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良:北京空竹只剩我还在做
发表时间:2012-01-03   来源:北京晨报

    张国良说,等我干不动了,就让儿子来接班,“空竹张”的名号传了三代,不能断。

  通州六合村是个连公交都不通的村子,村民出行要走至少半小时才到316的始发站,老天桥人张国良插队后便一直留在这里,村子里平日多半寂寥,只有他这儿访客不断。他是“空竹张”第三代传人,10岁跟着父亲学习空竹制作技法,34岁才重操旧业。

  有着千年历史的空竹,“文革”期间一度绝迹,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面上仍然鲜有它的身影。为了把“空竹张”的技艺传下去,他瞒着家人辞职“下海”,早市上摆过摊,出国打过工,窘迫时连吃饭都成问题。在一穷二白的日子里,他坚信“我喜欢干,这事就肯定能干成”。如今,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老北京空竹抖到了悉尼的市府路,把市井人家健身的玩意做成了高档收藏品。

  曹植《空竹赋》现今无从考证

  空竹别名很多,响葫芦、嗡子、地铃、响铃、转铃、天雷公公等,这些别名都显示了一个特点:声音独特。

  据说,三国时期曹植就曾作过一首《空竹赋》,如果这算是有关空竹最早的记录,那它的历史至少有1700年了,可惜现在我们对曹植《空竹赋》的内容已经无法考证。

  在《水浒传》一百一十回里,宋江作过两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讲的就是在受命征讨方腊的路上看到有人玩空竹的情景。当然,小说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所著,但也表明,写书人的时代,抖空竹已经很常见了。

  比较官方的记录是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

  从小生活在天桥

  我是1956年生人,原来家住老天桥一带。那时候的天桥,都是胡同和小破平房,门口只要有块地方,就有摆摊、打板儿、摔跤、拉样片、卖大力丸的,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热爱这些民间手艺。

  我爷爷张瑞如是制作空竹的高手,年轻时琢磨出了双轮空竹,在北京的庙会上特受欢迎。父亲张宝全继承了爷爷的手艺,又对传统空竹的外形进行了创新,制作出双轮多层空竹和异型空竹,发出的声音效果各异,老北京抖空竹的都爱买我们家的,慢慢地“空竹张”就叫开了。

  “文革”时,父亲怕我出去会惹事,就让我在家学做空竹,截板、锯竹筒、内粘、缠麻、车轴等17道工序都是那时候学成的。过去做空竹就是份养家糊口的手艺,只要能挣钱什么都做,木雕、根雕都做过,这也为以后空竹的创新打下了基础,现在这时代,很多事都比这来钱,只有特别喜欢,才能一直干下去。

  瞒着家人辞职“下海”

  1974年插队回来后,我进了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学的是木工。1990年,亚运村工程一完工,公司搬到西八里庄,从通州过去要四个多小时,我坐五点的早班车还常常迟到,那时候就有点不想去了。我又喜欢空竹,干脆就从单位辞职,一门心思做空竹。刚开始,没敢告诉家人,毕竟是铁饭碗,工资也不低,这一辞职,生计都难解决。媳妇知道后很不乐意,但我这人是看准了就一条道走到黑,谁也拦不住。后来又有几家家具厂木器厂找到我,工资也不低,我都没去,如果还进厂,当初何必辞职呢?

  对“下海”这件事的风险,我没有评估过,就是喜欢,觉得这事肯定能干成。最初在公园、早市上摆地摊很难,空竹在北京的历史很长,可“文革”开始后就没人玩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市面上依然很少见到,年轻人都不认得,尤其单轮空竹,以为是图章呢。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有一帮固定的“嗡友”,空竹销售多在逢年过节或夏季,有时候一天都卖不出去一个,最窘迫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后来还是靠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打开的销路。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48825&encoding=UTF-8&data=AAbZOQAAAAcAAB7tAAAAAQAq5byg5Zu96Imv77ya5YyX5Lqs56m656u55Y-q5Ymp5oiR6L-Y5Zyo5YGaAAAAAAAAAAAAAAAuMCwCFCu4RUQCfyy0nvJXh_tjXIMPxsfdAhQyv3gzIdWkX6Irdg0yeoMz46pMe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48825&encoding=UTF-8&data=AAbZOQAAAAcAAB7tAAAAAQAq5byg5Zu96Imv77ya5YyX5Lqs56m656u55Y-q5Ymp5oiR6L-Y5Zyo5YGaAAAAAAAAAAAAAAAuMCwCFG3YkpghMD0pSkJEdMrmLjxcftL2AhQ2ntQKu_LXWsHpdKSCiE0Nk7xxPA..&siteid=7