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阳戏:酉阳的“文化地理标志”
发表时间:2011-11-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酉阳阳戏“出于川西,言刘蜀后主时所传其法,生旦净丑,插科打诨,谓之上川教”。《酉阳杂俎》这样记载。流传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面具阳戏,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经过3000多年的口传心授、岁月洗礼,俨然已经融入到土家民族的血液里,在生旦净丑中演绎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独一无二的面具阳戏

  酉阳阳戏,亦称面具阳戏、脸壳戏,是一种集祭祀礼仪与戏剧艺术于一体的宗教色彩浓厚的民间戏剧,系酉阳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因独具特色而成为“一枝独秀”,被专家称为酉阳的“文化地理标志”。

  酉阳阳戏源于上古时期的“傩仪”,既保留了傩戏的精华,又融合了地方土戏和花灯唱腔特色逐渐演变而来。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风俗志》载:“凡咒舞求佑,只用男巫一二人或三四人。病愈还愿,谓之阳戏,则多至十余人,生旦净丑,袍帽冠服,无所不具,伪饰女旦亦居然梨园弟子,以色媚人者,盖巫风为淫风。”

  酉阳阳戏起始流行于酉西一带,创始人为冉发兴、陈法林,无固定剧本,全凭口传心授。据阳戏艺人陈德禄介绍,祖辈口传的阳戏成型于唐朝,由唐太宗李世民倡导,在白马堂启教,供奉关胜帝君。

  酉阳阳戏广泛分布于该县小河、铜鼓、丁市等乡镇,又以小岗、桃坡两村的阳戏最为典型,曾于2007年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儿女的诗意栖居

  戏剧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之综合,酉阳阳戏也不例外,且对这四个方面要求较高。千百年来,勤劳乐观的土家儿女在唱念做打、载歌载舞中笑对生老病死、富贵荣辱,诗意地栖居于奇丽的山水间。

  酉阳阳戏有固定的一套仪式程序,以桃坡村陈德禄阳戏班子为例,阳戏结构分3大部分、7个段落。第一部分主要包括请神、关爷扫殿、庞氏夫人镇台3个段落;第二部分演正戏,为1个段落;第三部分主要包括送神、关爷扫殿、掌坛师投蛋3个段落。

  演正戏是面具阳戏的主体,演什么戏根据事主家唱戏的主旨确定。庆贺寿诞、娶媳、升官、病愈等就唱《大孝记》等剧目,求雨就唱《鹦哥记》等剧目,庆贺得子就唱《杜老送子》等剧目,贺出征凯旋、颂主家武将兵勇就唱《征东》、《征西》等剧目。

  阳戏唱腔曲牌按角色定腔,分“九板十三腔”。主要有皇生腔、丞相腔、元帅腔、小生腔、小旦腔、老腔、大王腔、书童腔等。

  板式主要有“一字”和“二流”,“一字”在演唱时不受节拍限制,在保持唱腔总体风格的前提下,扮演者可以耍腔,作一定的发挥,自由变化,“二流”则受板眼的节拍限制。

  阳戏特别讲究手法和眼法运用。手法除一般各行常用的兰花手、剑指、虎掌、抖指之外,还有姜爪子、荷包手、摘袖手、佛手、勾子手、丫口手、叠掌等。眼法则有鼓、斜、泪、对、睐等,表现各类角色的喜、怒、哀、乐、惊等情感。

  阳戏表演中的步法很有特点,如小丑的鸭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小旦的跻步、碎步、蹉步、云步、十字步、轻盈步、小踏步、叠叠步、上山步、下山步、鬼魂步、捡田螺步等,将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杨明聪)

责任编辑:王 楠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92512&encoding=UTF-8&data=AAX9QAAAAAcAAB7oAAAAAQAz5LiJ5Y2D5bm06Ziz5oiP77ya6YWJ6Ziz55qE4oCc5paH5YyW5Zyw55CG5qCH5b-X4oCdAAAAAAAAAAAAAAAuMCwCFG0tPzb-Pz7vg_u4vmCn_jnfH8NcAhRoJWZKTXBbwkt2v6CvycIK0fVWf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92512&encoding=UTF-8&data=AAX9QAAAAAcAAB7oAAAAAQAz5LiJ5Y2D5bm06Ziz5oiP77ya6YWJ6Ziz55qE4oCc5paH5YyW5Zyw55CG5qCH5b-X4oCdAAAAAAAAAAAAAAAuMCwCFDTM2tlyaqTSgm3TNvi4uL4p0271AhRslxWLrO2WDQXSKdOXTN7l8dvdcQ..&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