样2.抡大锤 用手也要刨出一条路
  
“就是用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公路!”——余留芬 余留芬近照。新华社发 陶亮摄
    穷根怎么拔?余留芬幂思苦索。连日地走组串户,看了又想,想完再看,余留芬找到了“谱”:穷的根源在于偏远闭塞,是大山阻碍了致富,是大山阻滞了见识——要想富,先修路。13年前,不满31岁的她担任村支书后召开首次“院坝会”。“就是用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公路!”她对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说。决议通过了,上任后第5天,通村路便破土动工,余留芬既是指挥员,又是建筑工。没有资金,她拿出做生意的4万元积蓄垫上;白天,她像男人一样,和乡亲们一起掌钢钎、抡大锤、搬石头;晚上,她又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
    就这样,岩博村史上首位女支书,用胆识、坚韧和身先士卒,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全村出动,3个多月后,一条3公里长、4米多宽的硬化通村公路竣工。>>>
3.不怕折腾积累“第一桶金” 领大伙办厂开农庄 村民买汽车建楼房
 
余留芬(左四)与村民们围坐一堂,召开已习以为常的“院坝会”。(新华社发)
    “找项目、筹资金、谋发展,余书记思路活、办法多。”村党委副书记肖直顺说,余留芬到过华西村,也带着村民到贵州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过,再对比岩博村,她身上总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她领着大伙办砖厂、开农庄、搞运输、建酒厂、发展蔬菜大棚、兴办特色养殖场,如今,村集体资产已超过3000万元。随之富裕起来的村民买汽车、建新楼房,日子过得可红火了。
  但最让村民们受益和充满希望的是依托当地优质玉米发展起来的酿酒产业。年产200吨白酒的岩博酒厂投产9年来,由于质优价廉,一直供不应求,不少村民入股分红,并带动20多户村民开起家庭酿酒作坊,收入可观。2013年,村酒厂更名为岩博酒业有限公司,100多户村民成为公司股东。预计今年上半年一期技改工程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5000吨,实现年产值3亿元左右。 
    怎样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余留芬看上了村子附近几近倒闭的1480亩林场。她与其他村干部商量后果断贷款买下。“当时心里很不踏实,害怕还不起钱。”余留芬说,她曾带人到林场“数树”,看看到底有多少棵,够不够还贷。结果,树木拥有的经济价值远远超出还贷所需。林场成了全村人的“绿色银行”,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已超过65%。 >>>
4.“小奶奶”想学华西村吴仁宝:我愿再给乡亲们当五十年村支书
 
    2004年,敏锐的余留芬看上了当地彝族特产小锅酒。还是村里挑大头,村民入股份,又一个集体企业“小锅酒厂”架炉开酿。为了增加附加值,余留芬一改此前散装销售的做法,设计包装,申请专利,一时声名鹊起,效益倍增。2008年,岩博村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家村属现代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破壳,采取村集体占大股、村民认小股的方式,“架起势”发展养殖业、大棚蔬菜、经果林等。
  今年33岁的村民肖支行是酿酒带动的受益者之一。走进他酷似四合院的家,酒香扑鼻。他的母亲端上一碗米酒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刚和记者聊上,肖支行的手机便响了。“是销售商要买酒,根本生产不过来。”肖支行说,他家生产的酒平均每天要卖出150多斤,一年毛收入有七八十万元,可净赚20多万元。“多亏有余书记他们的帮助啊!”
  一连串的成功,让过去曾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纷纷入股加入合作社。“当时共吸引50户村民入股,投资2000多万元。合作社共分成7股,其中1股为村集体的,另外6股为村民大户代表。”肖直顺介绍说。之所以这样设计,是考虑到所有村民的利益,就算一分钱也投不出的村民,也能通过集体股,获得可观的收益。
  “大事尽量讲成,小事尽量办成。”这是村民们对余留芬的能力和爱心的评价。一些村民说,谁家建房要贷款,她到信用社帮助协调;谁家老人、小孩生病了,她联系车辆甚至开车送到医院;谁家急需用钱,她慷慨解囊。从村支书到刚成为村党委书记的余留芬用智慧和汗水,把一个拥有315户村民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示范村和先进村。
  说起这些改变,余留芬没有大道理:“生活太苦了,一定要换种活法。”最让她震撼的是华西村之旅:“我常在想,如果我也能像华西村村支书吴仁宝一样,在支书岗位上坚持50年,岩博村会变成什么样子?”仅有初中文化的她,跟儿子学习电脑、打字、上网;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村干部外出考察,用相机记录下新东西、好思路,回家后继续钻研。 >>>
5.连省委书记都赞誉的岩博村富了 她却没给自己留什么积蓄
 
余留芬(右一)与乡亲们在一起。
    如今,经过10年的发展,盘县岩博生态农业公司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6000元,12年增长了20倍。“没有上访、没有外出务工、没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没有吸毒、没有赌博、没有不赡养老人”,被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誉为“六没有”的岩博村,真正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当地村民和干部眼中,她是一个有威信的“贴心人”、“女能人”、“女强人”,但当谈起对家人的愧疚时,这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不禁潸然泪下……
  岩博村富了,可余留芬却没什么积蓄,甚至因为家庭变故,现在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了。就在不久前,在长沙理工大学读书的小儿子要交学费,急需6000元钱,可余留芬满屋找,愣是没凑出6000元钱。她哭了,不是因为这6000元钱,而是因为欠孩子的太多了。这样值得吗?“我觉得太值了!”余留芬毫不犹豫地回答。余留芬说的值得,不仅仅是她为修路摔碎了腰椎骨,乡亲们轮流到医院昼夜看护;不仅仅是村民张桃仙做生意被骗、还要供两个孩子读大学,她陆续援助他家十几万元;也不仅仅是她走到哪儿,村里人都要拉着她到家说说心里话。而更是她人生的意义所在:“不当这个支书我可能也有点钱,然而我现在的人生价值用钱买不来。因为全村的老老小小都离不开我,我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他们!”
  “我现在经常为还债奔波。”余留芬毫不掩饰她面临的困难。岩博事业做大了,发展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更多了,面临的问题也更多了。可余留芬充满信心,她兴奋地告诉记者,省里领导牵线,她请到了国酒酿造大师季克良做村里小锅酒厂的技术指导。“用不了两年,我们生态农业公司的产值一定过亿元!”为岩博乡亲们的奔波,余留芬,永远在路上。 >>>
道德点评:
  
    余留芬放弃高薪工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十余年间,使一个地处偏远的贫困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如今,她所在岩博村村集体资产已超1000万元。做到如此的成就,靠得还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感情。余留芬的经历告诉你我,即使在很小的岗位上,即使环境再恶劣,也可以试着去改变很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余留芬已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和十八大代表,但在各种名利面前,她仍然保持着最初的那份质朴和真诚。她像一株盛开在乌蒙山里的腊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责任编辑:逯江楠)
  
网友评论
“大山深处,青春好。挑起支书重担。人生十年,带领乡亲致富,改变家乡面貌,创造价值人生。”这是余留芬十年村支书的最好总结。
     女人要自强、自立,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有一席之地。
    一个人的出生无法选择,可是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生命的长度无法加长,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而余留芬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即使你在一个很小的岗位上,即使你的环境再恶劣,你也可以试着去改变很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贵州  2014.1
人物简介:
余留芬,女,贵州省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1969年8月出生,2000年1月入党,大专文化。2005年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往期回顾:
关注内容: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