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鼓手传人王学岭:手持彩练当空舞
发表时间:2011-10-10   来源:光明日报

 

  退休了的王学岭现在成为村中30多个留守儿童的秧歌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鼓子秧歌的基本动作。(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日前,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山东滨州市阳信县鼓子秧歌榜上有名。

  “鼓子秧歌”最早被称之为“打鼓子”或者是“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被冠以“鼓子秧歌”之名,不过是20世纪40年代后的事。阳信鼓子秧歌起源很早,相传明神宗万历年间刘家阁庙会方圆百里远近闻名,每年正月十六、二月十九、四月十八都有盛会,各地的戏团云集献艺,村民跑秧歌的很多。刘家阁地处孙武的故乡——惠民县(古称武定府)以西不足10公里,属屯兵之地。当时驻地军队休整,军事“演习”成了军事“演戏”,军队中有嗜好演戏之士便组成队伍加入到戏团的队伍中来。秧歌以军中阵势为基础场子,再加上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之类,军民联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鼓子秧歌。

  当地张杨村的鼓子秧歌更是首屈一指,令人叫绝,它把音乐、舞蹈、喜剧、武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以其粗犷优美的动作展现出卓绝的艺术魅力,被定为山东三大秧歌艺术之首。

  阳信县鼓子秧歌能够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学岭功不可没。从少年时代的“秧歌迷”,到青壮年时代的“秧歌教师”,再到老年时代的“秧歌导演”,王学岭的一生与鼓子秧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出身于秧歌世家

  王学岭出身于秧歌世家,是当地第八代秧歌鼓手正宗传人。祖父王士忠是当地第六代秧歌会长,曾带领秧歌队参加了辛亥革命庆典。父亲王恩典是第七代秧歌鼓手,曾带领秧歌队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和原渤海军区民间艺术调演。自幼受到秧歌艺术和戏剧艺术熏陶的王学岭,喜爱秧歌和戏剧中的各色行当人物。年仅6岁的王学岭便开始学着自制皮鼓、花伞、头饰等秧歌行头,每逢年节就叫上自己的小伙伴们穿上自制的行头走街串巷扭秧歌。

  “鼓子秧歌是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是齐鲁黄河文化的骄傲。鼓子秧歌有‘伞、鼓、棒、花、丑’五种角色。其中,‘伞’分‘绸伞’与‘花伞’,‘绸伞’又称‘头伞’,为男性老人打扮,是整个秧歌队的指挥者。‘鼓’为武生打扮,是秧歌队的主要演员,人数多,动作复杂,边舞边击鼓,舞起来气势非凡。鼓子秧歌即由此得名。‘棒’为男性青年,双手执两头有五彩条的木棒而舞。‘花’为女性青年,服装仿戏曲中的花旦。‘丑’人数可多可少,装扮成‘傻小子’、‘丑婆’、‘县官’、‘花花公子’等等,即兴表演逗趣”。提起鼓子秧歌,王学岭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和自豪,说到尽兴时,王学岭竟拿出了各种人物扮相行头,把自己装扮出不同角色。

  “在‘文革’时期,我参加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并和同村几位好友共同创办了庄户业余剧团,演出《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剧目。”王学岭说,无论演什么,他总是不能忘记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秧歌艺术。王学岭笑着告诉记者,在“文革”特殊时期,秧歌不能公开演出,他就等到晚上关上房门偷偷地表演,一会儿跑伞,一会儿演武生,一会儿扮丑角……在王学岭眼中,秧歌是自己一生的钟情所爱。

  浓厚的秧歌情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秧歌艺术渐渐复苏。县、乡两级政府不定期地举行文艺调整汇演,30岁的王学岭迎来了自己秧歌人生中的春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王学岭满怀信心地组建秧歌队。

  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每年组建秧歌队外出演出的过程中,王学岭没少吃苦头。没有演出行头,他就靠祖传的木工手艺进行自制;没有锣鼓大件,他就自己掏腰包购买;演出人手不够,他就去请人参加。王学岭回忆,早些时候,村民们对鼓子秧歌比较冷漠,每到腊月二十六,他就挨家逐户地去请人参加演出,吃闭门羹、遭白眼是常有的事。不少村民心里纳闷,问他,“没钱没利不说,还得贴钱出力,你这是图个啥啊?”也有村民说他是痴、是傻。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王学岭在请人的路上重重地滑倒在地,冻透的身子半天没能爬起来。躺在雪地中的王学岭反复思考着村民问他的那句话。“扭鼓子秧歌是我的喜好,更是我的责任。绝不能让这门艺术失传。只要有人组织,鼓子秧歌终会发扬光大”,心里有了答案的王学岭咬紧牙,爬起来继续往前走。

  王学岭的行动感动了村民,全体村民自发捐款重新购置了像样的锣鼓大件。穿上武生的服装,王学岭这位第八代鼓手传人把秧歌大鼓擂得震天响。在他的鼓声中,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张杨村的秧歌队声名远扬,越舞越红火,并多次夺得当时惠民地区民间艺术调演一等奖。

  复苏的秧歌梦想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受多元化现代娱乐形式冲击等影响,鼓子秧歌的发展逐渐陷入低谷。没有展示场所,没有收入来源,演员年龄偏大,老艺人日益减少,缺少名角,鼓子秧歌面临传承断代的危险。已步入中年的王学岭深深感受到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才行。“那段岁月,鼓子秧歌的‘家伙什’用得越来越少,村民们的手都生分了,好多年轻人都不知何为鼓子秧歌”,王学岭说道,那时就盼望着娃娃们能够拾起鼓子秧歌这门艺术。于是,时任教师的王学岭便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建起了少年秧歌队,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1986年春节,王学岭带领张杨小学秧歌队代表全乡参加全县民间艺术调演,一举获得第一名。

  近年来,古老的鼓子秧歌开始活跃起来,大到文化艺术汇演,小到群众结婚喜事,都会邀请鼓子秧歌演出助兴。当地的村民将鼓子秧歌视为祖宗珍宝,代代相传,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八岁顽童,人人参与,都是老师也是演员,他们还常常为演一个角色争得面红耳赤。这让王学岭非常欣慰,眼见着自己手上的技艺重获新生,他有掩不住的高兴劲儿。

  王学岭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白天当指导老师,夜晚便静下心来思考秧歌的角色扮相和排阵方式,他创造性地把戏剧中的角色行当和军事中的排兵布阵融合到秧歌艺术中,自编秧歌角色和排阵围场,使秧歌艺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王学岭把庆奥运编成“跑五环”秧歌场子,同时,把传统秧歌的场子、鼓点、人物扮相融入了现代舞蹈动作,把传统的手绢改为五彩转绢,融入了东北二人转的手绢旋转方式和舞姿,使秧歌艺术焕然一新。王学岭由“老师”变身成了“导演”。去年,他创作出“八卦阵法,星罗棋布;二龙出水,气贯长虹;彩蝶翩翩,一翅飞天;奥运五环,运动旋律;乌龙摆尾,力拔群山;迷魂阵法,眼花缭乱;共庆胜利,奔走相告;凯旋之师,威武震天”阵法,全新的阵法和现代元素的融入使王学岭带领的少年秧歌队在全市大展风采。在2010年教师节文艺汇演中,他带领少年秧歌队在梨园广场连舞数场,赢得了市民啧啧称赞。

  2009年2月,由王学岭主编的《爱我家乡——鼓子秧歌》作为中小学生的校本课程,在当地正式印发,书中的人物扮相及动作分解均由王学岭所饰。当年12月20日,阳信县文化馆成立了鼓书院,包括王学岭在内的39名曲艺爱好者组成的群众艺术团体又有了新的舞台。至今,王学岭的秧歌队已23次在市、县获奖,鼓子秧歌先后被列入滨州市、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洋湖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秧歌艺术之乡”,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现已退休的王学岭没有停下对鼓子秧歌的追求。“现在我们变成了孩子王”,王学岭的妻子李丙芹笑道。原来,他们两口子义务当起了村里30多个留守儿童的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扭秧歌。时至今日,“鼓子秧歌”正重新走向辉煌,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在世代相传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记者 周华 通讯员 翟成新 李雅芹)

责任编辑:谢小燕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46731&encoding=UTF-8&data=AAVKawAAAAcAAB2hAAAAAQAz56en5q2M6byT5omL5Lyg5Lq6546L5a2m5bKt77ya5omL5oyB5b2p57uD5b2T56m66IieAAAAAAAAAAAAAAAuMCwCFErdw7zCvTyL8fZ2OcgZYkihqDJZAhRj04HINBqws607WnzpYq-URbis5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46731&encoding=UTF-8&data=AAVKawAAAAcAAB2hAAAAAQAz56en5q2M6byT5omL5Lyg5Lq6546L5a2m5bKt77ya5omL5oyB5b2p57uD5b2T56m66IieAAAAAAAAAAAAAAAvMC0CFGlXjOPHdbFT0Uo-jBM3Av7yavRHAhUAhkhY-eWktKUOEjgGuD7yXuL2bv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