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启功先生:人去文章在 道德流水长
发表时间:2012-03-0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启功先生诞辰百年研讨会侧记

晚年启功

启功书法

  启功先生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圆润秀劲、端庄妩媚的书法,看上去让人如沐春风。直到辞世六七年后的今天,他的书法在艺术品拍卖中依然屡受追捧,价格不断走高。

  事实上,启功先生的主业是文史,他一生研究史学、经学、语言文字学、禅学,教授古典文学、古代汉语。书法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是“穿衣服”一般的家常事。

  今年7月26日,是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近日,十余位启功先生的生前友好、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在他们的追忆中,启功先生的人品、文章、性情,如涓涓流水,静静流淌。

  人无完人,启功例外

  “我心中的佛就是启功。”中国书协副主席、文物出版社原社长苏士澍先生说,启功先生为国家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先生常写的对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他把学问都琢磨透了,用最浅显的语言让大家明白。诗词格律的规律复杂难记,先生用竹节法讲得一清二楚。在文物鉴定方面,除了真伪,先生还提出了“模糊度”的概念,就是看够不够那个时代。先生拟定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师范”,意为“所学足为后辈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紧扣“师范”二字,平易晓畅,却又内蕴深刻。如果先生活着,肯定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得明白有味。先生待人以诚、平和、有恒心。大家都知道启功先生从不打假,说要给人留口饭吃,其宽厚大度可见一斑。书法家佟韦曾经说过,人无完人,但是启功先生例外。

  启功先生内侄章景怀照顾他生活多年。他说,启功先生学问好、道德好、人缘好,家里永远是高朋满座,有大学问家,也有社会的闲杂人等。在外出差,他的屋子永远是最热闹的。还有一个纪录,可以说前无古人——他无偿赠送的书法、绘画作品起码有几百幅。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赵仁珪插话,古代评价人了不起,常说“道德文章”。景怀说的人缘好,用一个比较古雅的词就是性情。

  资深收藏家孙永学说,有人请启功先生帮忙看藏品,一些画属于赝品,先生只是很委婉地说,不好说。过一段再问,他说我忘了。这是他很智慧的地方。他说人家把积蓄一生的钱财还有精力搭在上面了,眼力不够收藏错了东西,本来就挺伤心的,再往伤口上撒盐不好。学问高深的人,只能得到尊重;品格好,就有人追随你。

  学深似海还无波

  上世纪70年代就认识启功先生的中国文联图书审读员张铁英说,启先生的学问特别全面。我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说谁谁能背十三经,启先生说我就能背《尔雅》,躺床上就背起来了,那可是最早的一部词典啊!他20多岁就能用古文写漂亮的文章,还能写很纯熟的律诗,后来写成打油诗那类,是要创新,而且立刻就出彩了。

  黄庭坚某幅书帖,徐邦达都解释不了,启功先生很轻松就读下来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最早一版《红楼梦》,到处找人注释,俞平伯说:“找元白(启功先生字元白)。”沙孟海先生曾和启功先生盘过道,他说一样,启功先生补充一样,沙先生特别佩服,自己的文集和书学院都指定启先生题字。启功先生说老舍把北京话给弄歪了,他用的基本上是下层的北京土话,不是北京的雅言。

  《启功全集》编委、北师大出版社编辑李强说,现在很多人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间隔着一道鸿沟,我理解启功先生是一个桥墩式的人物,把我们丢失的传统文化传递到21世纪。

  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傅熹年也曾说过:启功先生“最令人心折赞叹的研究成果产生于传统文化的深厚素养与敏锐准确的艺术鉴赏眼光的完美结合”。

  滴水之恩涌泉报

  北师大原校长办公室主任、《启功全集》出版委员会主任侯刚跟先生接触了30多年,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不忘恩师。1988年,他看到学校里有些农村来的孩子学习、生活有困难,就想用作品换钱来帮助他们。

  先生有个习惯,不把自己的字当回事。不论尊卑,但有所请,不忍拂意,欣然从命,接受电视台访谈时还笑称,“我就差公厕没写字了”。结果他写的时候经常有人来,说先生这是给我的吧,就拿走了。最后到校招待所找一间房,有一次写着就晕倒了。3年的时间,从300多幅里挑出来100幅字、10幅画,去香港筹集了163万元,起名“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全部交学校管理。“励耘”二字,便源自启功先生恩师陈垣的“励耘书屋”。

  这后面有一段故事。启功先生是满族人,始祖是雍正帝第五子、和亲王弘昼。少年时家道衰落,在族人的帮助下,拜博通画史、书画鉴赏的贾羲民和画技熟谙的吴镜汀学习。18岁时,从戴姜福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打下了坚实的文史基础。21岁时,被傅增湘先生介绍给陈垣先生,涉足学术流变与考证之学。陈垣先生认为他的作品“写作俱佳”,先后推荐他任辅仁中学国文老师、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两次都因没有文凭,不久就被辞退。26岁那年,陈垣先生又举荐他担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启功先生常说:“恩师陈垣这个‘恩’字,不是普通的恩惠之恩,是再造我思想、知识的恩谊之恩。”

  王大山先生为此次筹款帮了大忙,启功先生给他画了一张红竹子,说我这一辈子都要感谢王大山,因为他帮助我完成了对老师的心愿。后来大山生病,从深圳回北京,先生知道了亲自到机场去接,令侯刚至今想起来还感动哽咽:先生对朋友、对于他有恩的人,那是永远不忘。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赵仁珪说,启功先生一向认为书法再怎么发展也不能脱离实际的用途,让人能看懂是最基本的标准。

  启功先生的字,给人一种非常灵动的感受,好像烟花三月,三五少年策马扬鞭,奔驰于柳陌花衢。他的书法之美,给人一种心灵享受,很像辛弃疾对山的描写——“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就是那么磊落、雍容、雄深雅健。

  香港资深收藏家钟志森印证说,海外董桥等学者文人对启功先生的书法很追捧,说当代少有这种那么文气、那么有修养的书法,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一个绝唱。

  资深收藏家孙永学觉得,启功先生对书法的研究到了一个境界,对中国书法的结体有发展。过去米字格、九宫格都是等分,他搞了个五三五的不等分,有意识地将字体拉长。

  研讨会组织者、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甘学军感慨地说:无论市场怎么浮躁,投资人、投机商如何操作,最终决定艺术品价格的还是它的学术核心价值——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启功先生不光是书法家,他还是一代宗师、一个伟大的人。因为对他书画作品的喜爱,我们就有一份对于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财富的拥有。全方位地认识启功先生,更深层次地认知这么一个文化伟人作品的真正价值,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市场的健康发展都颇有教益。(张稚丹)

责任编辑:桑小婷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47529&encoding=UTF-8&data=AAhayQAAAAcAAB2fAAAAAQAy6L-95b-G5ZCv5Yqf5YWI55SfOuS6uuWOu-aWh-eroOWcqCDpgZPlvrfmtYHmsLTplb8AAAAAAAAAAAAAAC8wLQIUX_BKit83oqMG0n1sygzOXuuvAGcCFQCDL5ZyLRfEhrkjxdMFZJrIPC9b9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47529&encoding=UTF-8&data=AAhayQAAAAcAAB2fAAAAAQAy6L-95b-G5ZCv5Yqf5YWI55SfOuS6uuWOu-aWh-eroOWcqCDpgZPlvrfmtYHmsLTplb8AAAAAAAAAAAAAAC4wLAIUUP_aqE3tWtwKePT3i2FwOr440R0CFBClrwppMsqP2wKQkEGowaV_FeTi&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